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燃“更新”引擎,绘就惠城江南美丽山水

南方+ 记者

【开栏语】

凝聚共识鼓人心,见行见效抓落实。当前,惠城区引导全区党员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深学笃用、真抓实干,坚定不移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惠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即日起开设“奋力建设一流中心区”专栏,围绕打造实力惠城、品质惠城、幸福惠城、平安惠城“四个惠城”,奋力建设一流中心区,深入一线走访,谈思路、话举措、谋发展。敬请垂注。

“正是江南好风景”。随着惠新大道、梅湖大道、江南大道的陆续通车,惠城区江南街道蹄疾步稳深化“一轴两区”的发展格局:以惠新大道为中轴线,东南块以西湖、菱湖为依托,高水平推进泛菱湖文化休闲区,发展假日经济、夜间经济等新业态;西北块以东江为依托,坚持大项目带动大发展,高质量打造沿东江经济生态区。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厂房林立的“淘金地”到如今惠城城市更新的“先行军”,江南街道在产城人融合发展中蹚出一条新路子,迎来经济发展破茧成蝶的关键期。“我们将铆足干劲,勇毅前行,在基层党建、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惠民服务四个方面持续发力,奋力建设更加幸福美丽山水江南,为惠城建设一流中心区贡献江南力量。”江南街道党工委书记何东文说。

高水平推进泛菱湖文化休闲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受益“三来一补”,惠城江南片区厂房林立,蓬勃发展的加工制造业曾给惠州带来了辉煌。然而,昨天的“淘金地”,今天却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沼泽地”。经历产业转型后功成身退的旧厂房如何利用和改造?积淀数百年历史的老街区如何接轨新的潮流文化?

蝶变的祝屋巷是江南街道交出的“答卷”之一。

白天,冬日暖阳下,成片的三角梅沿着祝屋巷的青瓦白墙“倾泻而下”,沿着茶香、咖啡味透视进木屋内,城市中的青年或独坐捧书,或会友清谈。夜晚,华灯初上的祝屋巷夹杂着老惠州的夜市喧嚣,德记、黎记等惠州味道大排档大受热捧,五合院等西式餐饮也是网红打卡点,转角处来到观湖书院民宿一边,品茶尝酒,成为闹中取静的一隅。

祝屋巷改造项目负责人李木勤介绍,曾经的老旧街区如今已进驻文旅企业和团队60多家,活化利用改造旧房屋70多栋(套),民宿、特色小吃、文创工坊、酒吧、咖啡馆、文艺人工作室等业态聚集,增加了居民的收入、美化了社区的环境,带来越来越多的投资。

以西湖、菱湖为依托,江南街道借助打造“城市会客厅”为契机,将祝屋巷街区改造升级成为集“人文底蕴凸显、红色元素突出、文化创意新颖、老街特色鲜明、城市名片响亮”五大特色于一体的新型文旅街区和惠州网红打卡地;中科信业产业园项目以打造集文创体验、商务办公的文化科技创新产业园区为目标,预计今年底完工并对外开放,塑料厂老旧厂房改造项目也在紧锣密鼓筹划当中……泛菱湖文化休闲区已崭露头角。

接下来,江南街道还持续推进10条内巷的升级改造并将其延伸至泛菱湖片区,活化利用祝枝山文化,打造祝公馆,助力祝屋巷文化氛围,丰富西湖文化内涵,争创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将祝屋巷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成享誉省内外最具代表性的旧城改造先行示范区。

城市更新事关城市形象,事关经济发展,更是提升城市品质与百姓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

当前,江南街道突出“三大提升”,更新旧城老街新面貌:对居住环境进行提升,累计已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2个,今年即将完成7个,为群众带去“屋子里的舒心”;对城市面貌进行提升,增设“口袋”公园8个,进一步推动辖区城市公园提质增量,为群众带去“家门口的开心”;对基础设施进行提升,在下角村五、六、七组实施雨污分流工程,修缮凹凸不平街巷路面、安装一批照明设施、翻新一批防盗网,为群众带去“道路上的安心”。

