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沙镇:引领新“栋”力,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

南方+ 记者


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平沙镇积极创新社会治理工作方式,以培育楼栋长、开展社区协商等方式,增强居民参与治理意识,让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让社区工作者实现从“管理式”向“治理式”转化。居民身份从“参与者”向“主人翁”转化、社区自治从“盆景”向“风景”转化。

在这过程中,平沙镇美平社区“楼栋长”充分带动了社区居民参与自治,有效激发了社区共同体意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平沙镇美平社区老旧小区改造议事会。

完善队伍建设,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楼栋长在社区和居民之间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联通治理组织链条,搭起基层政府与居民群众沟通的桥梁。为加强和完善楼栋长队伍建设,美平社区在美平、美安两个片区的重点楼栋选聘楼栋长,培育约50名的骨干楼长,建立了完整的小区议事规则和议事管理制度,在各小区组建居民议事会,让居民的事情居民自己议,搭建居民信息反馈渠道,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抓手。

据了解,美平社区成立了楼栋长为骨干队伍的社区“栋”力志愿服务队,按月开展“我爱我家”的综合性志愿服务,内容以促进邻里和谐、社区互助、家庭和睦为主。

美平社区楼栋长梁志云在一天出门时,发现楼下锁门用的链条门锁生锈老化不能使用了,给梅花路2号居民带来了不安全等隐患。梁志云说,“需要更换设备了,我来牵头发动大家,一起集资换一个新的门禁。”在楼栋长的发动下,楼栋居民很快就集齐了换锁资金,更换了全新的电子锁。

通过加强楼栋长的队伍建设,美平社区有效激活了社区治理的“末梢神经”,让更多群众肯干、有为。

提升服务能力,提高居民群众幸福指数

为了提高楼栋长的能力,美平社区每月都会召开楼栋长联席会议、楼栋民情座谈会等。同时,美平社区会针对楼栋长工作特点、任务职能、应履行的职责、楼栋管理途径和管理方法等内容开展系列主题培训,进一步提升楼栋长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增强楼栋长的整体综合素质,成为一名优秀的楼栋长。

与此同时,美平社区还充分发挥楼栋长在楼栋管理工作中的治安巡逻员、矛盾调解员、信息反馈员、政策宣传员、民情联络员等作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楼栋长日常都会认真地检查外地返珠居民的粤康码、教他们怎么报备行程、带领他们到核酸检测点检测、提醒三天两检、把防疫信息传递到每一个人手上。

通过这些举措,美平社区既满足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让更多居民感受到来自社区的关怀和帮助,同时也促进社区与居民良性互动,发展壮大楼栋长志愿服务队,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组建居民议事会,打造议事协商新阵地

基层民主协商是基层群众自治的生动实践。“楼栋长”组织居民群众,以民主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增强基层治理效能。在福泰花园和华丰园两个无物业管理小区,通过入户走访动员,遴选出近70人的楼栋议事骨干;在弘基华庭和聚然朗庭两个小区遴选出近36人楼栋议事骨干,建立了完整的小区议事规则和议事管理制度。在各小区组建居民议事会,让居民的事情居民自己议,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此外,美平社区还增设议事公园,为社区群众打造议事协商新阵地。搭建议事公园这个协商平台,有助于社区收集居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同时及时回应居民关心关注的事项和诉求。

2019年以来,美平社区以福泰花园和华丰园小区为首批试点,通过开展“多元协商、议事共治”议事协商项目,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社区治理。

平沙镇美平社区老旧小区改造议事会。

为优化美平社区的环境,美平社区要进行旧区改造。2022年7月17日,美平社区居委会在民生微实事议事公园召开“老旧小区改造议事会”,收集社区群众意见,进一步完善小区改造工程项目内容。当天共32名楼栋长参会,与小区改造施工单位、居委会相关工作人员积极互动,踊跃发表意见和建议。最终,楼栋长提出的整改意见有6条被采纳并用于小区改造,有效体现了楼栋长发挥党建引领、为居民服务的功能和作用。

截至目前,美平社区4个引进议事协商机制的小区共召开议事协商及相关会议45次,4个试点小区共提出22类79个问题,最终转化为落地议案31个。

专家点评

金湾区平沙镇为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积极推动社区“楼栋长”带动社区居民参与自治,有效激发了社区共同体意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颇具特色。该项目通过完善基层队伍建设、组建居民议事会等方式较为有效地打通了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打造了议事协商新阵地。其中,在完善基层队伍建设方面,积极培养骨干楼长,规范楼长工作职责,成立楼栋长为骨干队伍的社区‘栋’力志愿服务队,这一举措有效推动了社区治理的效能,促进了社区居民的有效参与。在打造议事协商新阵地方面,通过遴选楼栋议事骨干,建立完整的小区议事规则和议事管理制度,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有效地打通了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该项目通过独具特色的系列举措推动了金湾区平沙镇的社区治理效能,为全面深化社区基层社会治理贡献了力量,具有重要推广价值和现实意义。

(韩冬雪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珠海市社会治理创新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席)

【整理】黄天儒 谢静怡

【统筹】梁涵

编辑 叶铮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