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下午,2022年佛山口碑榜正式公布,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下简称“市二医院”)再次捧回“佛山口碑榜公共服务最佳口碑单位”称号,这也是我院连续第八年获此殊荣。
据了解,自2014年启动以来,佛山口碑榜已成功举办八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成为政府部门、公共服务机构、行业企业与市民群众实现良性互动的重要平台,成为社会各界传播口碑正能量、塑造口碑好形象的重要品牌。
今年,佛山口碑榜继续以全新姿态深度进入每一位佛山市民的日常生活,为城市发展提供鲜活多元的观察视角,助力佛山持续深化打造“益晒你”营商环境,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深化改革创新,切实保障和完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幸福感与获得感。
今年是我院建院一百周年,持续获得“佛山口碑榜公共服务最佳口碑单位”这八年之于百年,是一小步,也是二医人持续耕耘、自强不息与一往无前的一大步。一起来回顾市二医院今年在公共服务方面取得的成绩吧:
服务事项拓展情况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是三甲公立综合医院,是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医院、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医院眼科被确定为国家临床重点培育专科并连续多年专科排名位于全省第三、耳鼻喉科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学重点培育专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被确定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胸痛中心、心衰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心脏康复中心、卒中中心等通过国家级中心论证。
2022年,市二医院继续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做到两手抓两手都不误,切实保障群众日常就医。9月26日,医院通过三甲综合医院复审。在最新一轮全国三级公立综合医院绩效考核中,市二医院获评 A 等级(全国1355家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参评)。
一
全力以赴提供优质医疗托起群众“健康梦”
今年以来,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市二医院多措并举改善医疗服务。一是加强临床专科建设,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打造布局合理、技术较高、特色鲜明的优势专科群。眼科冲刺建设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大手笔”引进视光学、斜视弱视及泪道专业的眼科学博士6人,补齐佛山地区眼科短板;佛山市眼科精准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我院;眼科关于空气填充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及关于红光控制儿童近视的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医学期刊发表。心脏康复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通过国家级认证,胸痛中心顺利接受复审,心脏中心建成为佛山唯一一个“五心”单位,并在省市率先开展多项高难度心脏介入手术。呼吸科继续与钟南山院士专家团队展开深度合作,参与由钟南山院士领衔的“全新呼吸”中国哮喘患者在线登记数据库系统建设项目。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取得新突破,李逸群、张卫华、陈舒华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入选为佛山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针灸推拿理疗中心启用;中医护理遍地开花。二是推进医疗质量提升。以迎接三甲复审为契机,邀请数十名业内权威专家来院指导,全面梳理各项制度、流程和规范,狠抓医疗核心制度落实,促进医疗质量提升。
二
全力以赴推动新院区建设推动优质医疗扩容
为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让更多的老百姓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市二医院千方百计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其他困难,推动新院区项目建设,11月28日主体结构全面封顶,整体计划在2024年6月30日前完成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项目占地120亩,拟设置床位 1200 张,具备扩增至1800张的能力,日门诊量 10000人次。她不仅是市二医院现有院区的补充,更是一所按国内领先标准打造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甲医院,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计划设立49个临床科室,引进钟南山院士专家团队等高端人才团队,全面提升医疗水平和科研能力。同时,地铁4号线出口将直通市二医院新院区负一层,院区设置960个停车位,东侧配套5层公交枢纽站,规划设置703个停车位,具备扩展至1000+停车位能力,充分满足市民出行和停车需求。
三
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织密筑牢“安全线”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
一是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做好支援工作。派出医护人员支援香港、上海、林芝,开展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和核酸检测工作。派员支援市内及周边城市定点医院、隔离酒店、疫苗采样点、佛山国际健康驿站和机场疫情防控中心。派员支援深圳、珠海、中山、东莞等地以及佛山市内大型核酸采样工作,1-10月采样量达到2,350,976份。高标准完成新冠疫苗注射任务。受到政府、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
二是真抓实干守好“大本营”,做好院内疫情防控。继在全市最早实现发热门诊患者两小时出核酸报告之后,又建立佛山市直医院首个方舱实验室,有效缩短市民等待核酸检测结果的时间,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工作以及生活。
四
全力以赴做好支医工作推动优质资源下沉
精心挑选正政治素质过硬、技术实力过硬的医疗人才支医,今年以来,先后派员援疆援藏援贵州省黔东南州,以及帮扶省内云浮市新兴县人民医院。其中,骨科区志坚、妇产科陆锡洲支援贵州黔东南州镇远县人民医院,区志坚在当地开展关节镜技术,填补了当地该技术的空白;陆锡洲为当地带去了腹腔镜微创手术,开展了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术、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吻合复通术等一系列在当地首次进行的手术,获得了当地政府和百姓的一致好评。霍雅婷医生支援新疆喀什,率先在当地建设眩晕MDT门诊,为当地眩晕的诊治提供了一站式的医疗服务。
