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盛开百余载,剑花依旧笑春风!

高要发布
+订阅

剑花,又名“霸王花”,每年仲夏时节,乃剑花盛放季节,尤其在风雨过后,繁花竞开,花形“霸气”,故剑花又有“风雨花”之称。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一度是剑花的主产区,自清朝至今已有100多年的种植历史。

剑花 “粗生粗长”易于管理的特性,使得一代又一代的金利人广泛种植。刚开始,农户只是把剑花种植于破墙、屋侧、废屋地,到后来,剑花种植规模逐渐壮大、产量不断增加、效益不断提高。

多年的种植经验以及充沛的水源优势,使得金利剑花品质脱颖而出。金利剑花花蕾硕大、气味清香,是极佳的清补汤料,尤其一道“金利剑花煲猪腱”,以其味香、汤甜、花滑,俘虏不少食客的味蕾!

2022年11月15日,记者来到了金利镇金江村找寻剑花的踪迹,虽然房前屋后依然可见剑花的“身姿”但昔日大片的剑花地再也难觅,让人油然而生感慨。

些年,正是剑花盛放时...

▲金利镇金江村目前仅存的为数不多的剑花种植地。(李杰 罗祺俊 摄)

座落于西江边的金利镇金江村河涌环绕,远离城镇工业核心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及丰富的水资源让这里种植的剑花品质更为上乘,村民至今依然保留着种植剑花的习惯。

▲金利镇金江村为数不多的剑花种植地。(李杰 罗祺俊 摄)

记者跟随着金江村村委会副主任谢锐生来到村里现时最大的一片剑花种植地,看到一垄一垄砖塔形种植的剑花整齐地“铺”满田地,茂盛的植株向四周伸展。

由于现在并非剑花的盛开期,一片单调的绿色透着沉闷,花期过后的剑花正在“休整”,肥厚的叶子上布满着一个个硬币大小的圆洞,那些正是剑花采摘后留下的印痕,可以想象,在剑花的盛放期是何等的美丽、壮观。

金江村村委会副主任谢锐生:“我们金江村位于西江边,土质、水质都比较好,种植剑花已有百年历史,大规模推广种植大概在30年前。我们的剑花每年能有9至10次的收成,种植剑花易于管理,适当施肥、除草就可以了。”

谢锐生的孩童时代正是金利剑花“全民种植”的90年代,那些年,正是金利剑花种得最广、开得最靓的时期,也是当地剑花美名远扬的开始。每到采花季节,金江村的孩子们都会搭把手,摘花、切花、晒花….

金江村村委会副主任谢锐生:“我的伯父在三十多年前承包了二十多亩的土地来种植剑花,我小时候每天放学后都要帮忙。大人摘剑花,小孩就在旁边切剑花,切好之后在地堂、晒谷场晒干,剑花在当时也是乡亲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

丰收的季节,全村齐上阵,新鲜采下的剑花一箩箩!那时,村里的晒谷场、广场...总之所有空地都晒满了剑花。

金江村村民谢国洪:“当时一般的农户采收一批花有两到三千元,收入可观,总量来算可达到十几万元,很多商贩来到村里收购剑花。当时是7至8元钱一斤干花,2004、2005年是金江村剑花出产最多的时候,一大车一大车地出货,场面很是壮观,剑花堆成一个个‘山岗’。”

据了解,金利剑花产业最极盛的时候,全镇种植面积超6000亩,收获期日收达10万斤,年产值1000多万元,是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好路子。从上世纪90年代至2009年间,从事剑花种植的村民只管种植,完全不用担心销路问题。在收获的季节,每天都有来自南海等地的大货车,穿梭于金利的乡村巷道,只要“收购剑花”的纸牌一摆出来,眨眼功夫,一车厢就被花朵塞满了。

▲金利镇金江村出品的剑花干。(程晴 摄)

渐渐地,剑花成了高要金利镇的一张名片,成了外地人来肇庆必带的旅游手信,还远销至省、港、澳乃至东南亚各地。多年来, 金利剑花在产量、品质、名声上都响当当,是名副其实的“霸王花”!一年,“风雨花”终遇“风雨”...

挥锄抡镐耕作忙,繁花似锦又一春。金利剑花经历了一年又一年的大丰收后,在2009年,种植户陆续发现剑花地的收成大不如前,剑花的枝头普遍出现发黄的现象,花朵一天比一天少,不少剑花最终枯萎。

2009年7、8月间,高要区农业局技术部门接到村民的反映后,当即就将“患病”的样本送到省农科院化验,原来是一种叫“子囊菌”引起的病害。尽管当年省农科院指导所的专家也来到了金利镇进行现场指导,并设置了病害防治示范点,但金利剑花的种植面积依然逐年减少。

“那个时候起,大家开始减少了剑花的种植,其实倒也不是因为剑花‘犯病’,关键是‘没数围’。”70岁的金江村民谢泰来说起剑花种植的兴衰滔滔不绝。

“采收剑花好辛苦的,经常会被叶上的尖刺刮到,手臂都刮花了,人工越来越贵,但剑花的单价却没涨。”

金江村村民谢国洪:“现在人工高,村民基本入工厂工作,种植剑花采收下来也要处理几天,摘下来要切,切好还要晒,现在基本没人愿意干,都嫌辛苦。”

金江村村民伍姨:“种剑花其实相当辛苦,经常会被刺到,手臂都是刮痕,后期还要晒足三天才干透,种植时要施肥、驱虫、除草,很多功夫。”

伍姨一边整理着一捆捆的剑花干,一边喃喃自语:“种了大半辈子剑花,已经习惯了在屋侧、闲置地种上那么几棵。”种植剑花早已成为了当地人的传统,由于再没有收购商上门收购,伍姨就利用网络,自产自销,并乐在其中。

随着经济的发展,金利镇的五金产业也激发出澎湃的动能,这对用地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土地的工业价值远比农业耕种价值高,再加上年轻的劳动人口陆续到城市务工,很多人不愿再继续耕种剑花,剑花种植渐渐淡出了村民的视野。

剑花

▲金江村村民习惯于破墙、屋侧种植剑花。(上图均为程晴 摄)

时代的洪流裹挟着每一个个体,剑花种植同样如此。昔日辉煌不再,但情怀依旧,总有一些勤劳的金利人执着地耕种着,墙角那些在肆意挥舞粗犷枝叶的“霸王花”似乎在向路人见证着:金利剑花曾经的“辉煌”。

高要,剑花依然灿烂盛放着...

在高要区,除了金利镇有种植剑花的传统外,活道镇水口村委会东坑口村的山里,也深藏着百亩剑花田,一到采花期,金黄的花朵在艳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各位小伙伴:

来年花期,相约高要,

欣赏花开!感受致富!


高要区融媒体中心记者:程晴 李杰 祺俊

编辑:程   晴

二审:容   娟

三审:王雄伟

终审:王业民

高要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部制作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