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冲击科创板的蜂巢能源,大秀了一次“肌肉”。
12月15日,蜂巢能源在常州举办以“乘蜂·驭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电池日活动,董事长兼CEO杨红新代表蜂巢能源发布了全新一代的高安全动力电池系统化解决方案,其磷酸铁锂版本可使电动汽车的续航突破800公里,刷新了磷酸铁锂电池续航的纪录。此外,蜂巢能源还发布了名为“飞叠”的超高速叠片技术3.0,高锰铁镍电池和纳米网硅负极,还宣布公司在储能领域的布局,开启了“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双轮驱动战略。
一直以来,磷酸铁锂电池因为成本优势,超越三元电池并成为市场主流。但是,磷酸铁锂电池也有痛点:一方面,尽管本征安全突出,但是成组为电池包之后,安全性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另一方面能量密度不够高,电动汽车续航仍然不足。
此次发布的“龙鳞甲电池”,采用短刀电芯底出防爆阀设计。电池包系统性风险往往来自于单个电芯的热失控,而常规电池包中电芯的防爆阀设计在顶部,因此防爆阀上方要留出泄压通道,将高温高压的喷发物引导到侧面或底部排出,过程中极易蔓延到相邻电芯导致连锁反应。龙鳞甲应用的短刀电芯防爆阀创新设计在底部,一旦发生某个电芯热失控可快速实现定向泄压,喷发物可按指定方向、通过很短的通道迅速排出,不蔓延至周边电芯。
另外,原本电芯和电池包底部之间一般留有空间,以防止底部碰撞时损伤电池。底出防爆阀设计将两部分空间合并可提升体积利用率,提升续航里程。
其次,在电池包层级,龙鳞甲采取先进的“热-电分离”设计。做到了单电芯失控不扩散至相邻电芯,整包不起火,超国标要求的5分钟不起火。
通过技术优化,采用磷酸铁锂电芯的龙鳞甲电池系统体积成组效率大幅提升至76%,续航超过800公里,采用高锰铁镍电芯超过900公里,采用三元电芯则超过1000公里,可帮助整车企业在有限的空间内,进一步拓展续驶里程的上限。
成本优势也明显,龙鳞甲电池减少了20%的结构件,为电池包减重10-20公斤。这些结构件的减少和减重,既能直接降低物料成本,又能提升生产效率,还能提升整车续航里程。
杨红新透露,龙鳞甲电池将陆续搭载到2023年量产车型上,包括2023年10月量产的一款SUV和2023年10月量产的一款轿跑。
当天,蜂巢能源还发布了“飞叠”技术。蜂巢能源第一代叠片技术的效率是0.6秒/片,第二代0.45秒/片。而第三代“飞叠”技术效率已经在努力赶超卷绕工艺,达到0.125秒/片的效率。
产品方面,蜂巢能源还发布了高锰铁镍和纳米网硅负极相关技术。高锰铁镍电池,由于不含钴,高锰铁镍电池成本可控;同时其能量密度又比磷酸铁锂更高。与磷酸铁锂电池包相比,蜂巢能源的高锰铁镍电池包续航能够提升100公里,低温性能提升2倍;与同体积密度的三元电池包相比,整包成本要降低9.5%。蜂巢能源预计高锰铁镍电池包重量能量密度为220WH/kg,体积能量密度为503Wh/L,量产时间预计2024年。
蜂巢能源还首次在品牌发布会上官宣了储能业务规划,并将已经初步成型的生态链命名为“蜂窝”生态。
杨红新在电池日上表示,十年前,电池企业靠产品技术取胜;五年前,靠差异化定位取胜;但进入TWh时代,则靠技术+制造取胜。
近年来,蜂巢能源如同一匹“黑马”,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蜂巢能源2021年度及2022年1-6月动力电池装车量国内排名第六。其中,2022年上半年蜂巢能源累计装机量达到2.6GWh,同比增长160%。
蜂巢能源申请科创板IPO的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蜂巢能源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0.71%,累计研发投入金额近15亿元。
【记者】郜小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