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当太阳黄经达255°时,为大雪。“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此时自然界的阳气也渐渐下沉潜藏于地下,寒风凛冽,落叶纷纷。
江门市名中医、治未病科主任任小红提醒大家:养生要顺应自然变化,起居调养以“养藏”为主。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衣着过少,外感风寒,损伤阳气;宜调畅情志,保持心神宁静;可多食用温和补益的食物,冬日人体活动减少,代谢减慢,进补不宜过多过急;运动宜动静结合,“动”以运动强度适中、微微汗出为佳,避免剧烈运动过耗阳气;“静”多指静坐养神。天气寒冷,寒则气滞血凝,身体阳气虚弱的人群,易受寒引起颈肩腰腿痛。
起居——防寒保暖
大雪之后,寒冬降临。外界较低的温度、较为干燥的气候和猛烈的寒风是冬天的很多季节性疾病的诱发因素。中医认为:头颈部、腹部、足部这三个部位最容易受寒冷侵袭,穿足衣物是保暖的关键。例如戴一顶帽子,大约减少头部散失热量的60%;用长围巾系在脖子可以护颈部,长围巾还能护住胸部及腹部,一定程度上减少寒冷对心脏、脾胃的刺激;穿长袜、厚裤子、睡前足浴在温暖双脚的同时,也促进了人体内的气血流动。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调养宜早眠晚起,并要收敛神气,特别在南方要保持肺气清肃。早晚温差悬殊,老年人要谨慎起居,适当运动,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一、多晒太阳
中医十分重视阳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认为常晒太阳能助发人体的阳气。冬季大自然处于“阴盛阳衰”状态,人体顺应天时变化,身体的阳气需要像小火苗一样精心呵护,故冬天时常晒晒太阳,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
二、每天泡脚
泡脚是最有效的方法。用艾叶煮水5分钟,然后将煮好的艾叶水倒入较深的盆中,水能漫过脚踝即可。水温大概40-50度时,将脚放入盆中,浸泡15-20分钟左右,就会感觉到全身发热,这说明血液循环畅通后身体开始发热。
三、穿棉袜
纯棉袜子不仅柔软舒适,还可吸收脚汗,让双脚整天都能保持干爽舒适。
四、保证充足睡眠
每天至少要保证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储藏阳气,阴精蓄积。
饮食——顺应天时,应季进补
俗话说:“冬季进补,开春打虎”。大雪节气前后,可多食用温和补益的食物。冬季饮食需要顺应天时,应季进补,在含情草木间,感念自然的馈赠与灵感。
坚果类:核桃仁、芝麻、松子等;蔬菜类:生姜、韭菜、辣椒、南瓜、胡萝卜、山药、黄豆芽等;水果类:杏、桃、木瓜等。其它:牛肉、羊肉、鸡肉、虾、海鲜类、糯米、糙米、黄豆、豆腐、芝麻、红糖等。
特别提醒:容易手脚冰冷的人,一年四季都要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冰品或喝冷饮。
一、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与做法:当归20克,生姜30克,冲洗干净,用清水浸软,切片。羊肉300克,洗净切碎。当归、生姜、羊肉放入砂锅中,加清水旺火烧沸后去浮沫,加料酒,小火炖至羊肉熟烂,加以调味。
当归生姜羊肉汤是出自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有温中补血,祛寒止痛功效,特别适合冬日早晚食用。
二、红糖枸杞老姜茶
材料与做法:1块老姜、50克枸杞、50克红糖、500克水,将老姜枸杞洗净,所有材料放入锅内中火煮约15分钟即可。
红糖性温、味甘、入脾,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活血化淤的作用。老姜(姜母),味道辛辣,可以补血活络。常服可温经养血通络。
情志——宜调畅情志,保持心神宁静
大雪时节,精神上要积极向上,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多做宁心静气的事情。勿以大喜大怒、高声喊叫为常事。做到静默涵养,稳固精神,收敛阳气,以抵御寒邪的侵袭。
日常生活以静养为主,保持心境清静,宁神定志,以顺养初生的阳气,保持良好的修养,做到豁达宽宏、谦让和善、生活知足、精神畅达。工作、学习之余可以多听音乐,练习毛笔字、下棋等休闲娱乐,以振奋精神。
运动——宜动静结合
适量运动,动而阳生,静则阴长,因此户外运动可补阳气,但是运动也要适度,以暖阳、助阳为主,微微出汗即可,大汗淋漓则阳气会随汗外泄,平时工作生活中可以不时地活动手指、脚趾头,皆可帮助血液循环。比较适宜女性朋友的运动有八段锦、太极,慢跑登山、羽毛球等。
大雪养生——改善虚寒体质,首选中医艾灸
江门市名中医任小红主任认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寒热程度不同,在冬季养生灸疗时,应根据身体的寒热虚实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灸疗及治疗时间!她介绍治未病科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开展系列冬季养生灸疗,包括:火龙罐综合灸、脐灸、艾粒灸、灸箱、雷火龙灸。
艾草,性温、散寒除湿;艾灸,健脾温肾阳、活血温经通络;对于手脚冰凉、膝盖、腹部、腰部受凉疼痛、痛经用艾灸进行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医院治未病科拥有适合灸疗腹部、腰部、背部、膝关节、头部、足部、乳腺、脊椎等多种艾灸箱+排烟系统,对症艾灸治疗效果更好。
火龙罐综合灸
火龙罐综合灸是集推拿、刮痧、按摩、点穴、艾灸于一体的中医康复治疗方式,特殊的罐体——火龙罐,它是由特殊的紫砂配合玄石烧制成的罐体,且罐体内点燃道地药材——蕲艾制成的艾柱,生发纯阳之性,如火龙之口,因此取名“火龙罐”。
功效:驱寒、除湿、化瘀,可有效治疗痹症及慢性病,主要用于颈肩腰腿部疼痛、便秘、消化不良、肥胖症、月经不调、痛经等属于中医的风、寒、湿、瘀所致的疾病。
脐灸疗法
脐灸疗法,借助独特的脐灸药粉,用艾灸火力温和慢慢渗透为则进行治疗。
功效:对脾胃虚弱疾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腹泻、肠炎等)、妇科疾病(痛经、子宫肌瘤、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宫寒不孕等)以及手脚冰冷、阳气虚弱等疾病确有疗效。
艾粒灸
艾粒灸的特点是所需艾绒很少,烟雾小,刺激量可大可小,灼热、灼痛感穿透性明显。
功效:对风寒湿痹、寒痰喘咳、以及脏腑虚寒、元阳虚损引起的各种病症疗效较好,在临床中备受推崇。
体内有寒湿、脾弱、鼻炎、哮喘、亚健康等症状的人群,应抓住冬季养生时机,夏病冬防、冬病冬治。
灸箱疗法
用灸箱以温通局部经络达到治疗效果。
功效:对慢性胃炎胃痛、四肢冰凉、宫寒不孕、阳痿遗精、月经不调、慢性腹泻、腰痛等疾病疗效确切。
雷火龙灸
雷火龙灸有施灸面广,温通力强的特点,其补充阳气、疏通气血的作用显著。
功效:对脊柱相关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颈肩腰腿痛等)妇科疾病(产后恶寒、宫寒、不孕不育、痛经、更年期综合症等)、慢性胃肠疾病及失眠等内科疾病均具有独特的治疗和保健调理作用。
治未病灸疗,根据体质情况,可以每周一次,每次20分钟至60分钟。虚寒明显的人群,可每周两次。
文章来源: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