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法国队球员吉鲁(左三)在比赛中头球攻门得分 图/新华社
英国人催生了现代足球,法国人雷米特把它推向了世界。足球场上英法两国纠缠百年,从未消停。
北京时间12月11日凌晨,卡塔尔世界杯最后一场1/4决赛在海湾球场进行,上届冠军法国队以2:1击败宿敌英格兰队,晋级四强。
本届世界杯英法两队均带上了众多年轻球员,而此前的表现都相当强势。法国队打破了“卫冕冠军小组赛出局”的魔咒,英格兰队则在前4场比赛打入12球,中前场攻击群表现惊艳。
▲12月11日,英格兰队守门员皮克福德(前)在比赛中未能扑出法国队球员琼阿梅尼的射门 图/新华社
比赛第17分钟,法国小将楚阿梅尼便远射破门,法国队以1:0领先。丢球后的英格兰队反而打出了气势,第54分钟,萨卡在法国队禁区内被楚阿梅尼绊倒,队长凯恩罚进点球,英格兰队将比分追平。此后,英格兰队气势更盛,连续威胁法国队球门。但在第78分钟,经验丰富的法国队依靠吉鲁的进球再次取得领先。第83分钟,英格兰队获得扳平比分的机会,可惜凯恩在巨大压力之下,主罚的点球高出横梁。最终,法国队以2:1艰难拿下这场“提前进行的决赛”。
英格兰队无需灰心,队中的年轻人已经展示了足够出色的天赋,这次世界杯不过是他们的起点。而足球场上的英法大战,也将继续下去。相比英法历史上的百年战争,这场足球之战预期会长得多。
▲12月11日,英格兰队球员凯恩(右上)在比赛中主罚点球得分 图/新华社
英法足球百年战史
时光回溯到百年前,1923年5月10日,英格兰足球队做客巴黎,与法国足球队展开史上第一次正式较量,4:1的比分最终令法国人心服口服。
英国是现代足球发源地,也是最先普及足球运动的国度。1863年底,伦敦地区的公学球队代表共同商量和制定了基本足球规则,并成立足球总会,也就是如今英格兰足总的前身。
▲电视剧《足球英杰》讲述19世纪70年代英格兰足球运动发展的故事
一战后,英格兰足球再度迎来发展契机。不过当时对世界足球推动最大的却是一个法国人——1920年正式上任的国际足联第三任主席、被誉为“世界杯之父”的雷米特。
为了推动足球水平的发展,雷米特特别邀请英格兰队每年来法国,与法国国家队踢一场友谊赛。1923年5月10日的这场4:1,正是英格兰队的首次做客。
上世纪20年代,英格兰队曾六次造访法国,六场比赛全部获胜,其中还有6:0这样的大比分,把友谊赛踢成了教学赛。
▲12月11日,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四分之一决赛中,法国队以2:1战胜英格兰队。英格兰队球员凯恩(右一)在比赛后 图/新华社
直到上世纪30年代,法国人才获得第一场胜利。1931年5月14日,面对长途跋涉、身体疲惫且高度轻敌的英格兰队,法国队以5:2获胜,取得了英法足球对决史上的首次胜利。
上世纪30年代是世界足球的转折时期,也是英格兰足球的黄金时期,但二者之间偏偏没有直接联系。当时,英格兰足球掀起战术革命,以阿森纳为代表的“WM”阵型红极一时,这个第一次实现攻守平衡的阵型也让阿森纳队在十年间拿下五个联赛冠军和两个足总杯冠军。而在雷米特倡议下,世界杯于1930年诞生,不过高傲的英国人拒绝参赛。1934和1938年世界杯,英伦四队同样拒绝参赛。
许多人都认为,现代足球发源地与史上第一个世界杯失之交臂,是一个永恒的遗憾,毕竟以英格兰队当时的实力,只要认真对待,冠军基本没跑。不过从历史来看,这个遗憾实属必然。英国人通过大航海时代和工业革命走向世界,但也因此变得强大而傲慢,那是一种骨子里的“信自己”。直至今天,英超仍然有着傲慢的一面,无论是苛刻的劳工证制度,还是英格兰球员的低留洋比例,都有一种“我最强,所以我就要关起门来自己玩”的架势。
