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番禺区创建文明城市督查考评工作继续深入推进,区创建办对各镇街开展网格化全覆盖测评工作。日前,网格化全覆盖测评结果公布,石壁街、南村镇、钟村街位列前三名;后三名为:东环街、新造镇、石碁镇。
全区平均分为93.48分
为进一步落实市文明办、广州地区创建办的工作部署,巩固番禺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常态长效推进全域文明创建工作,区创建办于10月份对各镇街开展网格化全覆盖测评工作。按照《2022年番禺区创建文明城市督查考评工作方案》相关考评内容及评分标准,区创建办以实地测评得分作为核心指标(占70%),结合文明番禺工作平台不文明问题线索的按时整改情况以及创建文明城市日常工作落实情况(占30%),两者合并计分得出考评综合成绩。其中,石壁街97.33分排名第一,南村镇96.54分排名第二,钟村街96.42分排名第三;后三名为:东环街、新造镇、石碁镇,全区平均分为93.48分,其中新造镇月度考核成绩90分以下且排名后3名已累计4次。
据统计,今年10月通过“文明番禺”工作平台及交办函向各单位交办问题共924宗,已按时完成整改问题913宗,整改完成率为98.81%。其中,市民投诉问题为23宗,已按时完成整改23宗,整改完成率为100%;区创建办巡查发现问题为901宗,已按时完成整改890宗,整改完成率为98.78%。
梳理问题 加强整改
根据测评,10月网格化全覆盖测评各镇街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环境卫生、公共秩序、公益宣传、基础设施、行为举止等方面,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主干道、行政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集贸市场等点位。
其中,环境卫生问题108宗,占全部问题的14.21%。存在的问题包括:部分社区、行政村垃圾分类管理较差,且存在保洁不到位的现象;部分道路沿线有小广告乱张贴、保洁不到位等问题;部分农贸市场内摊位杂物堆放,未做到及时保洁,其中沙墟市场、彩虹市场管理较到位,崇德农贸市场、石碁综合肉菜市场环境卫生有待加强。
公共秩序问题305宗,占全部问题的40.13%,是比例最重的问题,公共秩序管理情况不容忽视。总体来看,石壁街、桥南街、南村镇的公共秩序管理情况较好,石碁镇、小谷围街的公共秩序管理有待加强。从问题来看,主干道、内街巷、社区均存在不同程度非机动车乱停放现象,在内街巷尤为突出;区内各主次干道机动车乱停放问题较严重,有些路段车辆违停现象屡禁不止,侵占人行道和盲道,影响行人正常通行;部分市场、村居乱摆卖、占道经营等不文明现象比较突出。
公益广告问题154宗,占全部问题的20.26%。部分区域公益广告类别及数量不足,如村规民约未按照要求在村委会周边等显著位置张贴3处以上;部分区域存在过时广告、部分公益宣传阵地缺乏定期维护,导致设施陈旧破损、宣传画面褪色、海报卷边脱落;部分宣传栏海报张贴不规范,存在“贴上贴”的现象。
基础设施问题148宗,占全部问题的19.47%。问题包括主次干道路面、盲道、交通指示牌、绿化带等设施破损的情况;部分社区及市场的消防栓出现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部分公共场所缺少“一米线”提示标识及“保持一米距离”提示牌;部分村居出入口处未设置微型消防站指示牌;部分行政村存在空中缆线乱拉乱设,没有进行梳理以及捆绑整合;部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没有按照标准进行建设,如功能场所硬件条件不足、缺少无障碍服务指示牌等。
行为举止问题42宗,占全部问题的5.53%。从去年开始新增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要佩戴安全头盔的测评内容,但在考评中发现仍有部分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尚未养成意识,没有佩戴安全头盔;部分行人不按交通灯指示乱穿马路,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仍需加强。
提升创建知晓率和满意率
针对这些问题,番禺区创建办要求各单位要举一反三,持续推动整改落实落地和长效常效,防止同一类问题在同一区域反复出现、容易出现的问题普遍发生、重难点问题久治不愈。要提高问题整改标准,严格按照测评要求,特别是公益宣传的落实和维护、秩序整治、环境提升、设施维护、背街小巷和集贸市场周边脏乱差等容易出现的问题,要对标对表,抓落实,抓整改,切实提升文明创建的水平。同时,要加强宣传工作,加大创建宣传力度,重点突出特定场所的“文明餐桌”“公筷公勺”和诚信广告宣传。要发动党员回社区报到参与文明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市民群众创建的知晓率、满意率。
文:番禺融媒记者何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