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野性黑竹沟
作者:乃一姆
校稿:朝乾 / 编辑:金枪鱼
熊猫、川剧、变脸、川菜,已经成为大众了解四川的标签。许多人去四川旅游,往往也是奔着这几样而去。尤其是在省会成都,可以轻松完成这几项打卡任务。
四川不仅是巴适的打卡目的地,这里还是户外挑战者的天堂。户外人士来到四川,关注点往往聚焦在川西高原,毕竟这里有着迥异于中国中东部的景色,无论是雪山、森林,还是多彩的民族人文风情,都值得探索一番。
提到川西,大家脑子里面就联想到一些壮阔美景
例如贡嘎山、稻城亚丁、金马色达
(图:图虫创意)▼
虽然川西高原知名于世,但它也只是四川户外旅行的一大类目的地,并不能完全代表四川。有着“中国百慕大”之称的黑竹沟,汇聚了各种神秘传闻,光听这名便给人一种神秘与恐怖之感。这里便是迥异于川西高海拔地区的四川另类户外目的地。
传说里无论是人还是牲口
只要靠近沟内一个叫石门关的地方
都有去无回 ▼
“未解之谜”的黑竹沟
提到四川黑竹沟,总会给人一种“既熟悉又不熟悉”的感觉。说不熟悉,这是因为四川太大了,有意思的地方也很多。提起四川率先想到黑竹沟的人并不多。
说熟悉,这是因为一提到黑竹沟,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印象,尤其是在“探索·发现”或是“走近科学”等节目播出的古早年间,关于黑竹沟的神秘话题经常在电视中刷屏。不过,黑竹沟究竟在四川哪里?清楚的人就不多了。
黑竹沟地理位置 ▼
黑竹沟,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境内,这里是凉山山系大熊猫种群分布的核心地带,同时也是大熊猫凉山种群遗传物质交流的种源地。说黑竹沟在乐山市,确实没有错,但它距离乐山大佛可太远了,将近150公里。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此地较为偏僻。
地处凉山山系的黑竹沟,区域地势起伏大、坡度陡,35~55°峭坡占总面积的53%左右。除此之外,由于黑竹沟相对高差达3234米,这里的气象要素随高度变化,形成鲜明的立体气候特点。
现开发面积不到十分之一,大部分为无人区 ▼
黑竹沟区域立体气候是在亚热带基本带之上形成,有从山地亚热带到山地暖温带、山地中温带、山地寒温带到山地亚寒带的众多气候带谱。基于此,黑竹沟年平均气温有着从16℃左右到-4~-3℃的巨大差异。
冬季,在黑竹沟高海拔地带的雪景也很迷人
(图:图虫创意)▼
黑竹沟,既是保护区的名字,也是一条河流(亦名三岔河)。也就是说,保护区以河流名作为当地地名。
黑竹沟水系源于大渡河支流官料河上游的那哈依莫主流,为母举沟的同级沟谷。它具体发源于马鞍山主峰附近的狐狸山北侧,其干流全长20公里。黑竹沟径流丰富,河水水质良好,为重碳酸盐型,适于饮用,滋养了流域内种类繁多的动植物。
水草丰茂,山木有灵,动物自然汇聚在此
(图:图虫创意)▼
黑竹沟正因其诡异与神秘,流传着“中国百慕大”、“魔鬼三角洲”之说,其实这也存在一定的科学依据,这就是地磁现象。多年之前,科学家们为揭开黑竹沟地磁现象的神秘面纱,组织成立了“黑竹沟地磁场调查课题研究组”。
遇山开路,遇水修桥,遇到悬崖就用绳降 ▼
经过科学探测发现,在黑竹沟石门关——容宏得——罗索伊达一线,有一条大约60公里的地磁异常带。地表调查显示,该异常带主要对应于浅表出露玄武质岩体或岩脉。地面岩性测试数据显示,该类岩体能产生数千纳特的磁场变化。
早在2012年,黑竹沟便由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实,“黑竹沟”三字的所指范围有所不同,除了之前提到的河流名和保护区名之外,不同人士对“黑竹沟”的认知也不同。
对于一般游客而言,“黑竹沟”指的是已经开发的黑竹沟景区。而对户外大神而言,黑竹沟则是有别于景区的保护区核心地带,那里鲜有人涉足,诡异程度堪比昆仑山死亡谷,所以当地俗称其为斯豁,也就是死亡之谷的意思。
对一般游客而言,那里就是一个秘境
(图:图虫创意)▼
想在这里活下去,得吃虫子!
