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浪街道定期疏通田寮湖入海水道。
“通过整治后的遮浪天摩沟,水变清澈了,周边景观得到进一步提升,有力地维护了生态环境。”这是红海湾经济开发区江河湖渠水环境整治成效的缩影。
近段时间,开发区积极动员,铺开江河湖渠水环境整治行动,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各街道迅速响应,强化责任担当,对照方案标准要求,把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打好水环境整治攻坚战。
“双向而行”全力优化水生态环境
在遮浪街道天摩沟边行走,但见天摩沟两旁生态良好,水体清澈,绿色景观生机盎然。天摩沟的质变得益于遮浪街道“双向而行”,全方位、全地域推进江河湖渠水环境整治的有效举措。
该街道在纵向上,加强组织领导,周密谋划部署,逐条逐项分解任务,抓紧抓细抓实江河湖渠水环境整治工作。同时,推动河(湖、库)长制向全面见效转变,贯通运行街道、村(社区)两级河(湖、库)长工作机制,由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湖尾水库库长和田寮湖湖长,并组建了以村(社区)“两委”干部和网格员为主体的53名巡查员队伍,形成了覆盖全街道的工作网络。此外,在“两渠一湖两库”各醒目位置设立18块公示牌,并通过“民情地图—善美村居”板块公示工作体系和动态,切实接受社会监督,努力做到水环境有人查、河道卫生有人管、生态修复有人抓、污染责任有人负的工作格局。
在横向上,该街道充分利用田寮湖水体汇入大海的关键枢纽——湖嘴口涵闸,精准掌握潮汐规律,定期安排挖掘机疏通田寮湖湖水入海水道,防止海水携带的泥沙淤积,并落实专人在海水水位低于湖里的水位时打开水闸排出田寮湖水体,以在涨潮时让湖水体纳入海水,加速田寮湖水体与海水的置换,有效缓解田寮湖水面滋生藻类以及水体发臭等问题。据介绍,今年4月以来,遮浪街道按照“河长指挥、部门牵头、属地管理、群众参与”工作机制,协同推进“清漂”专项行动。一方面,充分发挥河长制平台作用,切实加强对辖区内河道的日常监管巡查,对天摩沟主段河道共计3公里水面进行“拉网式”排查,做到常态化监管不失位。另一方面,重点对天摩沟水面垃圾、倒伏树木、建筑垃圾、水浮莲等进行打捞,并加强对河湖管理范围内垃圾堆放点及积存垃圾的清理。
目前,遮浪街道通过采取机械、人力等清理方式,清理河流水域面积约2.4平方公里,投入河道保洁员600多人次,累计清理水浮莲、漂浮垃圾等40吨,确保辖区内河道水面没有1平方米以上成片漂浮物。
“四个到位”守护碧水清流
田墘街道以“四个到位”,切实开展江河湖渠水环境整治行动,整治江河湖渠水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守护碧水清流,营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
组织到位。该街道召开江河湖渠水环境整治工作动员会,部署有关工作,并由街道有关负责人专题解读《田墘街道2022年江河湖渠水环境整治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目标,确保江河湖渠水环境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责任到位。该街道全面落实河长制,把保护辖区河湖水环境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制定完善河长制相关制度,进一步压紧压实街道、村(社区)河长责任,明确具体要求,促使他们履职尽责,把工作做细、做实。
督导到位。该街道组织有关部门、各村(社区)“两委”干部、驻村干部、网格员、环卫工人等开展江河湖渠水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深入排查辖区内的河道、沟渠、堰塘水面是否存在漂浮物、周边范围内是否存在乱建乱搭、乱堆乱垦行为,并协力开发区农业部门督查组,全面督查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确保整治见成效。
宣传到位。该街道通过广播、悬挂宣传标语、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大江河湖渠水环境整治宣传力度,把宣传教育与正面引导相结合,提升群众自觉保护水环境意识,动员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江河湖渠水环境整治工作,营造环境卫生整治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强力整治 打造水清岸绿水环境
东洲街道采取治理污水、整治河道、恢复生态等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加强江河湖渠水环境整治,打造水清岸绿的美丽水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该街道坚持早动员、快部署、强推进,第一时间召开动员会议,经常性召开推进会议,强化组织领导,列明任务清单,理清多方责任,形成上下联动工作格局,为做实做细江河湖渠水环境整治工作注入组织力量。同时,坚持党建引领,汇聚多方力量“一体”开展河道“清漂”和河岸清理行动。参加行动的党员干部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积极下河下岸,重点对水面漂浮物、倒伏树木、有害植物及岸边可视范围内的垃圾、杂草进行全覆盖地毯式清理,做到不留一处死角盲区,努力实现岸净河清,还着力开展水利设施清理修复工作,组织施工队伍加紧修复已受损的水利设施,以恢复其防洪、排水、灌溉等正常功能,进一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
来源:汕尾日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