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百年铁路驶向新时代,古镇石龙焕发新精彩

南方+ 记者

哐当,哐当,哐当……一列动车呼啸而过,坐在石龙镇华南大桥下的草地上,不少市民正享受着这熟悉的声音。一旁,一个熟悉的身影跃入眼帘,它一边聆听着“哐当哐当”,一边欣赏着美丽东江的波光粼粼。

它就是广九铁路石龙南桥,在东江河畔,与广深铁路石龙南特大桥、广深四线石龙南桥共同形成三桥并立的姿态,充分彰显着时代的转变与发展。111年间,这条铁路曾是抢运抗日战备物资的铁血之路、曾是向香港运送鲜活物资的生命之路、更是带动粤港两地繁荣和发展,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见证的光辉之路。

石龙,因水而聚,又因水而兴,更因铁路而精彩!

石龙镇夜景

石龙镇夜景

石龙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曾因商贸驰名,与广州、佛山、陈村并称“广东四大名镇”。现在,广九铁路石龙南桥静静矗立在东江之上,它不仅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也见证了石龙的沧桑巨变,并不断为古镇石龙增添发展新动能,融入大湾区,商通世界。

古镇添动力

石龙,已有800多年的悠久历史,历史文化遗产众多,全镇共有文物建筑22处,包括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1处(广九铁路石龙南桥),省级保护文物单位1处(石龙公园史迹)等。2008年,石龙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列入第4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也是东莞唯一获得此荣誉的镇。

广九铁路石龙南桥

广九铁路石龙南桥

由于东江穿境而过,航运极为便利,石龙在明末清初就已是岭南重镇。在以水路为主要运输渠道的年代,石龙已成为东江运输的交通枢纽、咽喉之地,历史上曾多次设市,成为邻近镇(区)的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

在石龙镇中山路上有一家百年老店,招牌上写着“新昌老铺”。经过百年的传承,店里已经传到了第五代传承人叶浩和的手中。这家店虽然远近驰名,却店面朴素。店里摆放着各式的制鼓工具和大大小小的鼓。最引人注意的是店正中摆放着的一个大家伙——那是一台购于民国时期的制鼓机。如今,鼓机依旧闪着黑色的光泽,仍然能为店主人蒙鼓皮制鼓。

新昌鼓店

新昌鼓店

新昌鼓店见证了石龙百年来的沧桑巨变,犹如矗立在东江之上的广九铁路石龙南桥。

石龙与广九铁路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广九铁路始建于1907年,开创了莞邑铁路之先河,结束了石龙只有水运的历史,给石龙,乃至东莞、博罗、增城等地带来巨大影响。1911年,石龙火车站随广九铁路通车而启用,是广九铁路的中途大站,每天不但上落客人多,货物运输也繁忙。

据《石龙镇志》记载,广九铁路通车之后,于1912年开始办理客、货业务,一下改变了以东江流域客货运输为主的局面。

岁月峥嵘,掷地有声。广九铁路的通车,不仅给石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更为古镇注入了更多活力,更强动能。

随着铁路畅通,大量洋货也随即涌入,虽然对当时石龙的工商业造成了很大冲击,但从另一方面也让石龙对世界有了更多认知。1916年至1929年,由于战乱原因,石龙经济遭受了极大冲击。但在1929年至1938年间,石龙经济迅速得到了恢复,尤其在谷米、杉木、烟丝业尤为明显。

据《石龙镇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后,石龙经济基本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在石龙从事购销生意的户数、人数都有所增加。1978年10月,在广州交易会上,石龙镇领导和石龙知青农场负责人与香港利和方五金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个“三来一补”协议,成立石龙五金综合厂。

有了良好的开端,好事总是接连不断。

紧接着,石龙又与香港宝益制衣公司签订协议,办起了石龙镇服装一厂,一时成为石龙人街谈巷议的话题。1979年,三个季度生产出50万件高级衬衣,成为我国第一个以大批量高级衬衣打入国际市场的工厂。其后,五金综合厂续签了合同,服装二厂、三厂也相继成立。

一世纪风雨兼程,九万里风鹏正举。广九铁路作为祖国连接香港的一根纽带,从蒸汽机到内燃机再到电力机车,从普速到特快列车再到高铁,广九列车是中国铁路的一个缩影,一个代表。

旧石龙火车站

旧石龙火车站

从1995年开始,石龙泰华茶餐厅负责人伟哥就在石龙火车站附近创业,每天迎来送往进出火车站的旅客,尤其是日渐增多的香港旅客。“当时的火车站虽然比较简陋,但旅客并不少,也带旺了周边沙头角、绿化路等店铺生意。”

“现在,从石龙去哪里都十分方便!”伟哥告诉记者,自2001年之后,广深和谐号开始运营,班列增加了,在石龙站出站的旅客更多了,周边商业十分繁荣。后来,石龙火车站搬迁至石龙西湖,规模更大、管理更规范、设施更齐全,有完善的公路交通接驳,还有地铁2号线连接,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当下,石龙人民正在为建设“精致石龙 、魅力名镇”努力奋斗,百年广九铁路也驶向新征程,助力石龙再振古镇雄风。

广九铁路石龙南桥

广九铁路石龙南桥

融入大湾区

111年来,广九铁路见证了中国的飞跃发展,也见证了石龙的沧桑巨变。如今,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恢弘画卷中,这条百年黄金通道正演绎出更为绚烂的风采。