一般而言,各种保护区的核心地带往往景色惊艳,但同样伴随着恶劣的交通以及生存条件。不过,即使条件再艰苦,也会有人深入户外探访大自然的秘密,与其进行深度交流。著名户外探险家、野外生存专家——朱炜强,便是其中一位。
朱炜强和他的探险队伙伴们
在野外的生活总是充满朴素的乐趣
(图:图虫创意)▼
朱炜强在2005年前往英国留学,主攻国际商务专业。在英国留学期间,朱炜强接触到了户外社团,并从此爱上了户外,他曾接受过多名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教官的培训,如今已有十多年的相关经验。
朱炜强去过的地方,往往也充满着各类挑战,国外如北苏格兰高地、南太平洋无人小岛、巴布亚新几内亚原始从林,国内如内蒙古老鹰嘴、大兴安岭、桐庐魔鬼十字峡谷等地,均留下过他的足迹。
走南闯北靠的是过硬的技术和给力的装备 ▼
2013年,朱炜强赴英国苏格兰高地参加的魔鬼生存训练营活动,并成为第一位成功毕业的亚洲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活动全球只招募十人,并授予“全球顶级极端探险”称号。
今年,朱炜强还成为了“CASIO手表户外大使”,为CASIO户外产品线代言。这次CASIO户外线产品强势来袭,包含了G-SHOCK的海陆空系列Master Of G和专业户外登山线PRO TREK系列。
▼
作为一名在野外求生方面有着一技之长的户外王者,位于四川峨边的黑竹沟,也是朱炜强挑战过的地方,其间历程可谓艰险。
首先进入黑竹沟核心区便是一大难题,未开发的原始森林区域不同于已经开发的黑竹沟景区,需要步行翻过两座山、穿过许多河流才能到达。
刚翻过了几座山又趟过了几条河▼
再加上黑竹沟的基本气候为亚热带,进山时节又是雨季,道路泥泞湿滑。此外还有地貌因素,70~80°的陡坡十分常见。如此难度对于无户外经历的人而言,是无法想象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随身配备一款硬核户外手表,对于应付野外活动而言则大有裨益。CASIO旗下G-SHOCK Master Of G系列就是专为“极端环境”设计的腕表,它集G-SHOCK之大成,为挑战极限而生的最强之作,旗下有海、陆、空三大分支产品。该系列的GWG-2000大泥王便是一款独到的产品,它可以适应多种户外环境应用需求、在极限环境下能确保腕表正常运作。
GWG-2000大泥王▼
例如在雨季时节的黑竹沟,佩戴上大泥王,拥有200米防水功能的它,不再让使用者担心手表被雨水打湿。
另一方面,雨季的黑竹沟路面湿滑,行走在各种地面以及石头上之时,发生摔跤的意外性加大,而具有防震功能的大泥王,大幅降低了使用者对于手表意外磕碰后损伤手表功能的担心。这得益于大泥王的碳纤维强化树脂表壳,不仅凸显了高级感,更兼备强韧、轻盈和非凡耐用的特点,可有效保护表内部件。
▼
然而,能够进入黑竹沟核心区只是第一关,要在核心区生存下去,后面是接踵而来的更大考验。越往黑竹沟深处行进,路便越来越难走,人类与生态的关系就越亲密,经常会与参天大树、茂密的灌木丛、冰冷刺骨的溪水为伴。
这里的灌木丛,有许多带刺的植物,皮肤一碰到就会红肿,又痒又痛;树林里会有许多芝麻粒大小的蚊子,人被咬后也会痒痛不已;还有令人防不胜防的山蚂蟥,被它咬过地方会长时间流血。
原始森林的蚂蟥通常会多到令人生畏
(图:shutterstock)▼
野外生存的另一项注意点就是在没有干粮和火的情况下,必须要靠生吃昆虫、动物和野菜来充饥和补充体能。原始从林中的蚂蚱、蚯蚓,甚至蛙类、小鸟都是非常方便获取的食物(直接生吞,嘎嘣脆那种)。其中,昆虫和鸟类由于富含蛋白质,是补充体能最好的食物。
生吞嘎嘣脆,烧烤嘎嘎香
(图:Flickr)▼
在野外生存时,佩戴上大泥王就可以从容面对这一切。这款腕表不仅能显示时间,还能显示所在地方的经纬度、海拔。这些对于户外生存至关重要。
大泥王的三重传感器可以在户外探索时指引方向,避免探险家迷失于山林中。不仅灵敏感测自然变化,还能接收全球六局电波信号,以准确计时。
强大的传感器功能,助力你的野外全方位续航 ▼
另一方面,由于野外活动时间较长,手表这类电子产品的续航能力十分关键,但是采用了太阳能动力的大泥王,则无须担心续航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G-SHOCK 40周年之际,CASIO新推出了大红焱系列表款,表圈呈现太阳耀斑的图案,表的游环凸显G-SHOCK 40周年的标志,还有背刻也印有G-SHOCK 40周年的Logo,可谓是实力与颜值兼具!
