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运+限价 西方对俄能源制裁能否奏效?

南方日报

点睛

近期,欧洲国家“舍近求远”购买高价液化天然气,总算弥补了因制裁俄罗斯造成的天然气供应缺口。不过,在未来数年内,这一方案是否还能奏效?日前,法新社以《今年冬天欧洲还能保持温度,以后怎么办?》为题,发出了上述提问。


12月5日,欧盟对俄出口石油“限价令”和“禁运令”同时生效。分析认为,欧盟此次对俄能源领域打出“组合拳”,旨在打击占俄财政预算较大比重的能源出口收入,削弱俄联邦政府为乌克兰军事行动提供资金的能力。不过,这一制裁手段的效力或相对有限。

专家指出,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已跟随美国对俄发起多轮制裁,俄罗斯亦对欧盟采取反制措施。随着制裁与反制裁不断加码,欧洲自身出现能源危机和经济衰退,这不仅导致欧盟成员国内部出现意见分歧,美欧之间的裂痕也逐渐显现。

欧盟对俄能源制裁层层加码

央视新闻报道,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12月7日宣布,欧盟委员会当天已提议对俄罗斯实施第九轮制裁,俄能源领域再次成为制裁的对象。

12月3日,欧盟成员国达成协议,对俄罗斯海运出口的石油设置了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如果俄出口石油价格超过这一上限,将禁止欧盟企业为俄石油运输提供保险、金融等服务。七国集团(G7)与澳大利亚同日发表声明称,在对俄出口石油限价上与欧盟保持一致。此外,欧盟委员会在今年夏天通过的第六轮制裁中,还规定了逐步禁止俄石油海运出口的方案。12月5日,欧盟对俄石油出口的“限价令”和“禁运令”同时生效。

欧盟为何频频瞄准俄罗斯能源领域发起制裁?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肖斌指出,能源出口收入在俄联邦预算中占较大比重。欧盟跟随美国对俄制裁,特别是对俄能源领域进行针对性打击,旨在削弱俄联邦政府为乌克兰军事行动提供资金的能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大宗商品研究室主任王永中表示,西方国家制定“限价令”的逻辑在于,俄能源企业或因此不得不增加石油开采量和出口量以维持利润,从而增加全球能源市场内的石油供应、降低石油价格。西方国家也试图借此缓解其通胀压力。

“脱钩”或导致“挨冻”

然而,此举能对俄罗斯财政造成多大影响?据外媒报道,西方设定的60美元价格上限非常接近于俄罗斯石油当前的出口价格,这意味着西方此举效果有限。限价计划将加剧全球能源市场动荡,对减少俄能源收入影响微乎其微。央视新闻报道,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12月8日表示,俄罗斯财政部认为,现在评估西方限制俄海运出口石油价格对预算产生的影响还为时过早,俄罗斯正准备采取报复性措施。

王永中指出,当前,全球石油供应能力相对充足,欧盟与俄罗斯也都在寻找可以替代彼此的市场。在此背景下,欧盟与俄罗斯石油“脱钩”未必会造成全球能源市场较大波动。此外,欧盟还试图与俄罗斯天然气“脱钩”,其对欧洲产生的后果可能更严重。

根据欧盟委员会数据,今年1月至8月,从俄罗斯进口的包括液化天然气在内的天然气总量减少了390亿立方米。同期,美国的液化天然气供应量年化增长近80%。随着冬季的到来,在以天然气作为供暖材料的欧洲国家中,民众对天然气频繁波动的价格变得更“敏感”,欧洲媒体对欧盟执意与天然气“脱钩”的政策也提出了质疑。

据外媒报道,近期比利时的供暖费用大幅上涨,高度依赖天然气的德国化工行业则出现停工。欧洲试图进口更多的液化天然气,但因缺乏基础设施,新的液化天然气项目将无法在2025年之前上线。这意味着,即便民众愿意支付更高昂的价格维持供暖,在未来几年的冬季也可能“挨冻”。

通胀高企加剧美欧裂痕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欧洲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孙彦红介绍,欧盟此前向俄罗斯购买的主要是管道天然气,与俄签订的是价格固定、供应稳定的长期合同。如今,欧盟尝试以现货形式交易购买液化天然气作为代替,其成本更高,价格波动较大。这意味着,欧盟即便承受更高昂的价格,也可能出现供应短缺。

欧盟委员会11月发布的秋季经济预测报告认为,欧盟经济当前和近期面临严峻挑战和高度不确定性。俄乌冲突造成的能源危机侵蚀了家庭购买力和企业生产能力,外部贸易环境走弱,货币政策收紧,这些因素叠加将导致欧盟、欧元区和部分欧盟成员国在今年第四季度陷入衰退。

孙彦红表示,欧盟对俄发起制裁、俄罗斯对欧盟发起反制交替发生,导致欧洲能源危机持续、通胀高企。民众生活成本、企业生产成本和政府财政压力加剧,正在改变一些欧洲国家就是否应该继续对俄发起制裁的看法,这不仅加剧了欧盟内部的分歧,也让一些欧盟国家开始对美国执意对俄发起制裁的强硬态度提出质疑。

据外媒报道,俄罗斯限制对欧供气和市场动荡背景下,欧洲同意从美国增购液化天然气,但美国却开出相当于该国采购价格6倍的价格向欧洲售气。法国总统马克龙此前曾批评,美国此举“不是对待朋友的方式”。

孙彦红指出,由于欧洲国家在安全上高度依赖美国,只能继续追随美国政策,实际上“敢怒不敢言”。欧洲对液化天然气存在紧迫需求,美国却从中牟取暴利。随着欧洲天气转冷,对天然气等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美欧矛盾或进一步激化,双方关系或因此产生更大的裂痕。

【驻京记者】泠汐

【策划】吕虹

(图片来源:新华社)

编辑 吕虹 甘韵矶
校对 牟元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