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阶段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如何推进?多名“三农”智库专家建言献策

南方+ 记者

12月16日,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在广州召开全省“三农”智库专家座谈会,就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研究落实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等有关文件的举措,听取“三农”智库专家的意见建议。

与会人员认为,要充分发挥“三农”智库专家智力优势,形成一揽子务实求进的工作举措,认真谋划推动新阶段乡村振兴工作重点,加快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广东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动广东“三农”工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效。

座谈会以电视电话形式召开。梅永红、黄三文、何建国、陈瑞爱、郑永年、陈祖煌、谢治菊、刘伟、邱衍庆、文晓巍、徐大平11名全省“三农”智库专家分别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新时代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绿美广东建设等话题纷纷建言献策,凝聚共识,座谈成果丰硕。

实施“百县千镇万村

高质量发展工程”正当其时

党的二十大强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突出县域振兴,高水平谋划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并审议通过了《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

对此,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县域发展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战场之一,县域经济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省委提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正当其时、意义重大。与会专家还就如何突出县域振兴,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高水平谋划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进行交流。

与会专家建议,要以“产业强县”为核心,以“强县富民”为主线,实施“强县富民工程”,制定出台“强县富民工程”系列政策举措,分类推进、“一县一策”精准支持;要强化县域与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圈中心城市交通互联互通,提高县域产业承接能力,推动县域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圈开展绿色服务增量提质。

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与会专家提出诸多建议,如要结合“促镇带村”的总体部署,把乡镇的镇区(或圩镇)建成为服务“三农”的地方中心,大力提升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小城镇的综合功能和人居环境品质,把乡镇建成“乡村治理中心、农村服务中心、乡村经济中心”;要以县域为单元,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的农村公路骨干网络,完善农产品集散和冷链物流网络,健全县、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

推动农业走上规模化、

集约化、标准化轨道

党的二十大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部署,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新时代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会专家建议,要推动乡村“新”农业发展,促进要素结构高端化、农民身份职业化、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协同发力,为农业注入资本、技术和人才等现代要素,推动农业走上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轨道,使农业逐步摆脱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要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支点,撬动乡村农业现代化和专精特新产业发展,打造农产品产—供—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模式;要提高数字乡村建设水平,推进数字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利用数字化和信息化手段赋能,加快推广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应用……

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强调,突出绿美广东引领,高水平谋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审议了《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与会专家提出,要突出绿美广东引领,高水平谋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围绕品质提升抓绿化,围绕啃硬骨头抓治污,围绕结构优化抓“双碳”,让广东生态价值更为凸显;从县域层面进一步发掘生态价值,通过激县域生态资源活力,促进自然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着力探索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因地制宜提升现有绿化空间品质,结合未来国家碳交易布局改革,及早部署碳汇测算、机制产品创新、交易市场演进等,进一步发掘林业资源的“国储林”“经济林”“自然保护地”等的经济价值和碳交易价值,实现乡村生态价值量化和全维监测。

【记者】黄进

【通讯员】粤农轩

编辑 彭正子 张志超
校对 罗健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