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02年,农财宝典在广州创刊。风雨兼程20年,报道改变行业,服务铸就传奇,农财宝典已成为中国农牧业最接地气也最具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智库型融媒体。唯有不忘初心,方能勇毅前行。农财宝典编辑部撰写了一组文章,分享记者在路上的精彩故事。感恩相遇与相助,铭记关注与关心。谢谢您,朋友。
百战归来年愈少,此心安处是吾乡。
许多同事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这家雄心勃勃期望“报道改变行业”的三农媒体。他们在农财宝典学会了扬鞭催马,结识了许多值得尊重的师友,因自己是它的一员而倍感自豪。
2013年,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农财宝典的前世今生》。今年,农财宝典迎来创刊20周年盛典。书接上回,我接着讲述编辑部的故事。
一批独特种子
农财宝典的记者,虽不能说个个身怀绝技,起码能做到人人均有特色。
胡适喜欢引用易卜生的名言,“你最大的责任就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我常常劝慰某些陷入职场焦虑症的同事,一定要相信自己,当初你能进入这家颇有几分骄傲的报社,一定是有某些闪光点被眼光毒辣的老编辑瞧上了。
一个平台就是一个熔炉,我相信同事们在这里都可以百炼成钢。
农财宝典创刊于2002年3月,原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南方农村报专业增刊,其名《养殖宝典》。
2011年1月,8开本的《养殖宝典》正式改版为16开本的《农财宝典》,并一分为五,从专注养殖变为分别关注畜牧、水产、农化、茶叶、种业等细分板块。每一个团队都颇有特色,都能够在对应的行业里迎风破浪。
很多朋友好奇,你们的同事都学新闻、中文的吗?非也非也。
以畜牧团队为例,近10年来,最多的时候26人,最少的时候18人,其中三分之二来自各大农业高校的畜牧兽医学院,三分之一来自中文、新闻等人文或社科专业。我们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农技流派”与“新闻流派”。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知识背景的差异化,会带来思维方式和人脉资源的差异化,两大流派在这里汇聚、激荡、碰撞,并形成一批独特的“种子”。
2009年,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生物与新闻双学位获得者吴昊晖进入农财宝典,后来,他成为农牧行业里知名的金牌主持人。
2013年,华侨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钟展锋用一组诗词敲开了编辑部大门,后来,他再也不公开写诗,一门心思写猪。
2015年,中国农业大学兽医硕士王之娴放弃了若干机会,来实现她心目中的新闻理想,她最后发现,她的很多工作其实就是报道她曾靠近的兽医、兽药大咖。
2017年,湖南农大兽医硕士李萧佳用一篇写作父亲养猪故事的文章进入编辑部,这个家里养了几百头母猪的湘妹子,慢慢变成了一名在视频和采访路上都被人惦记的畜牧“网红”。
……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20年里,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些人来,一些人走。无论是养家糊口,还是安身立命,农财宝典都是一个不错的平台。许多老同事或现同事在这个平台发挥才华,为企业赋能,也为行业做出各自的贡献。
每一个有思想、有能力、有贡献的记者,在这里,都会跳上一个更宽阔的舞台,得到行业内外的认可,积累或多或少的资源,获得或快或慢的成长。
若干年后,同事们一定会忘记曾经的争论或龃龉,怀念青春的美好。
记者在采访交流。
报道改变行业
2010年12月,当《养殖宝典》改名为《农财宝典》的时候,南方农村报时任副主编麦倩明一锤定音,为这本杂志定下办刊基调——报道改变行业。
报道是一家媒体的根基。我们认为,这个行业还比较混乱,还需要媒体去激浊扬清,努力用报道改变行业现状。
