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辞职创业,
成奔驰供应商,
产品远销全球,
……
二十年,
珠海格莱利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刘翌辉
把富山工业园的一家小公司做成了
闻名世界的品牌!
1
从教书到创业
凭刹车片干出名堂
“当时每次出货前,都有好几个债权人堵着门,要把产品拉走抵债。”2002年,刘翌辉经常能碰到这样的场景。
▲刘翌辉
刘翌辉是珠海格莱利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莱利”)的董事长,在他的带领下,20年里,格莱利迅速成长,成为中国唯一进入国际配套体系的摩擦材料公司。
36岁本命年时,刘翌辉还是武汉理工大学的一名老师,12年的从教生涯让他意识到,中国要进步,发展和振兴实业是带动民族经济立足世界的一条重要途径。于是,他选择辞职追梦。
1995年,刘翌辉南下来到珠海,以模具设计专家的身份加入当时全国第一家中美合资的刹车片制造企业——珠海华美汽车制动工业有限公司。
2002年后,由于市场环境变动,美投资方开始撤资,刘翌辉毅然从投资方手中接过负债累累的老华美,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创立了民营企业格莱利。
许多人在面临困境的时候会悲观、沮丧,但刘翌辉却选择了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他向债权人承诺一定会偿还所有的债务。为了能尽快还债,每次收款后,刘翌辉都腾出10%的钱用来还款。两年后,他把钱还完了。
“有信用才长久。”刘翌辉说道,秉持着这样的理念,格莱利一路高歌,如今总资产超6亿元,拥有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大型现代化生产基地,包括1家省级摩擦材料研究所、1家模具设计研究所和7家生产制造工厂。
▲航拍镜头下的格莱利
2
不做烂货
同住20天邀专家加入
格莱利是一家主要研发生产刹车片的企业。上世纪90年代,全球刹车片90%的市场份额都被美、日、德、意等国的公司所垄断,国内摩擦材料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当众多厂家选择引进海外配方技术时,刘翌辉却走上了自主研发的拓荒之路。
想要从全球巨头公司夺取市场一席之地,如虎口夺食,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刘翌辉不怕,他就是要“虎口夺食”,要让国产刹车片遍布世界大大小小的港口。
人才,是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刘翌辉对其执着至极。初创时期,大多数专业工程师不敢冒险加入,毕竟是个刚起步的公司,谁都无法预测未来发展。
听说当时国内顶尖的制动器行业专家李康在甘肃省工作,刘翌辉便带领团队一路北上拜访,跟李康住了20天,一起啃馒头、吃苹果、聊未来中国摩擦材料发展,最终成功说服其加入格莱利。
▲右为刘翌辉,左为李康
有了人才,马上搞研发。
“不能做烂货。把一块钱掰成两半,我们也要投研发,做品牌!”这是当时刘翌辉提出的战略方向。从那时起,格莱利每年都会将年销售额的6%作为研发费,不断攻克技术难题。
正因为长期坚定走自主研发,仅用了十年时间,格莱利便完成了从去石棉化到低金属、半金属材料再到有机陶瓷材料的技术升级。这个升级的时间跨度,国外用了五十年。
▲2004年,格莱利简陋的生产车间
▲如今,格莱利已拥有20余个实验室
目前,格莱利已经成为7项国标的制定者,产品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2012年起,格莱利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国内汽车摩擦材料行业的标杆之一。
3
成奔驰供应商
销售额20年增长40倍
多年的技术积累,使格莱利异军突起,摘下了行业顶级桂冠。
2021年,格莱利宣布,将与戴姆勒-梅赛德斯奔驰展开合作,为旗下奔驰C级车型配套原厂刹车片。这是戴姆勒-梅赛德斯奔驰的首个国产化盘式刹车片项目,也是中国企业在零部件上实现弯道超车的漂亮一仗。
鲜有人知,为了这个订单,刘翌辉和研发团队努力了6年。
“研发历经6年,可以说是不分昼夜,终于实现了质的飞跃。”刘翌辉说道,2015年,他便带领研发团队开始了刹车片“无铜化”技术研究。2千多个日夜,数百次实验,终于成功研制出高性能无铜无锑NAO配方和独有工艺。
在首批刹车片正式下线出货那一刻,刘翌辉内心充满骄傲和自豪,“所有的付出在那一刻觉得都值了!”
Mercedes-Benz× Glory
从2002年销售收入不足2000万元到今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近8亿元,20年来,在刘翌辉的带领下,格莱利实现销售额20年增长40倍的辉煌。
今年11月,在富山工业园,格莱利投资8亿元的新厂奠基,谈起未来,刘翌辉的目光自信且坚定,因为他始终相信,他和格莱利正在路上。
坚持自主研发
带领斗门制造
征服国际市场
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