英格兰人为这样的傲慢付出了代价。二战后,英格兰足球在友谊赛中仍然对法国保持优势,但因为拒绝与别国交流,其足球理念反而成了守旧势力的代表,在技战术层面迅速滑坡。
上世纪50年代的两场友谊赛中,英格兰队面对法国人的挑战,战绩是一平一负。这还不算最丢人的。1950年世界杯是二战后首届世界杯,国际足联费尽心思游说英足总,欢迎“世界足球发源地回归世界足球大家庭”。结果强阵出战的英格兰队竟然以0:1不敌美国队,爆出世界杯史上最大冷门之一,小组赛踢完就打道回府。
▲1950年巴西世界杯,英格兰队0:1不敌美国队,美国队守门员弗兰克·博尔吉在比赛中扑救 图/视觉中国
那支美国队仅有一名职业球员,其他队员也不过是快递员、业务员、教师和殡仪馆司机。美国队的进球功臣盖特延斯则是一名大学生,课余经常去洗盘子。由于当时通讯技术不发达,英美之战的赛果传回英国时,《每日镜报》编辑认为这是现场记者笔误,于是擅自把比分改成10:1见报,闹出笑话。
1954年和1958年世界杯,英格兰队战绩都不理想,一次倒在1/4决赛,一次小组未出线。此时英格兰人才觉醒过来,开始学习欧洲足球的先进打法,逐步缩小差距。1966年,凭借攻守平衡的442阵型,英格兰队才捧起了世界杯。
▲1966年英格兰世界杯小组赛,英格兰队以2比0战胜法国队,罗杰·亨特在比赛中进球 图/视觉中国
而此时的法国,除了在1963年的欧锦赛预选赛中对英格兰队取得一胜一平的战绩之外,在整个60年代和70年代,都被英格兰人牢牢压制。
直至上世纪80年代,随着以普拉蒂尼、吉雷瑟和蒂加纳这个铁三角为代表的“黄金一代”崛起,法国队才开始了与英格兰队互有胜负的拉锯战。
▲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小组赛,英格兰队以3:1战胜法国队,法国队球员普拉蒂尼(右二)在比赛中 图/视觉中国
1999年是个转折点,那年2月,新科世界杯冠军法国队在温布利球场以2:0击败英格兰队。虽然仅是一场热身,但却是法国队史上首次客场战胜英格兰队。此后,法国队开始占据上风。
▲1998年法国世界杯,法国队在决赛中以3:0战胜巴西队,夺得冠军 图/视觉中国
英法对抗可不只是在球场上
二战后的英国与法国,虽曾在加入欧共体等国际事务上存在分歧,但也算始终和平共处。不过二者肯定不会如胶似漆,毕竟历史摆在那里,这傲慢的一对儿历经千年分分合合,从来都是互相看不顺眼。
从1066年的“诺曼征服”,到“狮心王”理查一世时代,从1337年爆发的英法百年战争,到拿破仑与反法同盟的激战,英法两国纠缠千年,从未消停。
虽然互相看不顺眼,但“足球无国界”偶尔还是可以实现的。英格兰足球联赛从未缺少法国人的身影,甚至可以说,法国人一度改变了英格兰足球。
进入英超时代后,第一个在英超赛场上闯出名头的标志性人物当数坎通纳。这个桀骜不驯的刺头型球员在法甲联赛和国家队总能闹出点事儿来,可在英超元年从卫冕冠军利兹联转会曼联后,却成为了球迷口中的“国王”。从1992年到1997年,他在曼联仅仅五个赛季,却为曼联夺得四个英超冠军和两个足总杯冠军,他本人还荣膺1996年英格兰足球先生。
▲1996年,曼联夺得双冠王,坎通纳(左)手捧足总杯冠军奖杯,主教练弗格森手捧英超冠军奖杯 图/视觉中国
曼联的下一个功勋法国人当数光头门将巴特斯,他在曼联的三年间为球队夺得两个联赛冠军。在他之后,还有为曼联效力长达九年、被曼联球迷视为最划算交易之一的埃弗拉。
