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2022年顺德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暨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在北滘黄龙村启动,顺德农安码同步上线。
什么是顺德农安码?
今年,顺德区农业农村局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性赋予鱼塘“身份证”,这个“身份证”就是顺德农安码。该码利用通信技术和云计算等方式,对全区2万个鱼塘试行“一塘一码”管理,建立养殖动态数据库,动态管理养殖、流通等环节各类信息。
经过前期试点,目前,顺德农安码已全面启动,并与广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承诺达标合格证融合应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顺德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水域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32.6%,是全省、全国优质淡水鱼养殖基地,同时也是商品鱼流通集散地。顺德全区水产品养殖面积15万亩,拥有2万多个养殖池塘。水产品是否合格达标,对顺德水产养殖业至关重要。
一方面,开证关联显示鱼塘编码(顺德农安码),可以有效防止串塘出货、虚假开证,一旦发生质量安全事件可快速定位塘头及主体责任人,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可实现精准化监管;另一方面,在巡塘小程序中融合扫码(顺德农安码)功能,在丰富顺德区监管巡查特色的同时也能减少网格员重复工作,同时预留了拓展应用空间,接下来顺德通过加强政企合作、打通数据壁垒,将加快完善食品安全“从原料到餐桌”全过程溯源管理链条。
如今,顺德农安码可以做到“安全到户,服务到家”,逐步构建“1+3”模式,即“1码在手,安全你有”+“正向追踪、反向溯源、网格巡查”3个功能,初步实现重要水产品全过程溯源管理。
以数字赋能,顺德区农业农村局开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新模式。
10个村居被评为“顺德区2022年度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村级示范点”。王蓓蓓 摄
当天活动现场,顺德区委常委吴楷钊、佛山市农业农村局总畜牧兽医师骆炳坚分别为10个荣获“顺德区2022年度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村级示范点”的村居授牌。
截至目前,顺德全区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开证主体2595个,用证数量355831张,用证产品517875.67吨,开证和用证数量均居全市首位。
活动当天,主办方还制作了《农业生产用电安全、农业消防安全和森林防火常识》小动画,印制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常识以及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的《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22年1号》《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22年2号》《水产品快检参数及检测限要求明白纸》等宣传资料,这些宣传知识将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进村入户,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涉农领域安全生产常识送到田间地头。
【南方日报记者】王蓓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