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童今年9岁,小时候漂亮乖巧,是个人见人爱的小宝贝。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妈妈发现原本漂亮的小脸蛋在悄悄发生变化——嘴巴突出、下巴短小、牙齿不齐,尤其近两年五官的不协调更加明显,甚至出现了脖子前倾和驼背的现象。童童妈妈特别焦虑,不明白为什么本来漂漂亮亮的孩子越长越丑了。听朋友说口腔正畸可改善孩子的面容,童童妈妈赶紧带孩子来我院口腔正畸科咨询。
经过详细检查和分析后,童童变丑的原因终于找到了。原来童童有腺样体肥大病史,长期的张口呼吸导致颌骨发育畸形,最终呈现出上唇较短、凸嘴龅牙、牙齿拥挤、下巴后缩的腺样体面容。
为什么部分孩子小时候颜值高
长大后颜值下降呢?
口腔科专家解释,因为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多种多样的因素会影响颅颌面的正常发育,造成牙齿及颌骨的错颌畸形,最终影响颜面部美观。错颌畸形的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两大类,这些因素都是通过作用于颌面部骨骼、牙列、神经肌肉和咀嚼系统软组织影响其生长发育过程,最终造成错颌畸形。
01
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在错颌畸形病因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错颌畸形的多基因遗传学特征常常表现为家族遗传现象,比如临床中发现颌面部畸形患者,如骨性地包天或者下颌后缩患者,面诊及问诊中常常发现其父母或者隔代的长辈中有同样的骨性畸形问题。
有研究表明,我国错颌畸形的遗传因素占错颌畸形病因的30%左右,常见的遗传因素有牙列拥挤,牙列间隙,颜面部不对称,牙齿数目、形态异常,上颌前突,下颌后缩,下颌前突,深覆颌等,遗传因素导致的错颌畸形治疗比较难,需要争取及早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计划,选用合适的矫治器,矫正结束后长期随访。
02
后天性因素
包括全身系统性疾病,口腔牙体疾病及不良习惯,如未经治疗的乳牙龋坏,牙髓根尖周感染,牙齿缺失间隙丧失是儿童错颌畸形发生的高危因素。
一方面,因龋齿导致的疼痛或因牙冠大面积缺损造成的咀嚼不便易使儿童形成偏侧咀嚼的习惯,长期的不对称咀嚼可诱发儿童面部生长发育不对称,表现为单侧后牙锁颌和偏颌等牙面畸形。
另一方面,因龋坏导致乳牙早失,缺牙间隙长期未经保持,间隙丧失可直接影响牙弓的长度、宽度与高度,使得继承恒牙萌出间隙不足、上下颌牙弓宽度不匹配及垂直高度丧失,最终造成牙列拥挤、深覆盖、深覆颌和咬合错位等错颌畸形的发生。
此外,乳牙的根尖周炎症有感染继承恒牙牙胚和根周结构的风险,可导致恒牙的发育异常或萌出异常。
03
不良习惯
包括口呼吸与异常吞咽,以及其他不良习惯,如吮咬习惯、咬唇习惯等等,都可能造成错颌畸形。
吮咬习惯
咬下唇不良习惯
咬上唇不良习惯
针对儿童时期的错颌畸形,需要在儿童生长发育的早期阶段,多指乳牙列期及混合牙列期,对其进行正畸预防和阻断治疗,从而引导牙、牙列、颌和颌面部正常生长。早期干预可及时去除影响儿童口颌系统发育的牙性、功能性及骨性不良因素,有效阻断颌面部异常的生长趋势、诱导上下颌骨协调发育,并改善乳恒牙列咬合关系,以降低后续正畸治疗时间与难度。
生长发育高峰期
进行早期矫治的好处
• 充分发挥生长发育的潜力,更好地促进颌骨生长发育
• 创建及维护平衡的口腔发育环境
• 建立良好口腔习惯
• 降低错颌畸形的复杂程度,降低恒牙列期矫正的拔牙率
• 改善外貌,增强孩子自信心
• 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生活中,如果发现孩子存在颌骨和面部轮廓发育不良的问题,可咨询口腔矫正医生。医生经过专业详细的检查,会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治疗计划。通过早期矫治,及时帮助孩子改善口腔不良习惯(口呼吸、异常吞咽、吮手指、咬嘴唇、下颌前伸等),协调颅面部牙、颌、面、神经、肌肉正常发育,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生长发育潜力,引导颅面部正常发育,改善颌骨和面部轮廓发育不良的问题,可提高孩子颜值,增强自信心。
来源:口腔科 王晶晶
编辑:宣教科全媒体编辑部
(文中插图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非商业用途,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