农财宝典记者经常在行业里高调地宣扬六个词:真话真相真知,独立独家独到。
我们自信,或者说我们希望,这是农财宝典与众不同的地方。这种价值观导向,源于南方报业的洗礼,深深浸润每一个编辑记者的身心。它成就了一个平台非凡的影响力,也影响了曾经或者正在这里工作的很多人。
2011年,在第一届农财宝典年会暨中国农牧业风云会前,我撰写了当年的宣传片底稿。文章里提出了一个沿用至今的口号:为奋斗者加油,为成功者加冕,为赶路人亮灯,为弱势者亮剑。
知名养猪专家樊福好博士表示,他对这句话印象深刻,尤其是最后一句——为弱势者亮剑。
新闻是易碎品,往往只有一个月甚至一个星期的生命。但20年里,农财宝典确实曾努力带给行业一些不一样的声音。
例如:2006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报道;2009年的瘦肉精事件报道;2010年以来的众多猪场拆迁报道;2012年的《免费疫苗质疑》;2014年的《广西走私猪调查》;2018年-2019年的非洲猪瘟系列报道;2020年以来的产业数据调研;2022年的猪场房产税事件报道……
优质的内容,尤其是有批判精神和建设意义的报道,才是一家媒体的立身之本。
2012年,编辑部策划了一组报道《免费疫苗》,详细解剖了疫苗招标机制下的产业怪现状。各地耗费巨资招标购买部分动物疫苗,送给养殖户,可很多养殖户“竟然”不领情,转头就扔进了鱼塘或者垃圾堆,他们宁愿自掏腰包去购买市场疫苗。原因在于,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招标苗效果不被认可。财政资金被悄然浪费,行业被严重损伤,而既得利益者在偷笑。
农财宝典的系列报道,第一次以大篇幅揭露了“皇帝的新装”,一石激起千层浪。后来有朋友告诉我,有农业部门的领导拍手叫好,但也有官员宣称应该起诉这家胆大妄为的媒体。再后来,官方宣布,高致病性蓝耳苗等动物疫苗招标模式将被渐次取消!
2014年,同事高勇红在广西中越边境胆战心惊卧底半个月,写出了备受好评的《走私猪调查》一文。从此,广西一遍天种猪公司总裁杨厚德就特别喜欢在他的酒桌上夸赞农财宝典——敢说真话,能做实事!
2015年,我认识了禾丰食品董事长金卫东,他对我们竟然能够大篇幅报道江西某农牧巨头为职场人士的跑马场深感惊讶,对农财宝典评价颇高。那时候,该集团如日中天,远未到后来濒临破产的局面,尽管口碑较差,但行业里基本没有批评的声音。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带给一家媒体和一个记者荣耀和尊严的,永远是他做了哪些有影响力的报道,而不是他挣了多少钱。
记者在一线走访。
智库研判变局
2022年11月,海大集团董事长薛华在给农财宝典创刊20周年的贺词中写道:“20年来,《农财宝典》忠实记录了中国农牧行业的历史性变迁与跨越式成就,为行业发展鼓与呼,为企业成长助与推。”
翻开一期期《农财宝典》杂志,完全可以勾勒出一份完整的中国养殖业20年发展史。
静水流深。20年来,中国养殖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规模在变。2002年,温氏和牧原的养猪业都才刚刚起步,海大集团也是最新冒出来的创业者。如今,他们都成了各自领域的巨无霸……
产区在变。10多年前,珠三角的增城、从化、四会等地都曾是养猪重镇,而今,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往日的明星养猪大县或者“饲料一条街”,纷纷失去了原有的辉煌。
模式在变。随着各地经济的转型和国家环保政策的加强,“鱼猪混养”基本退出了江湖,“高楼养猪”模式已成为全国焦点。
疫病在变。蓝耳病、仔猪腹泻、伪狂犬病、非洲猪瘟……每一个病都曾掀起过轩然大波。但没有一个疾病能够像非洲猪瘟那样深刻地改变行业格局、行业理念、行业产品。
一个行业的变迁,是众多力量深度影响的结果。
我们总结为“四大变局”(规模、产区、模式、疫情)和“六轮驱动”(疫病、政策、资本、科技、舆论、消费),并曾以农财智库分析师的身份,在一些行业会议上分享。
2020年以来,编辑部推出了一个新的品牌:农财智库。农财智库是农财宝典编辑部的另一个定位——媒体型智库。
农财智库调研报告。
由王之娴、李萧佳、李宗林、严秋璠、李峙贤等10多个同事轮流参与的智库调研,走近企业交流,形成调研报告,积累了众多独家产业数据和分析。例如《种猪调研报告》、《广西猪业调研报告》、《蓝耳苗市场调研报告》、《中国猪业农财月报》等产品,都受到了行业的高度关注。
