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时节入可园,品茗焚香话文化

南方+ 记者

“大雪”时节,莞地微寒。可园的冬是湖水清冽,池鱼慢游,红花微绽。

12月9日,在可园博物馆石雕园的“红色小木屋”党群驿站里,可园博物馆与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一众雅士共聚 “大雪·申时品茗” 文化雅集活动。七碗热茶润喉,一盏沉香暖心,茶气、香气、人气云蔚霞起,在冬日里犹显热烈。

以茶会友,尽显可园雅集传统

以茶会友自古以来就是文人交往的重要方式,当年可园主人张敬修广邀文人墨客雅集于可园,尽享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之雅事,使可园成为岭南文化的渊薮。

今日,可园博物馆秉承可园雅集传统,与东莞文联同仁一起重拾古代文人的精致生活,以品茶、焚香为媒,在建言献策的畅谈中,共同探索文学艺术界与可园博物馆如何相互助力,依托“美学东莞”“博学东莞”等文化品牌,整合各方资源,进一步提升可园、莞邑文化、岭南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和传播力,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雅集活动从贯彻落实市委宣传部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响应文广旅体局关于文化资源集约共享、共同推动岭南文化出圈的倡议出发,就可园文化资源的利用与提升,在展陈交流、宣传教育、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

各抒胸意,畅聊文化来日发展

于美景茶香中,参与本次雅集的嘉宾各抒己见,讲述自己与可园的温暖故事、表达对东莞文化发展的美好憧憬。

“可园是东莞文化人的精神高地,是我心目中的一盏灯塔。”东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彤彪提到可园与他之间的情感羁绊,“读大学的时候离开东莞,远远的看着邀山阁送我离开,回来的时候再次看到邀山阁就知道我回到家了。”

四十多年前,东莞市书法家协会在可园成立,在东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黄品功看来,东莞书协与可园缘分颇深。有同样感受的还有硬笔书法协会主席杨忠德,“我们还跟可园一起举办了七届东莞市青少年硬笔书大赛现场活动,可园杯已经成为了东莞市的品牌赛事。”

“这是我四十多岁以来参加的最有意义的一次雅集。”东莞市朗诵家协会主席帅志刚对本次活动评价颇高,于他而言,在茶香中,思考的是文学文艺的方向它到底在哪里?我们所处的这块热土上,它的文化导向和内涵又在哪里?

在对日后可园雅集的憧憬中,活动也接近尾声。可园“大雪”雅集,集出了“文”“博”一家亲的温暖,集出了文化共建共享的新方向,集出了扩大传统文化影响力、增强文化发展新动力的新思路。

【记者】章倩倩


编辑 冯文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