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古驿道
化州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茂名市西部,东接茂南区、高州市,南、西连湛江市吴川市与廉江市,北至广西陆川县、北流市。
南朝宋元嘉三年(426),檀道济筑石城于陵罗江口,置罗州县,属广州高凉郡,为化州之地有建县之始。南朝梁大通年间(527 ~ 529),升罗州县为罗州,置刺史,领石龙、高兴二郡。罗州、石龙郡、县治所皆在今化州市区东北旧城岭。唐武德六年(623)罗州徙治石城后,先后置南石州、辩州。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辩州改称化州,取之于州治之石龙能灵变,此乃建县以化州命名之始,领石龙、吴川两县。元先后置化州路安抚司、化州路总管府;明改化州路为化州府,属广东行省,领石龙、吴川、石城三县;清朝沿明制,领吴川、石城(廉江)两县;民国元年(1912)化州改称化县,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自南朝梁至清代的1300多年,化州市区一直为州路府县等治所之地。1958年,化县与吴川合并,改称化州县;1961年吴川县化州县析出;1983 年,化州县归茂名市管辖;1994年撤县改为化州市(县级)。
化州州境全图(来源:《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康熙化州志·凡例》)
据《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化州志》记载,明朝年间驿道从州前铺东北方向往高州府,东接茂名,西往石城(今廉江市),南往吴川。清朝化州市境内的古驿道,以化州城(州前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清朝康熙年间改铺为塘,驿道分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东西走向从今高州市镇江镇那射通化州市南盛、鉴江、河西、新安后到廉江市,全程60公里,是一条贯穿化州的古驿道;南北走向从州前铺向南经东山街道、同庆镇、长岐镇通向吴川市,全程30公里。根据《驿道乡情》记载的“茂名市驿铺分布表”及“茂名市古驿道基本走向示意图”,今化州市境内的驿铺有14个,以州前铺为中心往东北方向依次是大桥铺、汤水铺、分界铺;往西方向依次是州前铺、都和铺、棠阴铺、龙山铺、菉竹铺、豸山铺(中伙铺)、新安铺;往东方向依次是短水铺、庞村铺;往南方向依次是马鞍铺、石宁铺。
陆驿线路
往东北驿道:州前铺一大桥铺一汤水铺一分界铺一茂名(今高州)那射铺。
往东驿道:州前铺一短水铺一庞村铺。
往南驿道:州前铺一马鞍铺-石宁铺-吴川市。
往西驿道:州前铺一都和铺一棠阴铺一龙山铺一菉竹铺一豸山铺(中伙铺)-新安铺。
古驿道遗迹沿线
今化州境内现存古驿道遗迹沿线行政村有12个、社区有2个,化州城(州前铺)往西方向7个,依次为宝山社区、三里堂村、禾化村、榕木水村、榕树村、新安村、曲径村;往东北方向4个,依次为鉴东社区、大桥村、山尾村、南盛村;往东方向1个,为儒教位村;往南方向2个,依次为博金村、石宁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