新闻是历史的底稿。倘若行业媒体无法真实、生动、深刻地分析这个行业里正在发生的变局,不能提供独立独家独到的观点,不能有效传播推广,就无法推动一个行业的进步,似乎没有继续苟存的必要。
农财智库,承载着我们蝶变的雄心。我们不甘心只记录现象,我们还要参与研判变局。
融媒链接未来
自2013年起,南方报业与温氏集团携手合作新牧网,农财宝典畜牧团队负责实际运营。新牧网成为农财宝典畜牧版的官网——我们一套人马,挂两块牌子,畜牧团队的记者署名时习惯简称《农财宝典》新牧网。
出差的时候,我们发现,在南方的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省,养殖户接触较多的是农财宝典品牌;而在北方,许多行业人士关注了新牧网微信公众号。
经过若干年的摸爬滚打,农财宝典早已成为中国农牧行业最具有互联网基因的媒体平台。
作为一个对自家媒体超级热爱的人,每次碰到有人无意中把农财宝典定义为仅仅是纸媒时代的佼佼者,我都要不厌其烦努力纠正对方的“偏见”。
我想告诉他们,农财宝典早已不是一本杂志,更不是一家纸媒,它是涵盖了杂志、网站、视频、微信等所有媒体矩阵在内的智库型融媒体,更是一个能够对接各类资源的超级链接中心。
截至2022年11月,农财宝典旗下运营的各类平台,无论用户量还是传播力,都在相应的领域处于绝对的领航者位置。我们的媒体矩阵可能是中国农牧业最全的,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杂志、新牧网微信公众号、农财宝典畜牧版微信公众号、农财宝典大国渔业微信公众号、猪业强国抖音号、大国渔业抖音号、猪业强国快手号,大国渔业快手号……
此外,农财宝典还布局了今日头条号、百家号、新浪看点、网易号、学习强国号等若干运营良好的传播阵地。
在中国农牧行业,可能很难再找到一家传播矩阵如此全面、用户量如此巨大的媒体机构。
此外,我们每年还举办了各类丰富的线下活动,这些大大小小的线下活动,凝聚资源,分享真知,能够真正把行业里的牛人链接到一起。其中畜牧每年举办大型论坛超过10场,例如中国农牧业风云会、西南养猪大会、华南养猪大会、牛羊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水产每年举办博览会论坛也超过10个,例如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金刚虾大会、工厂化养虾大会……
在纸媒遭遇冲击的这些年,农财宝典却能够一直勇立潮头。我个人分析,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四点:其一,背靠南方报业,有优秀的媒体基因和管理机制,风格特立独行。其二,总部身处广州,环境和待遇相对不错,容易吸引优秀的年轻人。其三,团队踏实肯干,不断创新折腾,摸索出了成熟有效的运营模式。其四,媒体融合发展快速,较早实现了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广泛布局。
当下,中国农牧行业存在新常态:疾病此起彼伏,行情大起大落,企业的资源、知识和模式,随时都可能被颠覆,随时都需要重构。
农财宝典也面临着自身的挑战与机遇,过去20年成功的经验,能否被简单复制?我们也面临一个深刻的“保安之问”: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我认为,积极融入乡村振兴大业,是每一家涉农企业或涉农机构的终极出路——农财宝典也不例外。
我们不只是在服务一只鸡一头猪一条鱼,我们是一家专注专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智库型融媒体。
立足农牧行业,服务乡村振兴,农财宝典编辑部未来重点做好三大定位:其一,打造中国农牧业最具有影响力的报道平台;其二,锤炼中国农牧业最接地气的数据智库;其三,建设中国农牧业最具商业价值的链接中心。
任重道远,奋勇者先。未来已来,行则将至。
南方农村报编委、农财宝典畜牧版主编彭进。
本文原载2022年12月刊《农财宝典》畜牧版“农财智库”栏目
【作者】彭进
【来源】南方+、南方农村报、农财宝典
点击查看专题更多报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