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通报3名高中生赴西双版纳后失联:情况基本属实,已立案侦查

打开
南方Plus广东头条新闻资讯平台
打开

新台风正在生成,这次或将“奔向”广东

打开

广东2025年高考提前批征集志愿共录取60人,本科批次18日投档

打开

警方通报3名高中生赴西双版纳后失联:情况基本属实,已立案侦查

打开
南方Plus广东头条新闻资讯平台
打开

有孩子用家长手机实名账户绕过防沉迷系统?记者实测!

南方都市报
2022-12-17 17:17
+订阅

近日,邓先生(化名)向南都“记者帮”反映,孩子一边用自己的手机上网课一边偷玩游戏,并多次给游戏充值消费。邓先生并未为游戏实名认证,孩子是怎么绕过防沉迷系统的呢?原来小孩是通过邓先生实名认证过的手机账号登录游戏,从而绕过未成年人限制。


如今市面热销的手机品牌大多自带软件生态和账号系统,为手机用户提供硬件以外的增值服务。近日,南都记者对此调查发现,有的手机系统账号一经实名认证,便可在软件生态内一路畅行无阻,部分游戏场景也无需再次实名认证,如果家长没有妥善保管自己的手机,可能会成为未成年人绕过游戏防沉迷系统的“漏洞”。

家长反映:

孩子拿自己认证的手机账号玩游戏

邓先生一家生活在四川。他告诉南都记者,11月13日晚,自己的vivo手机收到银行多条扣款短信。邓先生平时忙于外出工作,生活俭朴,少有在手机上消费的习惯,一连弹出来的扣款短信让他感到有些迷糊。仔细了解情况后,他发现,原来是自家11岁的小孩拿自己的手机上网课期间玩游戏,还偷偷充值购买游戏装备。

现在的游戏不是都有防沉迷系统的吗?自己可没给过小孩身份证号,怎么能够登录游戏还能充值?在邓先生诘问下,小孩才道出了事情的真相。

“孩子不需要经过实名认证就能登录游戏了。”邓先生向记者表示,自己曾在vivo手机上为账号进行过实名认证,但没有想到该账号还可以用于游戏登录。“孩子可以直接在一些手机游戏中使用我的vivo账号登录,不需要额外注册游戏账号,进入游戏前也没有再次实名认证的环节。”邓先生称,由于没有防沉迷系统的限制,孩子在猜出他的支付密码后,在游戏内进行了多次充值,目前已充值500多元。

邓先生手机里的游戏充值记录。

在孩子的全部游戏充值订单中,邓先生发现,有多笔订单指向的是同一家公司——广东天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是vivo的游戏代理商,被授权运营vivo游戏中心的游戏。因此邓先生向该公司申请退款,一开始对方认为邓先生的vivo账号已通过实名认证,无法进一步证明游戏消费为未成年人完成。

在社交平台上,邓先生找到不少遇到类似情况的家长,他们多次与游戏厂商、手机公司等方面协商沟通,但大多无法达成退款诉求。部分家长告诉南都记者,他们在注册手机账号、完成实名认证前并不知道账号还可以直接登录游戏。12月中旬,邓先生告诉记者,经过双方协商,目前他已经拿到了500多元退款,但还有家长仍在为退款问题奔忙。

手机账号可为游戏实名登录授权?

客服回复:行业内通用做法

南都记者查阅《vivo帐号用户服务协议》和《vivo帐号隐私政策》注意到,用户在注册vivo账号后,可以通过vivo账号使用vivo应用商店、云服务、游戏中心(包含下载的游戏)等产品和服务,并且在通过该账号使用支付类、游戏类等服务时,需要进行实名认证。如果用户为未成年人,需要在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陪同下或同意后才能创建vivo账号。在《vivo帐号用户服务协议》中,只要用户注册vivo账户时点击“同意”按钮,即表示与vivo达成协议,同意并接受协议下的全部条款。也就是说,邓先生的vivo账号能够为手机游戏提供实名认证,是事先约定过的。

用户为手机账号实名后,进入游戏前还需不需要设置实名限制?针对邓先生的疑问,南都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致电vivo客服热线咨询。客服回应称,“手机账号为游戏实名登录授权”是行业内通用做法,目的是为用户提供便利,vivo账号只有在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体验游戏。该客服还表示,如果用户不想让账号为游戏实名登录授权,可以取消账号的实名信息,或将其认证为未成年人,届时再从官方渠道登录游戏,将会受到防沉迷系统管理。

