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咚!”12月7日早上9时30分,伴随着一声响亮浑厚的钟声,珠海雷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雷特科技”)正式宣布在北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832110。
12月7日9时30分,雷特科技在北交所上市仪式现场“敲钟”。
专注于智能照明控制领域、深耕珠海近20年的雷特科技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北交所官网显示,雷特科技从5月申请上市获受理到11月取得发行批文,仅用时约6个月。
这是今年登陆北交所的第二家珠海企业,也是珠海市香洲区“北交所”第一子。自此,继拾比佰、派特尔后,北交所“珠海板块”再添一员。
智能照明领域站起“小巨人”
此前一天,雷特科技(832110)已出现在北交所上市公司股票信息的电子屏幕上,不断闪烁更新,同日从新三板摘牌。北交所公告显示,雷特科技本次发行价格为20元/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6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为1.2亿元。
雷特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照明控制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营智能电源及LED控制器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目前拥有“智能电源”和“LED控制器”两大主要产品线,均为智能照明系统的关键部件。
雷特科技的部分产品展示。
智能照明领域的“小巨人”,何以成功登陆北交所?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国家“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的实施,智能照明产业正步入发展“快车道”,市场需求日趋旺盛。贝哲斯咨询今年发布的LED照明控制器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LED照明控制器市场规模达86.37亿元,全球LED照明控制器市场规模达278.18亿元,并预估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以9.18%的增速达到471.93亿元。
2003年成立的雷特科技,是国内最早进入LED照明智能控制领域的企业之一。数据显示,雷特科技多年来在研发上高投入,蓄力长期发展,2022年1月至6月,公司研发投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7.14%。近三年,公司业绩规模整体大幅增长,2019年至2021年分别实现营收9757.44万元、9500.88万元、1.52亿元。
技术方面,作为一家“专精特新”企业,雷特科技已掌握T-PWM超深度调光技术、长距离数据传输技术、无线照明同步控制方法等多项行业核心技术。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获授权专利126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83项、外观专利3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5项。
雷特科技的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在检验产品。
“这是公司发展的全新起点,我们将抓住上市带来的机遇和机会,通过产融结合、提升研发技术的创新能力,不断扩充产品种类、拓宽应用领域。”雷特科技董事长、总经理雷建文透露,公司将会投入建设全新的研发中心,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和检测设备,以提高关键技术水平与技术服务水平。未来,还将加大市场营销投入,继续积极开拓海内外业务,致力成为全球智能照明解决方案的领军品牌。
资本市场崛起“珠海板块”
随着雷特科技“敲钟”上市,这一智能照明控制领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正式成为继拾比佰、派特尔后,珠海市第三家在北交所上市企业,也是香洲区登陆北交所的首家企业。
“相信后续区内上市企业数量将不断增加。”香洲区委常委、副区长孙成介绍,目前香洲区共有上市挂牌企业21家,并有超过400家上市后备企业在库培育。今年,香洲区搭建了全市第一家上市企业育成中心,成为首家直接连通四大交易所,并与多家头部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合作的区级上市企业服务机构,“将为上市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贴身服务”。
11月,北交所开市刚满一周年。聚光灯下,充分借力资本市场的“珠海板块”也发掘起自身优势资源,向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持续迈进。
数据显示,目前,珠海共有新三板挂牌企业55家,其中创新层企业18家、基础层企业37家,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与大健康、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计算机通信与电子设备行业。
除雷特科技外,珠海派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北交所审核排队,珠海港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广东证监局辅导备案,52家新三板企业也正积极筹备北交所上市前期工作。
雷特科技的生产车间,工人正在忙碌工作。
“北交所是资本市场更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服务平台。”谈及为何选择在北交所上市,雷建文认为,北交所立足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而雷特科技正与北交所定位相契合。他相信,登陆北交所将给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据悉,过去一年来,珠海市金融工作局紧跟资本市场发展形势,综合施策、高效服务。一方面,充分激活新三板挂牌市场,建立珠海市“专精特新”企业库,目前已将57家“专精特新”企业纳入上市企业后备库;另一方面,不断完善上市推进服务流程,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辅导一批、排队一批、上市一批”的原则,建立一对一、点对点的深度服务工作机制,构筑珠海“上市培育发展进程图”。
珠海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王攀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支持更多优质珠海企业搭上北交所这趟“快车”。同时,立足“产业第一”目标,加大对珠海市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的股权投资力度,助力实体经济“幼苗”茁壮成长。
【采写/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刘梓欣 林郁鸿(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