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性居家隔离亲历记:儿子陪我“打病毒”,担心感染邻居

南方周末
+订阅

▲ 近期,多地探索阳性居家隔离。(视觉中国 / 图)

全文共5987字,阅读大约需要14分钟

一位阳性妈妈想把患抑郁症的儿子带去方舱。网格长汤倩担心感染孩子:“你就先居家隔离好不好,不要下楼,和家里小朋友保持距离。”

徐恩所在的居民楼微信群里爆发了一场争议。大部分邻居支持感染者居家,但也有人说“吓得厕所都不敢上,窗户也不敢开”。

确诊第二天,心理学老师赵瑞雪在居家上网课时告诉学生们,她感染了。她将自己的经历当成教材,希望减少人们的焦虑与恐慌。

“现在新冠病毒的毒力已经进化到季节性流感的水平。我有些朋友也感染了,但是很快就不需要特殊的治疗,他自己就恢复了。”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南方周末记者 高伊琛

南方周末实习生 胡世鑫 杨心玥

责任编辑|谭畅

一张贵妃榻大小的沙发坐垫刚好能填满厨房的地面,此外再无下脚之处。

在这样狭窄的空间中,35岁的石家庄人赵瑞雪正执行着一场自我隔离。她是家中第三个感染奥密克戎的成年人,2022年11月27日起床后,流鼻涕,嗓子疼,抗原检测阳性。此前一天,丈夫与婆婆确诊。家中没感染的,只有两个小朋友——4岁多的儿子和刚满5岁的侄女。

一套两室两厅的房子被重新划分了活动空间,丈夫和婆婆隔离在次卧,两个孩子睡主卧、在客厅玩耍,而她自己睡在厨房。“基本上没有占用孩子的空间。”她想着,孩子没人陪,空间得大点。

12月3日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此事时,赵瑞雪抗原检测已转阴。从感染奥密克戎到康复,她全程居家,没有集中隔离。

“现在新冠病毒的毒力已经进化到季节性流感的水平,有些甚至比季节性流感毒力还低,所以大家真的是不用恐慌。我有些朋友也感染了新冠病毒,但是很快就不需要特殊的治疗,他自己就恢复了。”2022年12月2日,广东多位医学专家联合发布重磅判断。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唐小平表示,跟新冠病毒原始株和其他变异株相比,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强,但是毒力明显减弱。

2022年3月份,新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已将轻型病例改为“实行集中隔离管理”,可以不送定点医院收治。而现在,随着新冠病毒变异株的毒力进一步减弱和疫情防控措施的不断优化,多地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怀疑感染新冠可以在家)做抗原检测,如果阳性后可以上传报备,出现发热这些表现后不要恐慌,就像感冒一样平常心对待。”央视新闻12月6日报道,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建议,对新冠患者实行分层救治,一般患者可在家观察治疗,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留给重症高风险人群。

1

感染者:在厨房“打病毒”

抗原检测条上出现两道杠时,赵瑞雪很不安,担心全家会被转运到方舱去。夫妻俩都是大学老师,在方舱没法给学生上网课。但考虑到对邻里安全负责,他们当天在小程序上报了阳性结果。

很快有人打来电话了解情况,上门给他们做了单管核酸,发了一些药物,包括连花清瘟加一个中药包,后来还发了抗原检测试剂,供他们在家自行使用。

出乎意料,对方送药来时,没说让他们转运,“先居家隔离”。赵瑞雪猜想,可能是之前电话中的申请起了作用:“我们家有两个孩子加一个老人,加上我们要上课,如果能居家的话是最好的。”对方那时表示会将情况上报。

对于电话的来源及通知者的身份,赵瑞雪都模模糊糊,也不知道为什么得以留在家中。南方周末记者从石家庄桥西区某街道疫情办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辖区内居民检测出阳性后,需要向所在社区报备,由社区工作人员研判是否可以居家隔离,允许居家的群体没有明确的年龄或病史限制。