记者实测部分品牌手机

系统账号实名后确可登录游戏

是否所有在手机下载安装的游戏都能使用手机系统账号实名认证登录?近日,南都记者针对邓先生反映的两款游戏,实测了vivo、OPPO、小米、荣耀、华为、苹果等主流手机品牌。

记者发现,只要该两款游戏是在手机自带的应用商店或游戏中心下载,vivo、OPPO手机账号在已实名认证(成年人认证)的情况下,这两款游戏均会自动登录手机账号并完成认证,直接进入游戏。华为手机则会弹出使用华为账号登录的选项,选择后同样可以凭借账号的实名信息(成年人认证)直接进入这两款游戏。荣耀手机虽登录了荣耀账号,但进入系统自带的“游戏中心”时,用户需注册并登录华为账号,在完成实名认证(成年人认证)后,进入经手机“游戏中心”下载的这两款游戏同样不需再进行实名认证。而在小米手机上,不论小米账号是否完成实名认证,进入经手机应用商店下载的该两款游戏后仍需单独实名认证。

实测的手机品牌中,苹果手机的Apple ID账号没有实名认证要求,因此通过手机应用商店下载游戏后进入,均需单独实名认证。其他品牌手机账号在未经实名认证的情况下,进入游戏时就会弹出认证画面,要求玩家填写实名信息以认证身份。

南都记者实测,下载并打开vivo应用商店的某款游戏后,可直接用手机系统账号登录游戏。

但是,南都记者也发现,上述测试结果只是针对邓先生反映的两款游戏而言,不同渠道(如游戏官网、手机应用商店渠道)下载的不同游戏,登录认证机制存在较大差异。比如,记者实测的绝大部分品牌手机中,如果是通过非手机应用商店渠道下载的游戏,均会要求再次实名认证。同时,也有部分游戏即使是在手机应用商店渠道下载也并不能使用手机账号给游戏做实名认证,也就是说总是需要单独实名认证。

律师观点:商家需尽快纠正漏洞

家长欲退款证据很重要

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廖建勋律师认为,手机厂商、游戏公司等经营者有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义务,如果在经营者提供的服务中出现能够绕开防沉迷的漏洞,则需要尽快对其进行纠正,情况严重的,还可由网信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跟进调查和处罚。

廖建勋称,根据《民法典》规定,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未成年人在游戏里的充值行为要么无效,要么必须经过家长的追认,否则家长可以要求游戏运营者将款项退还。但在实际案例中,家长要证明充值行为是未成年人所为,证据至关重要,廖建勋建议家长可结合充值发生的时间节点、家长的实际工作情况等在诉讼期间进行佐证。

廖建勋还认为,此类未成年人充值案例中,家长作为监护人也负有一定的责任。“自己的手机被小孩拿去用,导致发生大额游戏充值问题,就说明没有尽到必要的监管义务。”他告诉记者,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一般会综合情形,让经营者与监护人按比例承担充值费用,“我们现在看到的判例,有判决按50%或70%的比例进行退款的。”

关于未成年人使用手机实名认证过的账号便可直接免认证进入游戏一事,南都记者仍将继续追踪。


采写:南都记者 魏志鑫 陈杰生 马辉 廖艳萍 实习生 黄钲善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513
+1
您已点过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去南方+听新闻

精选频道点击切换频道
学习
首页
本地
读+
南方号
粤港澳大湾区
党建
经济
文化
国际
体育
南方报业小记者
南方报业精选
南方都市报
南方农村报
观点
电影文娱
社会
健康
视频
视评
+音
广东人大
百千万工程
教育+
南都湾财社
创投
南方优品
美食
文创
马上办
茶业
直播
视界
消费
温泉
旅游
房产
科技
汽车
South
非遗
成长
N视频
惠你钟村
粤龙合作
国防军事
广东退役军人
绿美广东
青春广东
广东援疆
电子竞技
广东科技发布厅
广东乡村振兴发布厅
健康广东
广东应急管理发布厅
广东市场监管发布厅
广东金融发布厅
广东税务发布厅
广东国资立体发布厅
广东电信发布厅
广东自然资源发布厅
广东生态环境发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