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作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大多数人想到胆结石,会觉得这是成年人的“专属”,临床事实证明,胆结石病的患病年龄可以从儿童直至老年。
今年10岁的小轩(化名)三年前,被结石盯上,幸运地是,南城医院消化内科团队凭借精细、成熟的ERCP技术,让她在不开刀的情况下,解除健康警报。
Part.1
10多岁孩子腹痛三年,
“罪魁祸首”竟是它
今年只有10岁的小轩,活蹦乱跳的她,3年前突发腹痛,原以为只是普通小儿的消化问题,按胃炎治疗后,痛感短暂的缓解也让父母暂时放下警惕。
不曾想,今年十月份开始,她却出现持续肚子疼。“孩子疼的时候很难受,脸色发白,呕吐感,手脚冰凉,整个人蜷成一团,有时一天能疼2-3次,每次疼的时间也很长。”小轩妈妈透露,孩子精神食欲一天天变差,对上学也造成很大影响。看着孩子症状也越来越重,家长坐不住了,辗转多家医院检查。
CT影像显示胆总管有扩张,考虑有梗阻可能,但因CT影像检查结果不典型,小轩的具体病因始终不能敲定。
胆的问题?小轩妈妈一听慌了神。孩子平时饮食规律,也无肥胖史,这么小怎么会得这种病?“我们去了几家医院咨询治疗方案,有人推荐南城医院肝胆专科医院。”很快,小轩妈妈带着孩子来到外科求助,迫切希望尽快找到找真正病因,求得合适治疗方案。
“这么小的小孩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来胆总管扩张?”外科副主任王海峰表示,一般情况下,除肿瘤外,常见的扩张的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胆总管结石,另一个则是先天胆管扩张症。“先天原因的话,情况非常棘手,需要涉及胆囊切除、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吻合等手术。”为尽快明确病因,王海峰建议小轩马上完善MRI检查。
胆道的磁共振检查总算明确了病因,检查提示胆总管扩张,胆管内见结石影。排除先天胆管扩张,让所有人都暂时松了一口气。
关于儿童胆总管结石,一旦确诊则必须手术取石,否则孩子的症状将持续,痛苦也无法得以缓解,可能出现严重感染等情况,这将危及孩子的生命。
取石虽刻不容缓,但手术方案上的选择让大家犯了难。是传统的开腹手术?还是微创治疗?我院马上组织MDT模式对该案例进行细致研判。
按照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像小轩这种状况有两种方法可以选择:一是做胆总管结石开腹手术,二是腹腔镜下胆管探查取石术。胆总管结石开腹手术,优势在于视野开阔,便于手术操作,但开腹术创伤大。腹腔镜下胆管探查取石术,、是一种微创手术,腹腔镜下取石对于南城医院外科团队而言轻车熟路。但对于只有10岁的孩子而言,还是存在一定创伤及相关风险。
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江堤仔细分析患儿的病情,提出还有一种“不开刀解决胆管问题”的方法——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术一直是诊断胆胰管疾病的金标准。有着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显著优势,但也因其操作空间小、操作环境复杂、并发症风险大,对操作医生的技术有极高要求。
▲ERCP示意图▲
但儿童管腔相对狭窄,肠管壁更薄,操作难度不言而喻,全市能熟练开展该技术的医生屈指可数,江堤正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业内顶尖专家的操刀,无疑给小轩父母吃下一颗定心丸。
内镜金字塔尖技术,成功开启诊治胆总管结石患儿的先河
孩子消化道腔空间小,胃壁、肠壁较薄,操作过程中如何避免损伤?十二指肠镜管径较粗,如何提高插管成功率?
这些都是江堤团队需要直面的棘手问题。
经过充分准备,该手术在外科、麻醉科的保驾护航下,顺利开始。
江堤进镜操作开始,注意力高度集中,每一部操作都是谨小慎微,在团队的细心配合,终于十二指肠镜顺利到达十二指肠降部,乳头开口正常,操作成功了第一步。
接下来,十二指肠乳头选择性胆管插管,导丝却很容易进入胰管,江堤仔细调整位置,很快精准定位,顺利完成插管,为后续步骤提供了安全保障。
随着造影剂注入,小轩胆管内的真实样貌一览无余!胆总管扩张明显,胆总管下段一颗直径约1.0*0.8的不规则结石,明确诊断为“胆总管炎性狭窄、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取石环节,使用取石网篮顺利取出结石,大量泥沙样结石溢出,结石取出的那一刻,手术室内的所有医护人员激动不已。
随着最后一次造影显示,管内已无结石身影,南城医院首例儿童ERCP术宣告大获成功!
手术的成功实施,开创了南城医院应用ERCP诊治胆总管结石患儿的先河。外科在大力开展腹腔镜的基础上,与消化内科的内镜设备和技术力量,强强联手。ERCP技术的应用为胆胰疾病的儿童带来了福音,使得儿童不开刀解决病痛的期望在东莞得以实现!
儿童胆总管结石常伴有先天性因素,出现症状需警惕
我们都知道结石形成非一日之寒,需要一段过程。而儿童时期,机体正在发育,生长代谢旺盛,这个时期怎么也会有胆总管结石的问题存在呢?
术后,外科通过ERCP留置的鼻胆管,检测了小轩胆总管内的胆汁,显示其淀粉酶高达11331U/L。
“淀粉酶明显增高,是胆胰管汇合异常所致,这是一种先天发育问题,导致胰液返流入胆道,形成了胆道结石。”王海峰解释说,淀粉酶正常值为44--58,这就是为什么,小轩才10岁,却患上胆总管结石。
一些先天性的胆道疾病,如胆总管囊肿、胆总管扩张或闭锁胆道狭窄等,会导致孩子出现腹痛等相关症状,但因为孩子们往往不能很清楚地描述自己是怎样不舒服,导致家长错当简单腹痛治疗,耽误适当的治疗时期。
健康提示
家长需要仔细观察和询问,特别关注一些伴随症状,比如是否伴有恶心呕吐、皮肤小便发黄,或者按胃肠炎等用药后症状是否好转。
如果没有明显好转,症状仍然持续,那就要考虑胃肠疾病以外的情况,比如更棘手的胆管结石等等,需要做相应的检查来发现问题,从而根据发现的问题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去解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