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化身“红色讲师”,让党的声音“飞入”千家万户;他实地考察山中取水点,解决了上千人的用水难题;他深入群众讲解政策,助推天然气“县县通工程”顺利开展……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退伍军人。
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在云城区高峰街,这支由退役军人组成的“好人队伍”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发光发热,书写精彩华章。
高峰街道云硫社区老龄人口多、党员中老党员占比大,银龄群体的服务自治一直是社区治理的重难点。为进一步激发社区发展活力,云硫社区老党员许松声化身“红色讲师”,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钻研生产技术 降低生产成本”“我是老党员,我骄傲”等为主题,开展了10余场宣讲,让党的声音“飞入”千家万户。
除了将党的政策“传唱”到群众心中,退伍军人们还致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高峰街洞殿村饮用水有两种供给方式,一种是青州水泥厂有限公司补偿式提供管网供应地下河水,另一种是村自产水源集中联片供水。但由于青州水泥厂有限公司提供的供水管网出现供水管道老化等问题,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村民支付水费明显增多,再加上供水和水质也不稳定,严重影响村民的生产生活。
为解决洞殿村村民用水难问题,退役军人朱永浩、朱伟杰带领村干部及民兵等到洞殿村山中取水点进行实地考察,积极寻找水源并形成了取水方案。他们为村里争取了支持资金约16万元,修缮储水池270立方米,新建过滤池2个,增加水源取水点3个,新建水管网2600米,解决323户1483人用水难问题。
这支由退役军人组成的“好人队伍”,在政府和百姓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广东省天然气管网粤电云河专线项目是天然气“县县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地点部分位于高峰街道赤黎村委。由于管道规划、征地搬迁、用林用地、青苗补偿等问题叠加,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面对这种情况,退役军人、赤黎村委村民李志强迎难而上,多次深入群众讲解政策、疏导情绪、化解疑虑,助力征收工作有力有序开展。“我会继续发挥余热,积极参与家乡的建设,以实际行动体现自身价值。”李志强如是说。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王谢思齐
【通讯员】王岳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