服务举措创新情况
2022年,市二医院通过多项举措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患者满意度。
一是利用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信息推送等便捷服务。医院门诊预约率近95%。
二是为缓解病人住院难等问题,探索开展“全院一张床”服务,缩短病人住院等候时间。
三是推进医疗服务模式创新。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成立医院MDT专家库,82位专家成为第一批专家库成员,临床各科室针对科室实际情况积极组建MDT专家团队,为患者治疗提供最优解决方案。大力推行日间手术,提高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例如,优化白内障患者治疗流程,在患者入院前已完成术前检查,在确定手术时间后,在24小时内完成住院、手术、病历书写、出院,1-10月,医院临床路径病种老年性白内障近5000人,日间手术实施比例超过99%。
四是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全院26个护理单元实行护士分管病床的床边工作制工作模式。开展单病种全病程管理,提升护理质量,共组织临床科室对18个单病种制定全病程管理的内容,逐步在临床应用。开展“一病一品”、“一品一护”活动,“袋鼠式护理”等护理服务品牌,赢得病患家长交口称赞。开展出院随访和延续护理服务。
五是开设眼科夜间专家门诊,安排主任医师出诊,方便日间工作繁忙或不便就医的市民在夜间也能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口腔医学科、皮肤科等多个专科开设亚专科周末门诊。
六是大力建设心脏康复中心,腾出约120平方米的诊疗区域建设心脏康复中心,斥资引入运动心肺评估仪、体外反搏仪等配套设施,围绕药物、运动、营养、心理与睡眠、戒烟五大处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为患者提供多样化、专业化康复评估和治疗方案,为心脏病患者的整个生命过程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的全程服务和关爱。
七是健全运营管理体系。对医院病例组合指数(CMI)、成本产出、医生绩效等进行监测评价,引导医院回归功能定位,提高效率、节约费用,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运营指标部分连续多年达到满分值。2022年,医院建成医院信息集成平台,通过国家医疗信息互联互通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破信息孤岛,促进各业务系统集成,构建形成统一的数据中心,实现数据互通,有效提升了运行管理效率。
服务流程再造情况
2022年,市二医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努力推动医院服务流程再造,举措扎实,成效显著。
一
打造“五心”病房,为患者提供“五星”体验
继在2017年度广东省三级公立医院第三方满意度调查中取得患者满意度调查全省第20名、佛山地区第2名的成绩后,2019年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佛山市二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跃至全省第一。这是我院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提升人民群众就医体验,坚持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到实处的有力体现。2022年,恰逢建院百年,站在新的起点上,医院党委把荣誉当作鞭策,乘势而上,研究出台《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星级病房评定实施方案》和《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星级病房考评标准与考评方法》,开展星级病房评定,希望以此巩固成效,进一步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就医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打造人民满意的人民医院。
二
注重软流程重组与优化,提升医院综合诊疗应急救治能力
卒中中心、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心脏康复中心、肺结节诊疗中心、创伤急救中心等一系列中心化的学科建设,大大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有效缩短患者尤其是危重病例的等候时间。
三
强化信息化支撑作用,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智慧护理系统、临床营养诊疗管理系统先后上线。其中:智慧护理系统利用移动信息技术,帮助医院规范病区护理流程、加强用药安全,进一步杜绝各类差错隐患,从而为患者提供快捷、安全、高效的医疗救治服务。临床营养诊疗管理系统助力实现规范化医院临床营养管理,进行标准化营养诊疗流程,实施营养精准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为临床营养质控指标提供数据。
新技术手段应用情况
2022年,市二医院以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微创精准化为导向,大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开展数十项项新技术、新项目,三四级手术占比逐年提高,疑难危重症的诊断与治疗水平不断提升。一批新技术新项目有效促进医疗质量提升、切实增强了医院实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心脏中心梁健球主任团队完成佛山首例MicraAV(房室同步无导线起搏)植入。和传统起搏器不同,Micra创新无导线、无囊袋设计,因无需植入心内膜导线,也无需在胸前皮下制作囊袋放置脉冲发生器(起搏器),可大大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完成佛山首例创介入经皮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MitraClip二尖瓣钳夹术),该微创介入手术难度超高,被称为心脏介入术“天花板”,目前在国内开展的例数并不多,为中老年患者及基础病多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带来福音,患者无需开胸便可接受治疗。同时,TIVR、一站式房颤手术成熟开展。
——肝胆外科建立微创手术团队,2022年第二季度微创手术占比高达79.88%,率先开展腹腔镜下肝肿瘤切除、肝左外叶切除、左半肝切除等微创手术。科室勇于探索,上半年开展高难度的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例,技术逐渐熟练、成熟,围术期管理趋于程序化,患者恢复时间逐渐缩短,并发症发生率逐渐减少。
——脊柱专科以微创脊柱外科为理念,大力发展脊柱微创手术,率先开展颈腰椎显微镜技术、颈椎内镜技术、椎间孔镜技术、单侧双通道技术等技术,涉及上胸椎、前后路联合手术、硬膜内肿瘤等脊柱外科高难度手术范畴。
——心外科开展胸腔镜下心脏手术,这种手术方式无需开胸,是难度较高的胸腔镜下技术。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