“1989年3月,我跟随公司搬迁至东莞,开始了香港和石龙的双城生活,一晃已30多年。”香港的王国强先生回忆起当时情形,颇为感慨。起初,石龙镇的兴龙路尚未修好,他从香港到深圳,再从深圳坐了两个多小时的绿皮车,终于在石龙站下车,然后坐上小四轮才能到下榻的宾馆。

刚开始,王国强时常在两地穿梭,几乎一周两至三趟,石龙火车站是上下车必经的地方。到了1993年之后,往返香港的次数逐渐变少了,一个月两趟左右。“那些年,我看着石龙逐渐发展起来,尤其在1997年东岸大桥通车之后,石龙新城区迎来了蜕变。”

像王国强先生一样从香港到石龙就业创业的还有很多人,作为餐饮店的老板兼主厨的阿良就是其中之一。2003年,阿良毕业之后回到石龙,在石龙火车站附近开了一间港风咖啡室,主要面向年轻一族。

“以前,每个月只会往来香港一次,后来石龙的交通网络越来越完善,让我的双城记更加方便快捷。”阿良坦言,由于部分家人仍居住在香港,现在往来次数比以前更为频繁,也更加享受旅途中的乐趣。

阿良还表示,石龙镇文化底蕴深厚,交通区位优越,产业质量较好。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深入,石龙肯定会迎来更大的机遇。需要经常莞港两地跑的他,希望交通网络能够进一步完善,车次更多,速度更快,行车更安全。

石龙地处广州、深圳、惠州珠三角经济圈节点位置和东江中下游咽喉要地,被纳入松山湖功能区“一园九镇”统筹管理范畴,在发展规划、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等领域能更好地承接松山湖高新区的辐射带动,正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融合发展。

东莞火车站

东莞火车站

在交通优势方面,东莞火车站驻镇而建,石龙仅需30分钟就能到达广州东站,40分钟就能到达深圳罗湖站,将来可通香港。每天100多班次,将近10分钟一个班次,旅客发送量为1000万人次/年、日均旅客发送量为3万人次/日。

东莞火车站与东莞市轨道交通地铁R2线无缝接驳,形成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路交通接驳换乘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是东莞对外联系的主要门户和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同时,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基地,是全省唯一同时拥有铁路货运(一类)口岸和水路货运(二类)口岸的物流基地,始发石龙的国际铁路联运班列贯通欧亚大陆。

石龙镇产业质量较好。因而在面对国际形势动荡、疫情反复延宕、经济下行压力等多重挑战之下,2022年石龙经济仍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前三季度,石龙镇GDP增速达2.2%,排名全市第12位;进出口增速20.7%。1至10月,石龙镇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排名全市第9位。

石龙镇内有世界500强企业3家、有上市公司2家,医药、食品饮料制造业也是石龙的支柱产业之一。众生药业2001年12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12月成为A股上市公司,目前拥有十家子公司,是中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津威饮料公司总部在石龙镇,有三处生产基地,产品销往广东、湖南、贵州、福建等全国多个省份。

潮起大湾区,风劲好扬帆。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向纵深推进阶段。拥有着良好区位优势的石龙,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好机遇,依托东莞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积极融入大湾区,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

商贸通全球

在石龙沿江路一带,至今还保留着多处码头,尽管已不再使用,提醒着这里曾经繁华无比的商贸历史。码头对岸,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基地依然一片繁忙,讲述着当下的故事。

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基地

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基地

“该模式有效缩短通关时间,加快物流运作效率,为企业节约成本。”近日,一批价值611万元的通讯设备,在东莞石龙港完成海关通关手续后,被装上驳船“宝丰 333”运往深圳蛇口港,然后直接搭上国际货轮出口至世界各地。

原来,该批货物采用了“WGO+大湾区组合港”模式运输出口——企业只需在石龙港就可以一次性完成通关和物流手续。“WGO+大湾区组合港”模式运输出口是石龙商通全球的一种创新。

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基地

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基地

如今,在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基地里,一列列载满了货物的中欧班列一次又一次地向世界出发。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基地也努力做到防疫复工两不误,利用其水铁联运的优势,积极为大湾区企业制造的产品畅通物流大通道。

中欧班列、WGO+大湾区组合港等,让石龙,乃至东莞的智能制造走向世界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基地

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基地

改革开放后的石龙镇,积极实施“科技兴镇”战略,推进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和国家信息化城镇建设,发展工业生产和外向型经济。

2021年8月26日,在中国共产党石龙镇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石龙镇委书记陈庆松的讲话掷地有声:凝心聚力,奋发有为,为建设“精致石龙 、魅力名镇”努力奋斗。

2022年1月17日,石龙镇在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召开“2021年石龙镇重点项目集中动工及签约仪式”,对合计投资额超25亿元的12个产业项目,合计金融支持额度80亿元的7个战略合作类项目进行集中签约。

10月12日,联东U谷湾区(石龙)生命健康产业园的项目用地才刚刚摘牌;10月13日,项目“拿地即开工”动工仪式如期举行。对此,石龙镇委书记陈庆松表示,希望石龙与联东集团持续加强合作,奋力打造好石龙生物医药产业生态,为建设“精致石龙、魅力名镇”注入新动能。

如何更好地商通全球?如何重振古镇雄风?石龙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将立足“双万”新起点,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紧抓“三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结合“精致石龙、魅力名镇”的发展新定位,将重点打造好“三城”(历史之城、当代之城、未来之城)建设,走一条有石龙特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记者】丘想明

二维码  南方+ 丘想明 拍摄

编辑 黎晗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