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观音阁糖产业:一年开机一次,却甜蜜一整年

博罗快讯
+订阅

眼下,正是观音阁糖厂制作黑糖的时节。破碎、提汁、过滤、综合、加热、除泡……经过十几道工序,一根根甘蔗蜕变成黑糖的同时,也为博罗乡村振兴注入了甜蜜动能。

近日,观音阁糖厂内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一辆辆载满甘蔗的大货车依序排队入厂过磅,新鲜的原料蔗源源不断地送进压榨槽,在阵阵甜蜜味道的笼罩中,一道道制糖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经过了十几道工序,质地纯正、松软香甜的观音阁黑糖正式出炉。采用零添加的古法生产工艺,是观音阁糖厂68年来一直坚守的工艺。该镇特有的糖蔗生长环境,让观音阁黑糖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上世纪80年代,观音阁红糖(黑糖)还曾出口日本,驰名海内外。

“一年只在冬季生产一次。”观音阁糖厂厂长叶国通向记者介绍,随着国内经济形式越来越好,观音阁黑糖出口的价格不再具有优势,2015年以后,观音阁黑糖便不再出口了,如今所有的红糖均转为内销。近年来,观影阁糖厂在坚守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持续开拓创新,在规范化、标准化、机械化的路上迈开了坚实的步伐。

叶国通说,得益于生产设备不断升级,观音阁糖厂的榨糖率高了很多,如今,该厂已发展成日生产能力达600吨的大型机制红糖生产厂家。今年11月30日开榨以来,该厂将近260个工人实行三班倒工作机制,日夜不停地生产黑糖,预计今年收购糖蔗2.5万吨,可产出3500吨成品黑糖。

此外,观音阁糖厂还加大对黑糖衍生产品的研发,研制出了黑糖饼干、黑糖干果、黑糖饮品等产品,通过“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的方式,进一步畅通、拓宽销售渠道,实现增收提质。

糖厂里火力全开,甘蔗地里同样一派丰收繁忙。站在观音阁镇砂岭村高处,大片大片的甘蔗一眼望不到头。一根根笔直挺拔的甘蔗经过一年的酝酿,吸满了糖分,在风中摇摆。工人们忙着采收、捆绳、装车、转运,将砍下来的甘蔗送往观音阁糖厂。

观音阁镇砂岭村种植甘蔗的历史悠久,全村种植甘蔗面积达1200亩,均采用无公害标准化技术种植。2020年,观音阁糖厂就与砂岭村共同建设“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甘蔗项目,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增加收入,把甘蔗种植打造成为了当地的一项“甜蜜事业”。

近年来,砂岭村的甘蔗种植更具规模化,所有甘蔗都通过订单形式被观音阁糖厂收购。当地蔗农也由此受益,郑志鹏就是其中之一。他在砂岭村承包了200多亩旱地,用于种植甘蔗。连日来,他忙着奔走在甘蔗林里,并雇用了20多名员工共同采收甘蔗。

“销售不用愁。”郑志鹏告诉记者,由于采用“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因此他每年种植的甘蔗都由观音阁糖厂保底收购。此外,观音阁糖厂还积极为蔗农推荐良种良法。眼下,他所种植的桂糖42号就是由观音阁糖厂引进的,除了耐寒、抗倒伏,还抗病力强,产量更有保障。

据统计,近年来,随着“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实施,共带动砂岭村及周边农户292人种植甘蔗,农户每年人均增收2000元,甘蔗产业效益凸显。观音阁糖厂还与杨侨镇等其他乡镇的20多家甘蔗种植大户达成合作, 辐射范围达20公里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