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金行中,现任东莞市医学会会长,曾先后担任市卫生局副局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卫生局局长、市卫生计生局局长。
点击上方观看访谈视频
作为东莞医保改革的亲历者,金行中认为,“质量、水平、能力、队伍”,这四大关键词组成了东莞医保改革的重要方向,概括了30年来东莞医保改革的内容。
“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革离不开医保制度的改革,离不开医保的支持。”
金行中接受采访。
编者:请您谈谈2008年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什么采取政府办政府管收支两条线,当时“社区首诊、分级诊疗制度”建立的初衷是什么呢?
金行中:2008年,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始采取政府办政府管收支两条线,那么谈这个问题先要回顾一下那个时期东莞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当然这个是国家医改政策的指引,当时国家医改“四梁八柱”里面就有一个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那时东莞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基本是以社会资本、民营资本,游击队式的发展,公立医院也有院管的。当时东莞的人口比较多,民营的门诊部、诊所、卫生站就特别的多,集体所有制的这一部分也很多,有的村、社区都办了十几二十个(卫生站),成为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
这些野蛮生长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不可能以公益性为目标,很多都是趋利性的坑蒙拐骗、无证行医、超范围经营,使得医疗安全受到了极大影响,对广大人民群众就医也产生了很坏的影响。
从2007年开始,东莞声势浩大地打击非法行医,市政府专门成立专项办社区卫生监督所,当时叶向阳同志还是卫生监督所,打非办(打击非法行医)的常务副主任。打是一个方面,怎么样建立一个长效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体制和机制,是摆在市政府面前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正好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也发出了要进行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的文件。我们便组织人员到长三角、深圳等地的社康医院去调研,根据他们的经验、结合国家的政策,制定了首诊必须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
这是一个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为主的范畴,必须政府承担起这个责任,解决这些问题,不能放给市场,于是就采取了政府办、政府管,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建立了各镇街一个社卫服务中心,总共有300多个卫生站,步行15分钟之内解决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的问题。
2008年9月28日,首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图为横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
编者:当时要在短时间内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软硬件方面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金行中:遇到的第一个阻力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在没有政府补贴和财政支持的情况下正常运行,要发得出工资。
第二个阻力是我们的社区、村、镇建的卫生站营收利益很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第三个阻力是我们卫生系统本身存在分歧。原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卫生系统管,现在交给当地政府管,政府办政府管,收支两条线,造成与公立医院抗衡,阻力也很大。
第四个阻力来自政府相关部门。因为政府原来是不管的,但是现在需要承担公共卫生的责任、基本医疗的责任,财政又有大笔支出,阻力很大。所以当时开了很多的会,进行宣传教育、解读政策,收和支基本能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打消了他们的顾虑,就把它建起来了。
编者:您觉得在目前的情况下,东莞坚持推行社区首诊制的意义如何?
金行中: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大的课题,它包括很多东西,包括医药、药、公共卫生、医保等等。首诊制归结一条,第一个是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解决基本的医疗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
第二个,就医导向很关键。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人才、技术、硬件、软件上可能跟医院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有些小病,比如感冒或者拉肚子,也不必要到大医院去挤。如果是没有首诊制,没有医保政策的倾斜的话,就很难实行基层卫生服务体系。
改革做好了,建设好了,人才队伍也强大了。首诊制对就医导向是很关键的,也确确实实给广大人民群众解决了很多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问题。
麻涌镇社区卫生中心的医护人员到基层出诊。
编者:您当年是市医改办主任,还担任过卫生行政部门的主要领导,请您谈谈东莞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医保有什么促进作用?
金行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个大的课题,里面就包含了医保制度的改革,相辅相成,比如公立医院的改革在体制机制上、运转模式上的改革,就决定了对支付医保资金的筹措和管理。
第二个就是三医联动,医药的改革,要医保来补贴,各种耗材、药品的集中招标采购,就压缩了很多水分,让利给广大人民群众,让利给公立医院,让利给政府。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也是医改的一个内容,原来国家没有政策的时候,是没有人均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后来有了政策,财政是一开始是三十几块,然后不断增加,各级财政必须把这块资金预留出来,对医保资金的筹措和管理、使用都有影响,这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
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革离不开医保制度的改革,离不开医保的支持。可以说,医保支付首诊对社区对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这些措施也是为民服务,对于老百姓来说,有时候去到医院还要排很久的队。医疗资源不合理的分配或者人员不合理的流动,有可能会造成部分医疗资源的紧缺和稀有。现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医保制度改革以后,渐渐引导大家到基层医疗结构看病。
2018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立10周年的时候我们也做了一些回顾总结,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启动以后,业务量逐步提升,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2012年,东莞市中医院专家在麻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义诊。
编者:您对东莞医保新时期的发展有哪些寄语?
金行中: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越来越好,质量、水平、能力、队伍,这几个方面都是国家对东莞医改比较认可的内容。
对于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或者医保制度改革来说,我认为有这么几个方面需要关注:一个是人才队伍的建设。现在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医保制度、医保队伍人才能力水平都在不断提高,但是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新课题,都需要我们有更好的人才队伍,去研究它,去解决它。
第二个是政策的问题,包括医保的政策也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也好,都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新问题新情况的出现,不断进行改革完善,更加贴近医疗实践的实际,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第三个是观念上的转变,要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医院、患者转变就医观念、医保报销观念,要防止套取盗用医保基金,或者造成医保基金的浪费。最好是广大人民群众满意、患者满意、医疗机构满意,政府也满意。
希望我们国家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医保制度改革一步一步取得更大成就,满意度不断提高。
【出品】东莞市医疗保障局 南方+东莞频道
【采写/视频】郭文君 欧雅琴 何绮莹 龚菊
【设计】曾競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