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战“疫”,用心陪伴——茂名市第一中学开通居家师生及家长网络心理咨询服务热线

茂名市第一中学
+订阅

为帮助我校师生和家长做好心理防护,缓解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及负面情绪,使大家能以积极心态面对疫情,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从即日起开通线上心理咨询服务渠道。具体安排如下:

具体安排

01、服务对象

茂名市第一中学居家师生及家长

02、服务时间

即日起上午9:00-11:00,下午15:00-17:00

03、服务方式

联系QQ号3492549535,采用QQ语音或文字的形式提供线上心理咨询。

预约咨询的来访者请在验证信息中备注:姓名+性别+班级,通过核实学校归属信息后方可成功预约咨询。

04、服务人员

茂名市第一中学心理咨询中心教师:

江伟英、胡朋利、何思琦

05、服务承诺

1、为了保证您的个人信息安全,全程禁止录音录像。网络辅导服务将遵循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为您的个人信息保密。但在涉及到人身安全、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情况时,依据保密例外原则,视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敬请知悉。

2、线上心理咨询为免费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

3、网络辅导服务为一次性的服务,每次服务时长15-30分钟,为保证服务,请大家尽量在服务时间内咨询。

4、咨询须知:

(1)线上咨询期间人力有限,心理援助亦是一项心理消耗极大的工作,为尽量将宝贵的时间与帮助资源留给最有需要的师生和家长,希望大家确保在有切实需要的情况下使用此求助渠道。

(2)家长亦可询问关于子女的相关问题,但为确保求助资源用于本校师生,无论教师、家长还是学生咨询时都将会先通过适当方式核实学校归属信息,还望理解。

(3)非本校师生建议面向社会的求助渠道寻求帮助,具体信息参见文末校外资源链接。

居家学习生活心理调适建议

     随着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的出台,在新的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下,家长和子女们可能要面对在校学习被突然按下暂停键,需居家隔离的情况。那我们该如何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调适呢?

01学生篇

一、做好安全防护,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居家学习期间,要遵守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的原则,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同时,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并坚持去执行,科学理性地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用生活的稳定感和正确的防疫观念来应对疫情的未知感。

二、接纳情绪,合理宣泄情绪。压力之下可能会导致出现焦虑、恐惧、愤怒等消极情绪,这是人面对困难处境或逆境时自然出现的一种反应。首先需要我们看到和接纳这些情绪,允许自己有这样的情绪反应。其次,要学会正确表达和宣泄情绪,可以向亲友倾诉,适时地将自己的感觉和体验分享给其他人,积极寻求心理支持。

三、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身体状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生活条件自主选择运动方式,每天进行30-60分钟的运动,如仰卧起坐、俯卧撑、转呼啦圈、跳健身操等。

四、多与父母沟通,维持良好亲子关系。遇到生活上的问题,多与父母沟通,向父母寻求支持。积极帮助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主动与父母分享每日的成长和收获。

五、重视心理,寻求专业帮助。居家学习期间,如果出现负面情绪,可及时主动与学校心理老师联系,寻求帮助。

02

一、积极进行自我调适,避免传递负面情绪。家长要保持与外界的沟通,主动关注各种积极信息,可以通过微信、短信、电话等方式与亲朋联络,互帮互助。如果遇到确实难以应对的消极情绪,建议及时向专业机构进行求助。家长要多带子女做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包括扫地、拖地、搽桌子、洗菜、做饭、陪子女聊天、玩游戏等。在所有“动”的选项中,做家务对缓解焦虑的效果是最好的。

二、帮助子女改善情绪,创造多维度支持系统。家长要理解子女的负面情绪,及时进行正面疏导和缓解,引导子女运用简单的“腹式呼吸法”“肌肉放松法”等改善情绪,也可以通过绘画、音乐、阅读来帮助子女减压,保持积极心态。

三、制定电子产品使用规则,防止子女沉迷网络。家长们一定要与子女明确使用电子产品和网络的时段、时长和内容等,同时,家长也要控制好自己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间,做好榜样。

四、让子女做学习的主人,提高自我学习管理能力。家长可以督促子女进行网络学习,报告自己的学习情况,与班里的伙伴互帮互助、共同监督,分享在学习、生活中的收获。遇到不会的问题,鼓励子女通过网络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同时家长每天要抽出时间与子女交流学习状况,及时给予积极反馈,提高子女的学习兴趣。

五、加强生命教育,增强子女自我保护意识。家长可以利用子女从媒体上看到或亲身经历的抗疫事件,引导子女充分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认识生命的价值,建立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与热爱。家长要带着子女一起接受科学应对疫情的权威指导,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03

一、接纳情绪,及时调节。疫情的焦虑、恐惧等情绪都是很正常的现象,越是压抑,越容易被它影响支配。尝试接纳自己的情绪,积极的改变便会如期而至。

二、主动表达,释放压力。尝试干些平静、愉悦的活动,如听听音乐、看书、做瑜伽等,体验和享受内心平和的力量,并学会寻找合理的情绪宣泄途径。

三、设定界限,合理作息。尽可能为自工作和生活设定界限,在非工作时间放松好好休息,高效率“充电”,提高工作效率。

四、主动求助,寻求支持。老师身上扛着多重任务,也要学会主动寻求支持。老师们可寻求家庭成员的支持来缓解压力,多与身边同事、挚友交流沟通,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相互肯定。


 附:部分免费心理热线电话及茂名专业心理机构联系电话及地址

(1)全国免费心理危机干预热线:800-810-1117

(2)共青团援助热线:12355(24小时);

(3)华南师范大学心晴热线:18011959205(9:00-18:00);

(4)茂名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预约电话:2702789,开放时间:每周三至周日:上午9:00-11:00,下午15:00-17:00;

(5)茂名润之教育心理工作室的心理咨询公益心理热线:13336526003(茂名市心理学会培训基地)时间:周一到周五晚上20:00-21:00;

(6)茂名市悦心理(茂名市心理咨询师协会)预约热线:0668-2277525。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