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岗菜心、耙齿萝卜……这些“老广味”,你食过未?

广州南沙发布
+订阅

老广记忆中的蔬菜品种登台亮相、

特色菜心新品种在田间生长、

各色番茄同台竞技

……

近日,第24届广州蔬菜新品种展示推广会暨中国番茄种业联盟大会在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南沙总部基地举办。

本届展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以线上展示为主,共设置6大特色展区、15个专业展区,1282个蔬菜新品种在南沙同台亮相展览,展期为12月9日-1月9日。

小南了解到,此次展示会由广州市农业农村局指导,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广州市南沙区农业农村局、广州种子商会主办。

“老广味”特色菜品受关注

本次展示会设置了“老广味”蔬菜区、稳产保供区、自主品牌区、创新品种区、优新特产区和粤黔蔬菜协作区等6大特色展区。

“老广味”蔬菜区尤为值得关注。小南在现场看到,展区的田间种植着萧岗菜心、耙齿萝卜、中花芥兰、增城迟菜心、盐步秋茄、吕田大芥菜等蔬果品种,突出广东特色。其中,耙齿萝卜细长略带弧形,叶子呈现波浪的形状。

市农科院相关负责人

“这种萝卜很适合做广式萝卜糕,也适合清炒炖汤等,是‘老广们’常吃的萝卜品种。”

“近年来,在外来品种及市场化等因素的冲击下,很多‘老广味’的蔬菜逐渐淡出市民餐桌。”

市农科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保护本土优良传统品种种质资源,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对部分“老广味”品种进行了提纯复壮或创新利用,并借助此展示会让记忆中的“老广味”重焕新机,走上更多老百姓的餐桌。

菜心新秀、各色番茄亮相田间

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最新育成的菜心新品种广玉田5号菜心亮相展示会。小南了解到,该菜心品种具有“爽口甜心冠群蔬”之誉,其耐寒、抽薹整齐,齐口花、质爽脆、菜味浓、纤维少、品质佳,商品率高,抗逆性强,丰产稳产。

在南沙基地的田间,还设置有好几个番茄特色展区。各色的番茄从藤蔓上垂下来,在阳光下显得生机勃勃。

“这里的番茄口感味道很好,就像水果一样。”

市农科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届展示会,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再度和中国番茄种业联盟合作,共同打造国内番茄品种最多、类型最丰富的专业展示平台,重点解决中国番茄种业卡脖子问题,助力中国番茄产业发展。

此次展示了国内口感型番茄达80种,占番茄展示总数的10%。据了解,20世纪90年代,为满足港澳地区、东南亚国家对优质番茄品种的需求,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育成了“金丰一号”口感型番茄,开启了国内优质口感型番茄育种篇章。30年来,该品种依然在市场广泛流通。

粤黔携手助特色黔菜出山

小南了解到,为带动更多的贵州特色蔬菜品种走进大湾区,本届展示会还专设了粤黔蔬菜协作区,主要展示贵州省地方特色蔬菜品种,如辣椒、甘蓝、玉米等。其中,辣椒品种尤为丰富多样、外形各异、香味浓郁,能满足嗜辣人群的需求。

本届展示会以蔬菜新品种田间展示为主题,包含番茄产业高峰论坛、种企与农民交流互动、农产品展示等活动。展示会总示范面积300亩,包括250亩露地展示和50亩温室大棚展示。

本次展示会共有参展公司89家,其中15家企业为专区展示。参展品种有茄果类、瓜类、叶菜类、根茎类、豆类、特用玉米等合计1282个新品种,其中番茄798种、辣椒134种、茄子39种、瓜类94种,叶菜类103种,甘蓝类47种,玉米类52种,豆类10种,根茎类3种,秋葵2种。

同时,本次展示会以线上展示为主,包括线上论坛、线上逛展、线上交流等方式,着力为科研机构、种企、农户创新育种推广搭建平台,潜心助力乡村振兴“一村一品”,带动农民致富增收,大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不断丰富市场蔬菜种类。

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cyjy

文字:舒霞

通讯员:谢秀菊

图片:刘伟

投稿邮箱:nanshanet@126.com

(本文由“广州南沙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