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素叶工作坊消息,作家西西因心脏衰竭于2022年12月18日在医院安详离世,享年85岁。素叶工作坊前身是素叶出版社,由西西与友人成立。
西西是香港文学重要作家,原名张彦,广东中山人,1937年生于上海,后移居香港,曾任教职。西西的著作多元,包括诗歌、散文、长短篇小说、书评等四十多种。代表作有《我城》《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候鸟》《飞毡》《哀悼乳房》等。
西西是继王安忆、陈映真之后的“世界华文文学奖”得主,曾斩获美国“纽曼文学奖”、瑞典“蝉文学奖”、香港书展年度作家等多项文学大奖。2022年5月23日,西西获第十六届香港艺术发展奖之“终身成就奖”。
在她的写作中,既有地域色彩浓重、书写香港城市性格的城镇故事,也有虚实杂陈、充满智识与趣味的知识型小说。西西的良善与达观,她对于人类光辉灿烂的品质、爱与慈悲的一贯推崇,让作品超脱于地域的限制,成为世界文学中一抹明快的色彩。
从1974年起,西西拿笔开始写作一个关于“我”的香港故事在报刊上连载,后结集成同名小说《我城》,以中学毕业生阿果的童稚眼光看香港草根百姓的生活百态,再现香港经济日渐腾飞的蓬勃气象,以乐观姿态述写香港众生群相、内部问题,叙事形式为图文互涉。
作为香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小说家西西,其实是一个专心于“游戏”的说梦人。她喜欢看画、看房子、筑娃娃屋、缝毛熊……她访遍亚洲各动物园、保育中心、热带雨林,探察猿猴原貌,写下《猿猴志》;她写《缝熊志》,认为缝制玩偶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写作……在各种有趣的事物中,以自己的慧思与匠心,生发出一个个迷人的故事。也与此相关,西西被称为“华文世界最有童心的作家”。
她曾对记者说,她笔名“西西”,是因为“西”像一个穿着裙子的女孩,两只脚站在地上的一个四方格子里,“西西”意味着她小时候最爱玩的游戏“跳房子”,她还用过很多可爱的笔名,比如麦快乐、叶蓁蓁、蓝尼罗河、小红花……
业余时间里,西西喜欢画画、缝玩具熊、做玩具屋,在癌病后遗症导致右手失灵后,她曾以手制毛熊作为物理治疗,并写作《缝熊志》,描绘她手下“各有生命之独立熊”的背景掌故。
1989年8月,西西52岁患乳腺癌,9月初住院治疗,年底放射治疗结束,术后继续创作,1992年出版自传性长篇《哀悼乳房》,坦然豁达讲述自己闯过乳癌鬼门关的经历,理性反思女性身体话语的权力建构,在文学、医学、心理学之间开辟了一条通道,成为贴近女性身体、心理的女性书写。
【记者】黄楚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