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惠之风吹暖“双碳”之路,助力侨乡加快绿色发展

南方+ 记者

在江门开平市翠山湖高新区内,由国电投(江门)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建设的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正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绿电并入电网,为园区企业持续注入绿色动能。

江门能源公司建设清洁能源项目,为当地企业注入绿色动能。 受访者供图

江门能源公司建设清洁能源项目,为当地企业注入绿色动能。 受访者供图

这样的场景,如今在江门并不鲜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江门以硅能源产业为代表的“双碳”产业加快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也转向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今年以来,江门市税务部门立足自身职能,主动融入经济发展大局,充分发挥税收作用,以退税减税政策红利撬动企业绿色发展,让税惠之风吹暖江门“双碳”之路,为侨乡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政策赋能

点燃“绿色”发展动能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产业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其中,光伏发电是环保型新能源,可实现零碳排放,促进经济与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

江门能源公司是国家电投集团广东电力有限公司(下称“国家电投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从2017年起,国家电投集团就在开平市翠山湖高新区投资建设清洁能源项目。然而,光伏产业作为资金密集型投资行业,存在投入成本高、回报周期长等特点,容易受资金周转不足、融资困难等问题制约。

“面对公司业务发展多元化和资金周转需求,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发展契机。”江门能源公司法人林连东说。

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是今年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重要内容。政策实施以来,享受存量和增量留抵退税的“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受益明显。

税务工作人员上门了解企业发展诉求。 受访者供图

记者了解到,江门市税务部门运用税收大数据,推动实现“政策找人”,确保光伏企业对留抵退税新政应知尽知、应享尽享。截至今年11月底,江门已累计为全市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企业退税3.4亿元。

“公司分别在今年4月份、7月份成功享受3300多万元留抵退税,为项目加快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助力。”林连东说。据了解,该公司的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投产后,每年可生产零碳绿色能源1500万千瓦时电量,每年减少碳排放约0.67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4.98万吨,年节省约4377.83吨标准煤。

而在几十公里外,同样致力于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业务的鹤山能丰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鹤山能丰公司”)也在助力当地绿色低碳发展的过程中,享受到了税惠之风带来的有力支持。

“税务人员认真给我们讲解相关政策,手把手指导我们在电子税务局做好退税申请,公司成功申请了30多万元的退税,极大缓解了前期项目资金投入较大的压力。”鹤山能丰公司财务负责人张大翠说,税务部门特地组建团队辅导企业申请留抵退税,多次上门走访,开设退税“绿色通道”,快速处理疑难问题,帮助企业第一时间享受政策红利。

据了解,今年该公司预计可完成年产值100万元的目标,接下来将积极拓展业务,为江门“双碳”产业推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税惠落袋

助力企业绿色生产

如今,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江门不少企业的共识,企业也都纷纷自主探索绿色发展转型之路。有的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回收的再生资源等方式进行节能减排,也有的通过升级生产技术、生产线,摒弃高耗能、不环保的生产方式,进行绿色生产。

海鸿电气有限公司(下称“海鸿电气”)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生产企业,掌握全球领先的立体卷铁心技术,专门从事输配电与控制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和安装调试服务,产品被应用于港珠澳大桥、北京冬奥会“冰立方”场馆等重大工程。

“在精心钻研立体卷铁心技术的同时,我们还率先布局变压器全生命周期绿色设计体系,进一步在工艺和技术方面转型升级,研发智能与节能融合的先进变压器技术,为输配电领域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海鸿电气董事长许凯旋介绍,其中公司研发出的光伏智能双层双公变箱式变压器具有占地面积小、智能运维等优点,为解决城中村用电“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供了环保低碳的解决方案。

然而,受疫情和国际形势影响,原材料价格高涨,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海鸿电气资金周转压力较大。得知情况后,当地税务部门迅速启动“一企一策”服务,以企业需求为中心,组织业务骨干成立政策辅导专家团队,通过上门服务、定向推送、电话辅导、语音视频连线等方式“一对一”“点对点”向企业宣传解读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内容,耐心辅导企业财务提交退税申请。

“在税务部门的帮助下,今年6月公司成功享受了450多万元的增值税留抵退税。”许凯旋说,1—11月,企业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77.26%,预计今年产值将达13亿元,“我们还不断探寻新的材料,积极投入研发创新,其中享受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900多万元,减免税费500多万元,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走低碳之路的信心。”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董有逸

【通讯员】江瑞轩

编辑 李衡昌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