小区物业知道赵瑞雪一家的情况,提供了居家隔离期间的公共服务。垃圾打包封口,放在门外,有专人来收运消杀。依旧可以买菜,物业或志愿者会帮忙送到门口,敲门示意取进去,全程无接触。顾及到反对声音,赵瑞雪没有在住户群里明说自己感染,只隐晦地提醒,所在楼层有阳性,让大家多加注意。

赵瑞雪说,她感染后的症状不是特别严重,只是第一天时嗓子挺疼,“感觉嗓子里有伤口似的”。

但她担心孩子承受不住,因而将自己关在厨房。厨房是玻璃门,正对着客厅,能看着孩子们玩耍。她将沙发垫子拖进去,做饭时再掀起来,除送饭与上厕所外,不踏出厨房一步。

赵瑞雪告诉儿子,自己是在“打病毒”。疫情暴发这三年间,她给孩子看过许多绘本,他知道病毒的故事。孩子没怎么抗议,只是延长了玩耍的时间,平日晚上9点多睡,这几天总是在客厅玩到快12点。

同身体感受到的病症相比,更难适应的是这种空间上的区隔。情绪波动最大的瞬间发生在阳性第二晚,儿子半夜醒来,跑过来隔着厨房门问她:“为啥有妈妈,不能抱抱,我不怕病毒,我只想要妈妈。”

“那一刻也是觉得崩溃。”赵瑞雪明白孩子的委屈,但无论如何也不能给他开门。她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说自己休息的时候,吞噬细胞就在吞病毒。“你让妈妈早点休息,不然就吞不掉病毒了。”

儿子似懂非懂,问赵瑞雪还有几天能出来。后来,儿子拿来两个沙发垫子,在客厅对她说:“妈妈我睡在你的外面行不行?这样我就能看见你了。”

居家隔离期间,赵瑞雪睡在厨房。(受访者供图 / 图)

2

网格长:特殊的决定

就在赵瑞雪被允许居家隔离的两天前,汤倩也决定让一位阳性母亲居家隔离。

汤倩是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法院机关纪委副书记,与其他同事一起被派到海珠区大塘片区第十网格支援。这些天,她的工作排得很满,每三天派一次物资,每天对封控区居民进行上门核酸检测,还要转运阳性感染者和密接人员,常常忙到凌晨两三点钟。

作为网格长,汤倩通常会说服感染者去方舱。但11月25日下午,她接到感染者陈静的电话。陈静独自带着14岁的儿子生活,儿子患有抑郁症,生活无法自理,她想把儿子带去隔离点。

汤倩在电话中回复:“阴性是不能进入方舱医院集中治疗的,那样他会有感染风险。你就先居家隔离好不好,不要下楼,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措施,和家里小朋友保持距离。我们明天再来联系您。”

汤倩事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陈静情况特殊,为了解决困难、安抚情绪,自己可暂时允许她居家,并向疫情防控指挥部汇报,由专家研判后作出决定。

对于网格里各种各样的突发事情和居民请求,汤倩有一定的自主决策权。她还遇到过一家三口,父母双双检测出阳性,2岁孩子仍是阴性,汤倩也允许他们先居家隔离。

也有一些特殊情况被明确总结出来,供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决策时参照。例如,有八类特殊人群不能去方舱,包括孕产妇、肾透析患者、肿瘤化疗患者、残疾及卧床人员、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精神障碍者、80岁以上独居或高龄老人,及其他需按时就医患者。

陈静并不属于明确不能去方舱的八类特殊人群。汤倩将她称为“特殊人群中的特殊人群”:“我会特别照顾她,给她送一些药,给她送物资。”据汤倩说,陈静目前仍居家,有些微咳嗽,她的孩子一切正常。

海珠区另一位网格员则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八类不能去方舱的特殊人群,按规定需要转运至定点医院。因医院需预约且有床位限制,所以可能遇到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未及时转运、暂时居家的情况。

“如发现自己或家人出现发热等症状,不必焦虑,宜居家,多休息,多喝水,尽量避免外出就医奔波,减少感染风险。鼓励家庭自备抗原试剂盒,进行自测。”12月4日,广州市白云区公众号发布文章《@白云居民 请收下这份防疫明白卡》。文中提及,广州本轮疫情中90%以上是无症状感染者,10%以下有症状的患者绝大多数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减退或丧失、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等症状;大多数感染者在24至36小时内缓解症状。

