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云浮这十年,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青春城市的故事”。为凝聚美丽云浮的澎湃发展动能,中共云浮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南方日报社于2022年12月起推出“异乡的云”全媒体报道,展现海外云浮籍乡亲和国际友好人士投身高质量发展的美丽云浮的生动实践。
“在外创业的日子苦,总会思念家乡的那一片青山绿水、那一串串乡音。所以,当我事业小有所成之后,就回家乡先后创建丰智昌顺科技有限公司、东一动漫影视公司、丰智酒业有限公司,尽我所能造福家乡父老。”谈到家乡,世界华人华商华侨联合总会名誉主席、澳门罗定世界商会创会主席李柏思眼里含着深切的思念。
李柏思出生于泗纶镇杨绿村的一个农民贫苦家庭,上世纪80年代初外出香港、澳门艰苦创业。天生有一股冲劲、不甘人后的他,靠着自己的睿智与勤奋,经过多年的拼搏奋斗,终于在港澳站稳脚跟,开创一片事业天地。
离乡多年,李柏思脑海深处却始终有着浓浓的故乡情结,时时不忘回馈家乡,积极为家乡的慈善公益事业捐款捐物。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李柏思对家乡公益事业的捐款捐物超过3000万元,投资金额上亿元,推动家乡农业工业化、旅游化发展,引导家乡农民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
因地制宜,在乡土里刨出“金疙瘩”
步入李柏思家乡泗纶镇,碧蓝的天空下一台台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一粒粒金色稻谷散发出浓浓的米香。这里是李柏思创建的亚灿有机米种植基地。
作为“优质食味籼米”“优质品牌籼米”“金奖大米”“中国大米区域公用品牌核心品牌”“广东好大米十大品牌”“广东丝苗米认定产品”等多项荣誉获得者,亚灿米享誉一方。
在为家乡人民做公益做慈善的过程中,李柏思也发现单靠输血扶贫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古语有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李柏思对此极为认同。为此,他决定选择造血型扶贫方式,厚植家乡生态优势,从生态农业着手引导家乡人们奔康致富,走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带动家乡人们增收致富。
在罗定,稻米在重大节庆日里不可或缺。新屋入伙和制灶点火,第一件事是用糯谷炒成爆谷花请亲戚朋友享用,预示“新灶开花,大吉大发”;嫁女时,自古以来有“撒谷头”的习俗……一桩桩一件件都深深印在了李柏思的记忆深处。
“罗定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在稻米种植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李柏思说。为打响罗定稻米品牌,让稻米成为乡亲们致富奔康的“金疙瘩”,2002年,李柏思与合作者在家乡泗纶镇投资创建了亚灿有机米生产基地。
一开始,李柏思的公司采用与农户合作种植的模式生产亚灿米。但在当时,有机食品概念在国内还是一个新鲜词,农民对新技术疑惑重重。不用化肥、不施农药,这种方法怎么抗得了病虫害?种得出高产粮?于是部分人为了产量偷偷地在地里撒化肥喷农药。那一年罗定正好遇到台风雨正面袭击,施加了化肥农药的稻禾被暴雨冲刷,倒伏严重。而“亚灿米”按照科学方法种植,虽然同样历经风雨,却在阳光下重新伸直腰板,继续茁壮生长。
第二年,李柏思改变了经营方法。“我们把农民的田租过来,由公司直接经营。”为什么要这样做?李柏思说,“一方面是能够进行系统化种植,保障每一批稻米的质量,另一方面也是给乡亲们做一个示范,让乡亲们相信有机种植能够种出好产品!”
经过3年的有机转换期,第一批亚灿米面市,但意想不到的是上市的头两年,一粒米也卖不出。有朋友建议掺点常规大米,降低成本卖出去,李柏思坚决否定。公司便以宴请朋友的方式,召集朋友来吃饭,给朋友大批大批地送米。经过两年的试吃推广,亚灿米的口碑才陆续传开,成为过年过节人们的送礼佳品。
经历了十几年的打磨历程,亚灿米先后通过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COFCC)、日本(JAS、JONA-IFOAM)有机认证、欧盟(ECOCERT SA)有机认证、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ISO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华南地区唯一同时拥有四个认证的有机米,从地区性品牌成长为国内行业知名品牌,进一步打响罗定稻米知名度。
延伸产业链,蹚出多样性农业致富路
在抓好亚灿米种植基地建设的同时,李柏思还注重将有机米产业创新升级,推动云浮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13年,为进一步延伸“亚灿米”产业链,李柏思投资建立丰智酒业有限公司,以“亚灿米”为原料,酿造出“定台玉液”酒。2015年1月,“定台玉液”酒通过了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成为安全、健康、环保的有机白酒。2015年5月,“定台玉液”酒荣获第九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暨2015有机食品市场与发展国际研讨会组委会颁发的优秀产品奖。
罗定市丰智昌顺科技有限公司被国家稻米精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授予全国稻米精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此外,李柏思于2014年投资1.8亿元,在罗定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亚灿”米有机系列研发中心。研发中心建设有机种植展示区、酒文化展示区、“亚灿”米加工厂、酒类酿造加工厂、无花果酱食品厂、调味食品厂、办公楼等,并推出“亚灿”米糕、“亚灿”米露、“亚灿”有机醋、“亚灿”有机豆豉等系列有机食品,实现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多元化发展。预计该中心全部建成投产后,每年可产“亚灿米”5000吨、高中档优质有机白酒500吨,新增就业岗位148个。
2020年4月,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丝苗米初精深加工和科技创新中心项目由丰智公司牵头动工,该项目计划建造十条生产线,第一条生产线建设丝苗米初精深加工车间2000多平方米,并引进先进的稻米加工技术和米制品新型智能加工设备,开发精加工米、米果等米制品相关产品,进一步提升稻米产业的附加值。
同年,李柏思在罗定市注册成立了有米有肉股份集团,其中的“肉”字指的就是罗定的土特产罗定肉桂。 罗定市种植肉桂农户达10多万户,种植面积近50多万亩,年产桂皮2万多吨、桂油1500多吨,年产值达6亿多元。
“下一步,我们将利用好集团公司的科研机构,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与知名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大力发展肉桂产业,让种植肉桂的父老乡亲进一步得到实惠。利用先进设备和技术将肉桂油提纯,经过精加工提纯后价值倍增。还可以将肉桂产品融入稻米深加工产品之中,在亚灿系列食品中打上罗定的印记。” 李柏思说。
绿荫长,桑梓重。尽管远离故土,但李柏思对家乡对亲人始终眷恋。“隔山隔水,阻隔不了血肉情谊。” 在港澳及海外云浮籍乡亲、友好人士视频座谈会上,李柏思表示将积极参与各种爱国活动,发挥与家乡交流的桥梁纽带作用,凝聚乡情,增进友谊,推动合作,为繁荣家乡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杨再佳
【通讯员】陈高水 高思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