高质量打造沿东江经济生态区

城市更新为城市经济发展寻求新的空间,也为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来到了津头湖,奏响乐曲唱起歌,歌唱我们伟大的党,歌唱幸福生活……”数十位村民穿着渔家服饰,在咚咚敲响的锣鼓声中,随着“开船啰”一声洪亮的号子响起,“船老大”挥桨在前开路,众人摇渔旗、舞金龙,挑着箩筐列起长队沿着村道巡游——今年金秋时节,江南街道七联村津头湖村民小组为期两天的“渔家文化节”吸引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参观体验。

立足高质量打造沿东江经济生态区,江南街道坚持民生优先,绿色发展,优先保障乡村振兴发展空间。

走进江南街道七联村津头湖村民小组,沿路只见家家户户门庭整洁,房前屋后景致美丽,“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创建村”“广东省民主法治村”“惠城区‘美丽宜居村’”“惠城区文明村”等荣誉纷至沓来,这都得益于七联村精品村项目建设。据悉,江南街道成立了由党工委主要负责人牵头的精品村工作专班,一期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精品村建设,重点对上梅湖和津头湖村民小组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基础设施、风貌提升、产业发展三类项目,以点带面逐步形成点上有特色、面上成规模、整体大变化的美丽乡村建设格局。

坚持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目前,沿东江经济生态区雏形初显:渔人码头升级改造、渔家文化馆、渔家集市、民宿、餐饮等项目已完成,推进文旅产业进一步发展;顺丰粤东智慧供应链科技创新总部基地项目已完工90%,建成后将大大提升当地供应链物流效率,提供丰富的就业发展机会;恒立工业科技园项目、惠肇高速项目、江南海伦西子湾政府储备地清场等新项目均已顺利启动。

接下来,江南街道将继续深挖东江流域渔家文化,在成功举办首届津头湖开渔节、渔家文化节基础上,植入新兴文旅产业,精雕细琢打磨“渔家文化品牌”,打造最具特色的农、渔、文、旅高度融合的城市近郊乡村振兴示范点。同时,利用顺丰粤东智慧供应链科技创新总部基地项目、东英工贸电力电容器生产项目、恒立科技工业园项目等新兴产业落户的良好势头,充分利用115万平方米M0产业用地优势,引进更多产业入驻,打造惠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对话江南街道党工委书记何东文】

南方日报:江南街道如何精准把握、主动融入“四个惠城”建设?

何东文:围绕打造“四个惠城”,江南街道进一步提升融合发展理念,深化“一轴两区”发展格局,从强党建抓项目促转型助力建设实力惠城;从全面实施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助力建设品质惠城;从持续改善民生福祉助力建设幸福惠城,从强化基层治理能助力建设平安惠城。

我们依据江南特色提出了“1+4+N”工作思路:“1”即以建设“更加幸福美丽山水江南”为总目标,持续深化“一轴两区”发展格局,以惠新大道为中轴线,构建商贸经济总部,向西打造沿东江经济生态区,向东打造泛菱湖文化休闲区;“4+N”即重点聚焦基层党建、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及惠民服务四个方面,发挥“N”种举措,带动“N”项工作提质增效、齐头并进。

南方日报:如何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汇聚干事创业动能?

何东文:江南街道突出“三大行动”。

一是实施政治引领行动。抓思想、强作风,建强用好党校,打造“江南大讲堂”“江南夜校”等品牌,守牢意识形态主阵地。

二是实施基层党建行动。持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着力完善祝屋巷文创街党群服务站、各村小组党群服务站功能配套,探索党群共建助推发展新模式。夯实组织基础,完善农村党组织体系,成立村小组党支部、打造村小组党群服务站,打通党组织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打造祝屋巷党建一条街、建立“群众下单、党委上菜”为民服务机制、成立江南街道智慧停车共建提质临时党支部,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三是实施队伍建设行动。大力开展“党员回家、服务万家”“党员干部进网格”等活动,构建以党员干部为引领、村(居)民群众全员参与、社会各界积极响应的志愿服务体系,凝聚基层治理合力。注重在工作统筹上磨炼班子队伍、在重点工作上锻炼精干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能打硬仗、能力突出的“江南铁军”。

【记者】卢慧

【通讯员】周文媚 廖晨阳 陈浩民

【图片来源】江南街道

编辑 南小惠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