3

邻居:理解与顾虑

26岁的北京市朝阳区居民徐恩,在确诊的十天前,才发了一条朋友圈,调侃自己是“天选打工人”,保持着近三年来“无密接、无隔离、无感染的良好记录”。

确诊前后,徐恩见证了一场在居民楼微信群内爆发的阳性居家争议。

先是隔壁单元的邻居出现阳性,整栋楼被封控。有人一直在群里问,阳性到底有没有被运走。感染者出面解释,说在居家,也想过转方舱,但是孩子上网课条件不太好。

“怎么才让确诊人员赶紧转移呢?这样也不行啊,大家都焦虑了,不能交叉感染啊!”徐恩发现,这家人在群里解释并道歉后,仍有几位邻居情绪较为激动。有人说,“吓得我厕所都不敢上,窗户也不敢开。”也有人担心,老小区管道老旧,“万一有什么气溶胶传播(怎么办)”。

但大部分邻居表示理解,支持感染者居家。有人打圆场:“谁都不想阳性,没事的人是怕阳性乱跑危害到自身。阳性保证待在家里,相信过几天就好了。互相理解,多沟通,少责备。”也有人提醒,在家应注意消杀,居家条件比去方舱好,也利于康复。

徐恩和丈夫是在11月27日被街道工作人员电话通知确诊的。次日,居委会曾通知转运,“那时候我俩已经退烧了”。徐恩说明情况,申请在家自愈,居委会似乎无法决定,答复她“如果有人打电话,再跟对方说说”。第三天,居委会又问他们有没有被转运走,“我说没有人打电话,他说行,先踏实待着”。

像徐恩夫妇这样的阳性全程居家隔离,近期在北京一些社区开始被默许。一名朝阳区三里屯街道工作人员称,目前允许60岁以上、6岁以下的感染者居家,不去方舱,孕妇或者有基础性疾病的感染者经过评估后也可居家。

朝阳区天鹅湾社区公众号在12月1日发布了两篇文章,分别是《新冠阳性人员居家隔离防控指南》和《阳性人员邻居隔离防控指南》,其中提到,阳性者需每日监测体温和病情变化并报告,每日不少于2次;阳性人员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原有基础疾病等如有明显加重,请本人及同住人立即联系基层医师,及时转至定点医院诊治。

两日后,南方周末记者来到天鹅湾社区,发现外卖、快递只能送到小区门口,但居民可以出入小区,不少人到社区领取抗原检测试剂。

一位居民说,前不久从群里得知,阳性可以居家隔离。南方周末记者向社区工作人员求证是否有阳性住户居家隔离,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很早之前就通知了。”

而在同样发布过阳性居家隔离通知的朝阳区太平庄社区,12月3日星期六下午,一位住户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昨天是有听说,未来如果阳了,在家待着就好了。”他提到,上周末曾有小区业主在微信群内组织联名,同意阳性邻居居家隔离。

4

专家:无症状加轻型在90%以上

也在12月3日,一位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介绍“阳性居家要做好哪些准备”的科普文章。南方周末记者询问他,未来是否会允许阳性居家,他未予否认,而是回复了一条当天北京市发布的新闻:“今日起,市民通过互联网平台或本市药店购买退热、止咳、抗感染、治疗咽干咽痛等四类药品不再需要实名登记信息。”

阳性居家,邻居感染风险有多大?病毒学教授常荣山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气溶胶通过上下水管道传播病毒的可能性很小,感染者家中排出的气体也不会污染其他住户。“病毒的感染需要浓度,有空气流动病毒就会失活,5分钟内可失活90%。”

人们需要更多指南。徐恩会主动寻找隔离防护知识,也有邻居在群里发送相关文章,细致到居家隔离期间马桶盖、地漏、洗手池怎么使用。

常荣山建议,阳性居家隔离者应主要待在独立的起居空间里,非必要不离开房间,打开房门要严格佩戴口罩。感染者最好有独立卫生间,如果与他人共用卫生间,应在使用后盖上马桶盖冲水,然后对空间通风消毒,10分钟后他人再进入。

