年终岁尾,顺德资本市场又迎来好消息。12月21日,奔朗新材北交所正式敲钟,成为佛山北交所“第一股”。此外,科达制造GDR于今年7月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互联互通新规”扩容后首批进入瑞士资本市场的中国公司,也是佛山唯一入选企业。仅2022年,顺德新增上市企业(含过会)5家,境内外上市(含过会)企业累计40家。
上市成绩单亮眼的背后,是顺德全区上下深刻把握国家资本市场改革红利,全力推进上市企业倍增计划的积极作为;也是顺德坚持“工业立区 科技强区”发展战略,全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展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这为我们新时期如何做好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顺德区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谭素表示,接下来顺德区科技局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科技+金融”双轮驱动效应,深入实施“科技赋能”工程和“金融展翅”工程,聚焦“十个方面”,狠抓工作落实,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科技动力。
近年来,顺德全面提升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戴嘉信摄
壮大创新主体:坚持高企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并举
南方日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顺德是制造业强区,在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抓手和举措?
谭素:我们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从工作实践看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举两个例子:
一个是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并举。近年来,顺德区从政策保障、科技支撑、金融服务等全方位着手做好高企培育工作,6年增长了12倍,今年预计可达3485家。在高企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企业研发投入与科技创新产出也逐年上升。2021年顺德区全社会研发经费达173.86亿元,R&D占GDP比重4.28%,居县域前列。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613.3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7.6%。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把发展高企作为培育壮大顺德区科技创新主体的重要抓手,加快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力促高企队伍量质齐升。
再一个是支持企业勇攀高峰开展核心技术攻关。近两年来,顺德区已支持龙头骨干企业立项了67个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单个项目最高立项金额达1000万元,区财政共投入1.48亿元,撬动企业自筹资金8.32亿元。这些项目完成后,多项技术指标预期达到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为企业发展赢得独有的技术优势。后续,我们将继续加强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实施和过程监管,服务企业打通从科技需求、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市场推广的全链条服务,促使一批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南方日报:顺德一直强调以企业为主体推动创新,政府在这方面是如何支持企业创新?接下来又将如何进一步加强创新资源集聚?
谭素:目前,我们正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和全社会共同支持的多层次研发体系。今年顺德区实现了佛山市国家层次实验室零的突破,接下来我们将全力支持该实验室的建设使其成为顺德科技创新的桥头堡。对于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我们积极推动建设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使其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抓手,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地方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我们将围绕完善企业育成孵化体系建设,大力支持已建成的60家国家、省、市各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加速器等创新创业载体提高育成孵化水平,加快在深圳、横琴等地建设异地技术转移中心,主动对接广深港澳乃至全球科技创新资源,打通“前端孵化、后端转化”的孵化机制,加速湾区创新资源向顺德区集聚。
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因此,在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上,我们将充分发挥企业多层次研发体系的作用,通过政策引导支持和鼓励国内外优秀人才团队落户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活动,培育孵化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化能力高的创新团队,为我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人才支撑。
12月21日,奔朗新材敲钟上市。顺德区科技局供图
强化金融支持:完善覆盖科技型企业成长周期的政策性金融产品体系
南方日报:佛山提出坚持制造业当家,让“佛山制造”基业长青。顺德在强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方面有哪些成效,后续又有哪些举措?
谭素:我先列几组数据。截至今年11月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778.80亿元,同比增长16.31%;各项贷款余额5413.01亿元,同比增长11.20%,存贷款实现双位数增长。9月末全区制造业贷款、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含贴现)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1.39%、19.67%,比各项贷款增速分别高9.99%、8.27%,重点行业贷款稳步增长。2022年前10月,央行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在顺德辖区投放超300亿元。顺德区申报的中长期贷款和设备更新改造项目数量、总投资、贷款需求,以及通过国家审核的名单数量,均居全市第一。
后续,我们将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力度,重点对制造业、普惠小微、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推动央行再贷款贴现、中长期贷款和设备更新改造、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工具等货币政策工具在顺德落地惠企。
同时, 用好资本市场,深入推进企业上市倍增计划,全面形成“培育一批、股改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挂牌一批”的上市梯队,打造资本市场顺德军团。通过打造一流金融营商环境,强化金融赋能实体经济。
南方日报:科技和金融是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双翼。接下来顺德将如何促进两者融合发展,为顺德制造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谭素:围绕科技和金融融合发展,顺德将通过股权投资和债权融资双管齐下,打造覆盖科技型企业成长全周期的政策性金融产品体系。包括:
发挥好政策性顺德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作用,重点投向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与新材料等未来重点发展产业。母基金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项目114个,投资金额30多亿元。
发挥好政策性顺德企业信贷风险补偿金和支持企业融资专项资金作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顺德企业信贷风险补偿金,目前已累计支持了16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贷款金额累计70多亿元。顺德支持企业融资专项资金,目前已累计支持了2800多家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帮助企业续贷金额达290多亿元。
发挥好科技支行、“数字贷”“高企贷”等专项融资产品作用,支持广大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今年顺德区科技支行累计投发贷款61.77亿元,惠及企业206家;银行机构“数字贷”项目,今年累计贷款6.25亿元,惠及企业60家;银行机构“高企贷”项目,今年贷款(含贴现)余额514.34亿元。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金融资源支撑企业科技创新,用足用好政策性金融工具,全力支持科技企业技术研发和增资扩产,以“科技+金融”双轮驱动,赋能顺德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蓝志凌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