1996年,伦敦球会阿森纳迎来新的主教练——法国人温格。1998年,温格带着佩蒂特和维埃拉等法国同乡力压曼联,夺得英超冠军和足总杯,其技术流打法更是让球迷赏心悦目。2003-2004赛季,阿森纳队以不败纪录夺得英超冠军,阵中四位法国国脚——亨利、维埃拉、皮雷和维尔托德是温格的最佳帮手。其中维埃拉堪称现象级后腰,前锋亨利甚至被称为“完人”,也是公认的英超历史上最伟大的外援。彼时的阿森纳球迷彻底被法国人征服,以至于“法兰西万岁”的歌声时常在酋长球场上空响起,成为常备助威曲目。
▲1999年8月3日,亨利(左)加盟阿森纳,与主帅温格举球衣合影 图/视觉中国
同期崛起的另一支伦敦球会切尔西队也喜欢法国人,尤其是德塞利和勒伯夫这对中卫组合,堪称坚如磐石。而在他们身前的后腰位置,则有现任法国国家队主教练德尚,不过后者仅在切尔西效力了一个赛季。曾在阿森纳、曼城和切尔西征战的阿内尔卡,也曾夺得英超金靴。当然,在后腰位置上,更让切尔西球迷喜爱的是以一己之力定义一个位置的马克莱莱。
▲12月11日,法国队主教练德尚(右一)在比赛后与队员庆祝 图/新华社
切尔西有着使用法国顶级后腰的传统,2016年夏天,坎特加盟切尔西。他对球队的改变立竿见影,让上一个赛季还孱弱的切尔西立刻“腰杆硬起来”,以单赛季93分的高分战绩夺得2016-2017赛季的英超冠军。
也有法国球员并非效力于顶级豪门,却以个人魅力真正征服了英格兰球迷,他便是吉诺拉。1995年加盟纽卡斯尔后,吉诺拉在八个英超赛季中还效力过热刺、维拉和埃弗顿队,虽然他从未获得过英超冠军,却深受球迷喜爱。
▲12月11日,法国队球员姆巴佩(前)在比赛中进攻 图/新华社
英国与法国,都有既保守又开放的矛盾一面
仅仅从足球领域来说,英法两国都是矛盾的。
作为岛国,加上曾经的辉煌,英国人有保守的一面,可作为崛起于大航海时代、有着悠久自治传统的国家,它的包容力却也是数得着的。这看起来很矛盾,却在英格兰人身上真实存在。
▲12月11日,英格兰队球员凯恩(左)在比赛中射失点球 图/新华社
可以说,骨子里的傲慢让英格兰足球始终有着后知后觉的“习惯”。比如因为远离欧洲中心,信息交流一度受到局限,所以在上世纪50年代,英格兰足球明显落后于时代,与先进技战术脱节。直到英格兰人醒悟过来,才迎来1966年的世界杯冠军。
但也因为自治传统带来的包容,使得后知后觉的英格兰总是可以后来居上。比如在电视转播方面,英格兰一度滞后,后来发现电视转播带来的巨大影响力,立刻甘之如饴,高额的转播收入力助英超联赛成为全球商业价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足球联赛。早年意甲一流俱乐部开始走数据化道路,将统计数据用于训练和管理,利用科技手段帮助球员恢复状态时,英格兰俱乐部仍然粗放,但到了今天,英超的训练、保障和科技体系都是过硬的。
一向对英语不感冒的法国人,其实也很看重英超联赛的价值。早年温格等人的技术扶贫固然带来了巨大的优越感,但与此同时,英超也是法国球员最大的淘金圣地。尤其在英超越来越强大的状况下,有多少法国人在英超尤其是英超豪门踢球,也被视为法国足球的一个晴雨表。
这样的矛盾就像英法千年关系一样,未来还会持续下去。但可以确信的是,英吉利海峡从来都不是一道分隔彼此的鸿沟。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文 / 特约撰稿 叶克飞
编辑 / 陈雅峰 cheyafneg@126.vip.com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