此外,在取餐或投放垃圾需要开门时,务必戴好口罩,并避免和对面邻居同时开门。沾有隔离者口鼻腔分泌物的垃圾要放到一个袋子里,用消毒液及时消杀,隔离结束后再将袋子拿出隔离空间。

他还提醒,居家隔离者应备有体温计、手指血氧仪和抗原检测卡,并定期监测自己的情况。手指血氧饱和度的正常值是95%至98%,如果发现低于95%,应及时联系社区送往医院治疗,这意味着可能出现肺炎;如果低于93%,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已属于重型患者,“就是事实上发生了呼吸窘迫”。

“这段时间我们从国内各个省市的报道来看,无症状加轻型在90%以上,普通型的都不多,重型、危重型的比例更少。我最近也是在北京的一线,到定点医院查房会诊,真正因为新冠肺炎导致需要住院、插管上呼吸机的就三四例。”据央视新闻,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表示,感染奥密克戎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很多人没有出现高热症状。

12月1日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建议,如果轻症允许居家隔离,可以备一些退热药。

亲历阳性居家隔离后,徐恩更深刻地理解了感染者的处境。她意识到,除了加强科普,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也至关重要。

居家期间,徐恩曾向社区工作人员确认,网购的日常物资可以送上门。但当骑手将她买的20个抗原检测试剂送到楼下,或许是人手紧缺,没有“大白”送上来。打了一圈电话,她得到的建议是“等没人的时候做好消杀防护,自己下去拿”。

徐恩担心感染同楼道的人。11月30日晚上,她和丈夫避着其他人小心翼翼下了楼,拿着消毒液,一边走一边喷。取回抗原后,当晚检测,徐恩转阴了。

2022年11月12日,广州,荔湾区居民进行抗原自测,并将自测结果通过穗康小程序上报。(人民视觉 / 图)

5

康复者:经历就是慰藉

赵瑞雪注意到,“阳性”带来的心理焦虑,超过生理上的不适。

家里最先出现症状的是年近七旬的婆婆,老人感到不舒服也不说,自己顶着。赵瑞雪看出有些不对,问了几句,老人说头疼。测了一下体温,39.4℃。赵瑞雪心里想着,“恐怕是阳性。”

老人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做完了抗原检测。“因为她是第一个确诊的,加上岁数大,当时整个人就崩了,无论如何去安慰,就觉得好像要不行了。”赵瑞雪说。但随着儿子和儿媳双双确诊,老人的情绪又稳定了下来:“她就觉得好像有个人能够陪伴她。”

作为心理学老师,赵瑞雪对这些情绪格外敏感。确诊第二天,她就继续给学生们上网课了,而且直接告诉学生们,她感染了。“我主要是怕孩子们有阳性之后,会有很多的心理压力,所以我想把这个事直接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有一个老师阳性了就没事,我们也会没事’。”学生们私下给了她很多反馈,说自己身边也有亲戚朋友确诊,会觉得恐慌害怕。

在确诊后的第三天,11月30日,赵瑞雪转阴了。她将康复过程记录在社交平台,人们发来评论和私信,问得最多的是“阳性怎么转阴”“该怎么去预防”。

赵瑞雪从这些交流中发现,许多人对感染有着相似的焦虑。事实是最有力量的慰藉,她将自己的经历当成教材,希望让人们得到安慰:“心理上的焦虑也好,问题也好,都来自于对未来的恐惧。你现在已经知道这个‘未知’就是这样,得了(新冠)就是这种情况,所以你就不怕。”

赵瑞雪的康复,对家里另外两位成年人也是强大的信心提振。很快,丈夫也好了起来,婆婆只是“偶尔咳嗽那么一下”。担心病毒仍有潜伏,赵瑞雪又在厨房自我隔离了两天,每天的抗原检测结果都是阴性。

12月2日,赵瑞雪终于结束隔离,走出厨房。最开心的是儿子,他整日腻在赵瑞雪身边,不愿意离开。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赵瑞雪、陈静、徐恩为化名)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