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
这种疾病发作时,
面部剧烈疼痛,
如刀割、火烧、电击,
患者往往痛到怀疑人生。
不能张口叫喊,不能咬紧牙关
自己无法言表……
它就是
三叉神经痛
患者何女士,今年60岁,因右侧脸颊剧痛1年余,经服药控制症状稍有缓解。由于药物副作用明显,无法坚持治疗。不敢说话,更不能大笑,进食、刷牙、洗脸甚至微风吹过即可诱发剧痛。
饱受疼痛煎熬的何女士来到伦教医院疼痛科问诊,经林立荣主任医师看诊后,为其制定了合理的治疗方案,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术后患者痛感完全消失,何女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SIMPLE STYLE
疼痛科林立荣主任医师在影像定位下为患者行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术
什么是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是人体十二对脑神经之一,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经,主要支配脸部、口腔、鼻腔的感觉以及咀嚼肌的运动,并将头部的感觉信息传送到大脑。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神经痛之一,是一种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
三叉神经示意图
三叉神经分三支,多数患者会累及二、三支。发作时疼痛在头面部,骤发骤停,呈刀割样、烧灼样、针刺样等难以忍受的剧痛。一般历时数秒至数分钟,且不定时发作。
这种疼痛虽不致命,但非常顽固,会频繁发作。平日里,说话、咀嚼、漱口、洗脸、打哈欠、触摸等都可能引发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的疼痛部位十分局限,多为一侧脸疼,偶见双侧。常被误以为是牙痛、头痛。
医生提醒
刚出现疼痛时要及时就医
以免误诊!
三叉神经痛的两种类型
三叉神经痛有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两大类,其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最常见。
原发性
三叉神经痛:
95%的患者是由于血管压迫三叉神经的脑池段引起的神经脱髓鞘改变。好比身体内的神经是根电线,遭压久了之后电线的绝缘皮破损,而引起了短路。
继发性
三叉神经痛:
在三叉神经痛中占5%~10%,由于各种器质性病变如肿瘤、带状疱疹、炎症、外伤、多发性硬化等导致的。
两种类型的疼痛特点有明显的区别,其中,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常见于40岁以下中、青年人,诱发因素不明显,疼痛常呈持续性。
三叉神经痛的预防
约95%的三叉神经痛,是由于血管压迫三叉神经造成的。
当血管硬化时,血流的波动性冲击可能造成神经出现脱髓鞘病变,引发神经“短路”,就有可能导致三叉神经痛。
因此,40岁以上、“三高”患者属于高危人群。
01
未患病者如何预防?
从生活方式上来说,管住嘴、迈开腿,是预防血管硬化的主要方法。
· 不熬夜,避免烟酒,饮食规律,少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食物。
· 每周尽量运动3~5次,每次至少半小时,运动强度以可以与同伴正常交谈为宜,快步走、游泳、慢跑都是不错的选择。
· 保持乐观的心态和轻松愉快的心情。
· 45岁以上的人是动脉硬化高发群体,生活中应关注自身情况,如发现运动后胸闷憋气、胸痛或经常性头晕、心慌等症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检查有无动脉硬化。
02
已患病者如何缓解?
三叉神经痛病人在生活中要加强护理意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 利用疼痛发作后的间歇期,清洁颜面、口腔,保持个人卫生,洗漱用温水,避免冷水刺激。
· 注意气候变化,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冷风对面部的刺激,外出时戴口罩或头巾。
· 戒烟酒,不吃辛辣食物,避免化学刺激诱发疼痛。
· 吃质软、易嚼的食物,避免硬物刺激,不做可能诱发疼痛的动作。
· 保持情绪乐观、心情舒畅,避免急躁、焦虑、冲动、生气、抑郁寡欢等情绪诱发疼痛。
· 注意生活、饮食要有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 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三叉神经痛如何规范化治疗
三叉神经痛治疗要因人而异、规范化治疗。早期刚得病、症状比较轻的患者,可遵医嘱服用药物,达到治疗目的;
对于疼痛加剧或药物反应比较重、药物过敏的患者,及随着病程的进展,药物效率减弱,需要加大药量的患者,建议患者考虑手术治疗。
伦教医院疼痛科,熟练开展三叉神经痛微创治疗,治疗多例患者,微创手术,无需开刀,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疼痛无忧——伦教医院疼痛科
诊疗范围
· 头面部疼痛:顽固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等。
· 颈、肩、腰、腿疼痛:各型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腰椎术后疼痛综合症、坐骨神经痛、跟痛症。
· 神经病理性疼痛: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糖尿病性神经痛、肋间神经痛、手术或创伤后神经痛。
· 风湿类及痛风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
· 肌腱、滑囊疾病:滑囊炎、网球肘、腱鞘炎。
· 癌性疼痛。
· 非疼痛性疾病:多汗症、失眠症、顽固性呃逆、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专科特色技术
01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与注射疗法
· 1. 交感神经阻滞:星状神经节阻滞;腹腔神经丛、胸、腰交感神经阻滞。
· 2. 脊髓及周围神经阻滞:颈、腰丛等周围神经、硬脊膜外阻滞。三叉神经、舌咽神经阻滞。
02
微创介入治疗
· 1.射频治疗技术: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手汗症胸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脊神经射频治疗、椎间盘射频热凝术。
· 2.肌筋膜激动点针刺疗法、内热针、小(微)针刀及浮针松解术。
· 3.鞘内泵(输液港)植入治疗癌痛及其它顽固性疼痛。
· 4.脊髓电刺激技术。
03
富血小板血浆疗法(PRP)
04
医用三氧免疫疗法
专家介绍 PROFILE
林立荣
主任医师
疼痛科主任
毕业于中山大学,本科学历。广东省基层医药会康复学分会委员、佛山市疼痛学会委员、顺德中西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常委、顺德针刀学会常委。曾在佛山市第一人民院、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一临床中心)进修疼痛学。
从事临床工作三十年,在头、颈、肩、腰、腿痛及外周神经血管慢性疾病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色有技术X线、CT、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神经阻滞、小针刀、椎间盘及神经射频消融等微创介入治疗。
声明:部分科普内容综合自"生命时报”、“CCTV健康之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公众号,仅为传播疾病科普知识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供稿:疼痛科 林立荣 编辑:麦惠芳 审核:何艳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