CASIO,为户外探险打造
在大多情况下,野外求生是一个人的事,朱炜强将其归纳总结为生存五大要素:庇护所、水源、生火、食物、救援。而在黑竹沟,除了进入核心区的艰险过程以及白天生存以外,安稳度过夜晚同样重要。户外人在野外过夜时,通常自行搭建篝火取暖,以御寒驱兽。
近几年大刮的近郊户外风
让帐篷露营成为常见的生活场景
(图:图虫创意)▼
这时,若有一款与篝火融合的户外手表就更加完美了。这就不得不说到与Master Of G一样专注户外场景的CASIO另外一条专业户外登山线——PRO TREK。PRO TREK以“One With Nature”为品牌理念,不断持续着新的进化,为广大户外爱好者提供最全面的保障,最近的新产品都采用了独特的环保生物材质制造,与自然和谐共生。
PRO TREK PRW-6900,不走硬核路线,它以丛林生活为灵感,向野而生。其外壳、后盖、表带等主要树脂部件,都采用了以蓖麻籽或玉米等可再生有机资源衍生物质的环保材料,展现了CASIO对环境的承诺。
生物环保材质表带,配以硬朗金属表圈,再融合表盘表面带有纹理类似荷兰锅的铸铁外观设计,野趣盎然十足。除此之外,如同木斧的不锈钢表圈锥形锋利边缘,结合上篝火配色秒针,以及形似野营刀的9点位小表盘指针,进一步凸显出了野性气质。
户外人在野外生活时经常会遭遇一个问题,这就是火焰随风不受控制,有时火星会迸溅到周边的电子设备,造成一定损伤。而这款PRW-6900YL咖啡色皮质表带中就采用了阻燃材料,即使在户外烹调或生火时不慎被飞溅的火花击中,也不会因高温变形。
▼
朱炜强回忆:“从十几岁起,我平均每周都要去一次野外,开始会带着各种工具和食物,到后来带的东西越来越少,最后只带一把刀和一个水壶。
“我喜欢在野外的感觉,听说过去野外会上瘾吗?我就是这种人,不去会浑身难受。我是一个对周围环境很敏感的人,在野外能感到大自然无穷无尽的能量,感到它在包围着我,自己就会精神倍增。最初的想法可能就是让更多的朋友和我一起感受这种力量吧。
“而现在已经变成了我的责任。我是一个‘准备者’,并打算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希望能有更多伙伴一起,把这份正能量传递给他们,影响更多的人。我会时刻准备着!”
如果你喜欢一个人,就带他去野外吧
因为那会让人上瘾,对户外和对你▼
这就是朱炜强总结出来的户外精神层面三要素:智慧、身体、精神。
对于CASIO而言,无论是Master Of G还是PRO TREK,都一直秉承户外运动精神——坚持初心砥砺前行,助力你在户外尽情撒野。
【今日福利】
寒潮来袭,局长发暖心红包啦!~截止12月10号18:00,局长将随机挑选留言区的5位粉丝,每人赠送100元寒冬红包!快来评论区留言吧~
- 推广 -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品牌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