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鹤山,多彩非遗|雅瑶陈山香火龙:龙珠赛月,继往开来

南方+ 记者

陈山村位于雅瑶镇北部,这里是“东亚画坛巨擘”李铁夫的家乡,也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山香火龙习俗的传承地。

1946年,李铁夫回到阔别59年的故乡,村民舞香火龙欢迎他。他深为感动,为家乡写下一副对联:“蟹眼涌泉秋更冷,龙珠赛月夜增光。”上联写的是陈山村蟹眼泉美景,下联则描述他亲眼所见的引龙人在秋夜里挥舞“龙珠”逗引香火龙前进的情景。

陈山香火龙。欧蕊荣 摄

据说,陈山香火龙源自陈山李氏对先祖的纪念。

相传,唐德宗建中年间,朱泚谋反,名将李晟率军平叛。一天夜里,李晟指挥大队人马准备夜袭叛军,忽然,军马停滞不前,问其故,众军士言“前方鬼哭狼嚎,夜行不得”。李晟认为战机不能错过,即令军士将田间的麦秆、杂草等割来,扎成一条条草龙状,插上随军带来的香烛,鸣锣敲鼓。

李晟的部队,像千百条火龙蜿蜒前进,士气大振,大败朱泚。唐德宗大喜,封李晟为西平郡王,后又封其第十子李宪为江西观察使、岭南节度使。后来,李宪举家迁往江西定居,成为李氏南迁先祖。

陈山人舞香火龙是为纪念先祖功勋。欧蕊荣 摄

为了纪念先祖功德,陈山李氏坚持年年举行舞火龙活动。陈山村有七里,分别名为龙头里、龙门里、龙湾里、龙怀里、见龙里、蟠龙里(松园和回龙里。由此可见,陈山李氏对先祖的怀念之情,也可见村民对舞火龙的热衷。

作为一项传承数百年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陈山香火龙习俗有一套完整的仪式,包括造龙、起龙、大巡游、盘龙、收龙、饮龙酒等环节。

“造龙”又称摶龙。先用大竹筒扎好龙头、龙尾的骨架,龙头高约5米,龙尾长约6米,骨架外用山草和蕉树皮等包扎,以便插香(龙头插香3500支、龙尾插香1500支。龙身以麻绳、铁丝作为龙筋,用榕树嫩枝、野草等包扎层——称“龙肉”。龙身每隔1.5米分成一节,为“龙节”,用树杆或竹竿——称“龙架”支撑扎牢,供舞龙者操持。龙身长约80—100米,插香约15000支,舞龙需要百余人。

造龙。欧蕊荣 摄

按照惯例,陈山舞香火龙于每年秋天举行,一般于农历八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前后,一连庆祝三天。

第一天晚上8点前后,在龙门里最古老的三世祖仲华李公祠(今陈山小学门口操场举行“起龙”仪式,村中长者宣布香火龙活动开始,发出“香火汇龙”信号。数以百计的村民,一起拥向早已点燃的木柴堆旁,把手中的一把把香点燃再一支支均匀地插在绵延百米的长龙身上,此环节称“上龙香”,其中为龙眼上香称“点龙睛”。村民们借此沾龙气,祈佑家人幸福安康。

只需十几分钟,长龙身上就插满了点点香火,长者高喊一声:“起龙!”所有舞龙者跟着齐吼:“嗨,起!”这时全场灯光齐灭爆竹齐鸣,锣鼓喧天,十几个村民踏着强劲的锣鼓节拍,首先举起庞大的龙头、龙须、龙角、龙眼在暗夜中被香火勾勒得轮廓分明,栩栩如生。龙身跟着左摆右晃地活动了一下“筋骨”,龙尾也在龙身后面扇着香火闪烁的阔鳍,整条火龙在夜色中活灵活现地舞了起来。

火龙巡游。欧蕊荣 摄

香火龙先以龙头对着公祠正门口拜三拜,之后便开始大巡游。巡游队伍浩浩荡荡,所经之处,家家户户燃放爆竹,沿途围观的群众及游客数以万计。

巨大的火龙先经龙门里、龙头里、松园里巡行至陈山村外公路,然后绕至回龙里,折入龙湾、龙环、见龙三里,返回出发地点。整个巡游约需一小时。

第二晚和第三晚巡游路线不变,但龙身的长度每晚要增加十几米,寓示“龙气”不断增长,村民的生产、生活、生意、人寿也不断增长。

盘龙。欧蕊荣 摄

第三晚巡游结束后,香火龙回到陈山小学门口,在操场上进行“盘龙”表演。这时,龙鼓急敲,香火龙在大操场上尽情起舞,舞龙盛会被推上高潮,观众的热情也达到顶点。

“放龙入海”。欧蕊荣 摄

当龙香快燃尽之际,村民们一起将香火龙浸入村头的鱼塘,叫作“收龙”,又称“放龙人海”,寓示来年顺风顺水,风调雨顺。

舞龙结束后,所有参加庆典的人都会聚在一起“饮龙酒”——喝酒会餐,相互祝贺身体健康、来年好运。

饮龙酒。欧蕊荣 摄

陈山香火龙习俗,2007年入选鹤山市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2009年入选江门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2015年入选广东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

如今,舞香火龙已是陈山村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最响亮的文化名片,不仅丰富了乡民的精神生活,凝聚起海内外乡情,更展现出侨乡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面貌。

【整理】南方日报记者 任龙

【资料来源】鹤山市文化馆 鹤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辑 李衡昌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