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奋勇者先、创新者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在中共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上,提出了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高水平推进现代化建设。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如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科技创新正在加快实现群体性突破,全球科技格局将出现重大调整。而在这一阶段,高校、科研机构、国企、民企都是国家需要集聚的力量。这其中,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互联网企业正在扮演着科技创新战略的生力军,它们除了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外,也充当着助力实体经济的重要角色。以我国制造业为例,在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的同时,更加推动着国民收入增长和共同富裕,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突出。但是,制造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在面临数字化转型的挑战。面对此情此景,互联网企业在科技创新战略的带领下,为传统行业插上数字化的翅膀所获得的经验与成绩就显得尤为亮眼。
就在昨日,在连续2年举办的湾区科创峰会上,除了面向全球展示了中国科技创新硬实力外,也为企业与传统行业该如何进行更为高效的数字化转型,做到高质量发展给出了“精准答案”。本次湾区科创峰会以“共享创新”为主题,除了权威专家的演讲外,还发布了让人期待的共享创新指数报告,着重探讨创新的技术,以及共享的生态对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和推动全球科技进步的作用与价值。其中,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在演讲中重点指出,数字科技企业除了提供生产性服务外,也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推动制造业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也要鼓励数字科技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目前,包括华为、腾讯等数字科技大企业充分响应国家号召,发挥起桥头堡的作用。在不断科技创新、突破自我的前提下,为制造业提供数字化服务,用共享创新的方式帮助中小企业研发出适用、有效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推动我国的制造业提高效率,提升国际竞争力。以智慧出行为例,腾讯就与广汽集团在广汽智能网联操作系统与腾讯生态车联网进行了深度探索。为智能网联、智慧出行、智慧交通、汽车工业云等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新道路,利用数字化转型助力了传统汽车行业腾飞。而在传统制造业方面,华为就为深圳欣冠精密技术搭建了“云智控”节能管理系统,解决了如何在保证生产和加工效率的基础上,对设备进行智能化控制,以达到高度节能的难题。
类似广汽集团与深圳欣冠精密技术在数字化转型中获益的企业不在少数。可以看到,在面对全球科技格局调整的大环境下,民营企业正在成为助力我国科技发展的“永动机”。特别是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引发了关注。意见指出,需要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国家创新平台建设,支持民营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战略任务,鼓励平台企业加快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操作系统、处理器等领域重点项目建设。本次发改委的意见,对民营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发展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我国民营企业规模日渐壮大,其综合创新能力足以响应国家战略。也是对民营企业发展优势和市场价值的充分释放,有利于集聚更广泛力量加速科技创新步伐。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的《共享创新指数研究报告》显示,以科创为特色的专精特新企业已成为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和成渝四大城市群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目前四大城市群共有专精特新企业4980家,占全国专精特新企业的50.2%,与此同时,中国内地有超6成的灯塔工厂也聚集于此。特别是在大湾区,不少民营企业扎根于此,借助这片具有创新基因的沃土,不断探索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目前,广东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万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增加到3800多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14%;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科技创新,已成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科技发展是一场无止境的长跑,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更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在数字化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民营企业与国家紧密相连。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会与日俱增,在国家的科技战略版图中将释放更多自身价值;最终实现以数强实,助力实体经济;以科技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作更大贡献。
【撰文】杨智明 王如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