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南屏镇北山社区“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项目启动,在一年的时间里,北山社区党委在南屏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在持续开展抗疫、防暴雨等工作的同时,排除万难多方筹划,坚持有重点有步骤地稳步推动项目开展。目前北山社区“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项目通过党建引领,在基层红色党建组织建设、青少年红色教育、社区议事协商和北山商圈产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北山社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北山文创妇女之家开展主题座谈活动。
打造基层红色教育阵地
一年来,北山社区党委始终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优化社区党组织建设,构建以“社区党委—片区党支部”为基本框架的组织线,以“党员中心户—居民党员—流动党员”为主要结构的管理线,以“社区便民服务窗口—社区义工服务站—党员服务岗”为主要模式的服务线,让北山社区的6个党支部115名党员,通过网格化管理服务,实现社会管理动态化、精细化,切实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北山社区充分整合杨匏安陈列馆、杨匏安纪念学校、北山廉政文化公园、北山党群服务中心、杨氏大宗祠等红色资源,继续利用粤剧《杨匏安》、舞蹈《信仰》、沙田民歌《杨匏安颂》、《青春热血永流芳》、歌曲《慷慨登车去》等多部红色作品的创作演出。
为了更好地开展红色教育,北山社区推出了暑期红色夏令营和杨匏安陈列馆“红领巾讲解员”培训项目,全面打造社区红色教育阵地。夏令营项目通过红色教育、书法、国画、掐丝珐琅画、醒狮与武术等课程,让孩子们充分领略中华红色精神以及传统文化的魅力。“红领巾讲解员”培训项目在120名学生中选拔出12名红领巾讲解员进行培训,打造一支宣讲红色故事的新时代北山少年队伍。 9月24日,北山社区还启动了“我是小小文化传承人”研学公益班活动,在红色暑期夏令营的基础上,继续帮助青少年浸润式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填补社区议事协商空白
北山社区“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项目实施以来,北山社区党委继续全面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完善社区协商议事制度,拉近社区与社区、居民与居民以及商户之间的距离。北山社区“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项目实施以来,北山社区党委继续全面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完善社区协商议事制度,拉近社区与社区、居民与居民以及商户之间的距离。
2022年3月,北山社区启动“红心向党,引领共治”协商共治项目,将商圈的社会治理列为“红色村党建工程建设”项目的重点内容之一。项目通过走访居民、股东、商户代表等,了解社区存在的问题、社区自组织的情况以及社区各方人士的需求等,制定出台了《北山社区引导报告》、《居民议事会代表选举办法》等文件。
经过几个月的不懈努力,8月30日,南屏镇北山社区贤达协商会正式成立,来自北山商圈的商户代表、村集体股份公司代表、社区热心人士等20人成为首批贤达协商会成员,首次为北山商圈商户搭建起一个具有北山特色的党建引领下的协商共治平台,让商户们有了自己的发声平台,填补了社区议事协商在商圈的空白。贤达协商会的成立将带动更多的社区居民、商户参与、关注北山商圈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从而吸引更多优秀的文创品牌落户北山,极大促进未来北山商圈经济的良性发展。
为了让基层社会治理进一步深入人心,2022年7月,北山社区启动“秀毓北山”文化传承计划,该计划紧扣红色党建示范村建设,依托北山商圈资源优势,开展了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各类活动,以满足辖区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不断增强社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将北山社区打造成为文化传承阵地,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共同体建设。
实现商圈经济发展转型
为了更好地推动红色党建村示范点建设,北山社区党委通过文化赋能、老屋活化,进一步引领北山文化产业和商圈经济的创新发展。
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准备,今年北山商圈出现了一批充满时尚理念的餐饮小店——山房隐味牛肉面、灿记海南鸡饭、一团意大利面、和粉等,吸引了大批“吃货”粉丝到北山打卡,创造了疫情时代网红经济逆势上扬的奇迹。
从文创品牌的打造到以文创理念孵化小微经济,北山力禾公司推出的系列网红店铺,也带旺了北山商圈其他业态的发展,各种私房菜、茶艺、民宿以及文创空间纷纷落地北山发展,让人们再次见证了文化创新的力量。
今年,北山商圈的兴旺,还吸引了内地和港澳台等地的创业者纷纷落户北山,让北山商圈的房租价格不降反升20%左右,从而创造了疫情时代北山商圈经济逆势上扬的奇迹。如今北山商圈从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创高地成功转型,再次以独特的文创理念打造出疫情时代的网红经济,为北山红色党建示范村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专家点评:
南屏镇北山社区“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项目颇具特色,该项目在党建引领下通过建设基层红色党建组织、打造社区红色教育阵地、搭建社区议事协商共治平台以及推动商圈经济发展转型的多元举措,切实提高了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其中,建设基层红色党建组织通过特有的组织线、管理线与服务线,积极动员和组织社区党员实施网格化、动态化和精准化的高质量服务,提高了社区组织水平;打造社区红色教育阵地通过整合社区的公共文化资源、创作红色作品等举措,提升了社区红色教育的功能;搭建社区议事协商共治平台通过增强社区居民、商户等主体间的协商共治,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成效;商圈经济发展转型以独特的文创理念打造出疫情时代的网红经济,促进了社区经济的发展。该项目通过独具特色的系列举措打造了红色村党建的样板,为全面深化社区基层社会治理贡献了力量,契合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战略要求,具有重要推广价值和现实意义。
(韩冬雪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珠海市社会治理创新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席)
【整理】谢静怡 黄天儒
【统筹】梁涵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