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会市玉器产业规模
位居全国前列,
从业人员近30万人,
是广东省四大玉器市场之一,
也是全球最大的
集产、供、销于一体的
翡翠玉器批发市场
和玉器加工销售集散地。
近年来,四会市全方位、多举措培养引进珠宝玉器产业链人才,目前已拥有全国技术能手2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4人、广东省技术能手14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4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余名等一批国家级、省级玉器产业高端人才。同时,珠宝鉴定师、首饰设计师、网络营销师等各类产业中坚人才纷纷涌现,产业与人才双链融合,促进四会市玉器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联合培养为突破口
夯实玉器产业人才基础
四会市采取
“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院、企、协”三方合作模式,
大力培育全产业链创新型人才队伍,
不断提升产业后备人才的培养能力。
加大高等院校育才引才力度。助力广州华商学院珠宝学院建设,与广州华商学院四会校区保持密切合作,在珠宝学院专业设置、校企合作等方面给予交流指导。目前,该校已设立珠宝学院,首饰设计与工业、玉雕设计等专业正在申报中,计划2023年开始招生。此外,已和肇庆学院、攀枝花学院等一批院校分别签订了教学和培训协议,指导行业商(协)会开班授课,学生走进企业实习就业。
大力推进玉器产业职业教育。指导行业商(协)会与职业院校共建实训基地,夯实玉器产业人才底蕴。今年11月,四会市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向四会中等专业学校捐赠10台玉雕加工设备用于玉石雕刻加工实训基地建设,形成“院、企、协”共育四会玉雕人才的良好局面。
以技能竞赛为支撑点
形成特色鲜明的玉器工艺人才成长链条
四会市先后与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协会等联合主办天工玉石雕刻作品大赛、玉石雕刻作品华表奖评选、中国四会“玉博杯”珠宝玉石首饰镶嵌设计大赛、四会“庄家杯”广东省玉石雕刻职业技能竞赛、2022全国轻工行业职业技能预选赛等多样化的技能竞赛,为广大玉器从业人才提供了优质的平台和充分的施展空间,激发了人才创新活力,培养了众多高精尖玉雕技能人才。
△四会“庄家杯”广东省玉石雕刻职业技能竞赛
依托这些高精尖的工艺大师,
四会市大力推进
省、市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建设,
传承玉雕工艺匠心,
传授实用技艺技巧,
不断发现和培养玉雕工艺人才。
年轻的玉雕工艺人才再通过各类竞赛,交流经验、切磋并精进技艺,以赛促评、以赛促训,逐渐形成一条具有玉器行业特色的人才成长链条,培养和形成了一支上至工艺美术大师,下至一般雕刻工人的玉雕人才梯队,同步带动玉石镶嵌、玉器首饰设计等相关领域人才集聚和成长。
▲四会市玉石雕刻作品“华表奖”暨“玉博杯”珠宝玉石首饰镶嵌设计大赛
以产业机制创新为核心
激活玉器直播人才发展活力
四会市积极拥抱
互联网推动玉器产业发展,
先后创新引领了
“互联网+直播”
“互联网+拍卖”等销售模式,
电商直播销售走在全国前列。
目前,淘宝、抖音、快手等大小网络平台均已进驻四会市,电商销售占四会玉器总销售额的60%以上,线上销售额从2018年每天2000万增长到目前每天1亿元以上,吸引了6万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电商人才到四会市就业创业。
▲四会玉器电商正在进行网络直播
同时,四会市出台了《关于规范四会市珠宝玉器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的工作指引(试行)》和《四会市珠宝玉器电子商务行业“十不准”自律公约》等行规公约,对四会市珠宝玉器网络直播营销领域有关行为作出了正面指引、列明了负面清单,全面规范行业网络直播营销活动,进一步为玉器电商人才营造良好从业环境。
以人才服务为抓手
增强玉器产业人才归属感
四会市组建玉器产业链党委,建立以玉器产业链党委为核心,凝聚产业链上所有玉器相关党组织以及玉器相关行业协会、高等院校、金融机构等产业服务主体的组织体系。通过这条玉器“产业红链”,推动各产业服务主体为玉器产业人才提供职业培训、技能提升、创业金融等各类优质服务,将广大玉器产业人才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增强“家园意识”和归属感。
四会市委人才办牵头,联合市人社局等部门,完善玉器产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机制,组建四会市工艺美术专业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圆满完成了2022年玉雕师中级职称评审工作。
加强人才政策宣讲,大力推进玉雕非遗申请、省级工美艺术大师申报、工艺美术专业中级职称评审、大师工作室、肇庆市高层次人才待遇申领等工作。
依托人才驿站,定期举办玉雕、电商运营等技术培训班,邀请国内著名的工艺美术师和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专家前来授课,积极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未来
四会市将进一步推动玉器产业与人才双链融合,创优人才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玉器人才到四会市创新创业。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制定具有玉器产业特色的人才培育项目,全方位、多举措培养引进珠宝玉器产业链人才,促进四会玉器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会市融媒体中心 四会发布编辑部
来源 | 四会市委组织部、肇庆先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