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菜作为我国人民最喜爱的蔬菜之一,种植面广,在我国南北方均有种植。但菠菜种植对季节和温度要求严格,超过30℃即会影响菠菜生长。
今年夏季,在中国华北腹地选取了圣尼斯种子(北京)有限公司(简称“圣尼斯”)的六个耐热菠菜品种,加上市场上表现颇佳的两个蔬菜品种,考察了加盖遮阳网对菠菜生长的影响。
观察发现,夏种菠菜加遮阳网可以有效提高幼苗的存活率,但菠菜的形态变细,叶面所占比重降低,易对其商品性产生不利影响。圣尼斯研发的新品圣2、圣3和已投入市场的圣1表现良好。
01
试验背景
菠菜种植面广,在我国的南北方均有种植。它也是我司主销的蔬菜种子品种之一,业内曾有过“圣尼斯--万菠之源”的美誉。菠菜对季节的要求比较严,最适合的生长温度是15--25℃,一般说来,气温超过30℃,菠菜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
众所周知,我国华北地区夏季的气温较高,一般在35℃上下,阳光直照下的温度经常超过40℃,最高可达50℃以上。且华北地区夏季雨量不均,时有暴雨发生,这样的气候条件对菠菜生长非常不利。华北地区作为我国菠菜最主要的产地之一,为适应当地生产的需要,国内外种业公司陆续开发出一些耐热品种,我公司也有六个品种,有的已经投入市场,有的正准备投入。
本次观察试验目的如下,一是了解华北夏季天气条件对菠菜生长情况的影响,二是对本公司准备推出的几个耐热菠菜品种进行试验,以观察它们夏季在华北地区种植时的表现。作为对比,特选取了市场表现颇佳的外部公司的两个品种作为对照同时进行观察试验。
02
试验材料
•2.1 试验地点
本次试验地点选择为位于华北腹地,北方菠菜主产地的自家菜园内。
•2.2 试验菠菜种子品种
试验用八个菠菜品种的代号如表1
•2.3 试验材料
•2.3.1
黑色遮阳网
•2.3.2
温度计、光能测量计、卷尺(图1)
图1 观察试验用工具、仪表
03
试验准备与方法
•3.1 试验时间
试验从5月19日开始到7月5日结束,历时48天。
•3.2 试验准备
把一块东西宽两米,南北长五米的地块,分成南北两块,北块为A,南块为B,面积各为2×2=4平方米,中间相隔1米。再把每块地从东到西分成八畦,编号为1到8。然后播种,八种试验品种,各占一畦,每畦两行,行距约10cm。5月19日播种,23日开始出芽,27日基本出齐后间苗,每块地每行留40株。然后在A块地四边立杆罩遮阳网。这样,八个品种在A(加网)和B两块地中各有80株菠菜进行对比试验。
•3.3 试验过程
6月5日第一次对试验植株生长情况进行观察测量,以后每过五天,即6月10日、15日、20日、25日、30日、7月5日作为一个时间节点,分别观察测量一次。
•3.4 试验方法
•3.4.1
常规观察
试验开始后,每天从上午9点到下午4点,每隔一个小时观察记录一次,记下当时现场的实际温度和光照度,并记录当天的天气(包括阴、晴、云、雨等)情况。
•3.4.2
生长情况检测
6月5日第一次检测。A、B两块地八个品种,每个品种两行,选每行四株作检测对象,测量每棵最长叶片的长度L。从6月15日开始,除测量最长叶片的长度L外,加测其叶面的长度l和宽度w(图2)。并清点每区域每个试验品种植株的枯死情况。
图2 菠菜叶子测量部位
03
试验结果及分析
•4.1 试验观察结果
•4.1.1
天气观察记录
每天从9点到下午4点,每隔一小时测试一次现场的温度和阳光照度,现将每天测得的最高气温、最大光照度以及天气情况(阴、晴、云、雨)整理记录。
•4.1.2
植株生长情况
•4.1.2.1
植株枯死情况
植株枯死情况统计如下表2、表3。
•4.1.2.2
植株生长速度
A地块(加遮阳网)和B地块植株的叶长(L)、叶面长(l)、叶面宽(w)测量数据及每个试验品种的平均值和每块地的平均值分别汇总记录。
•4.2 试验结果分析
•4.2.1
关于试验植株枯死情况的分析
•4.2.1.1
遮阳网对植株枯死情况的影响
如图3所示,B地块植株第一个枯死率高峰出现在6月5日的时间节点,枯死率达27.8%,此时A地块(加遮阳网)为3.4%,远低于B;B地块第二个枯死率次高峰值出现在6月25日的时间节点,其值为15.5%;A地块(加遮阳网)植株枯死率最高点出现在7月5日,高达38.1%,此时B地块为11.1%,与A相比枯死率低得多。
图3 A、B两地块植株枯死率的变化
由表4中可见,5月31日至6月5日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天气基本以干热为主,最高温度49℃,最高光照度1300W/m2,加之此时菠菜植株尚处幼苗期,所以B地块植株枯死率很高,A地有遮阳网保护,情况自然好得多。
由表5可见,6月25日之前已连续三天晴朗,现场阳光强烈,最高温度已超过所用温度计量程的上限50℃。如此高温和强日照导致B地块植株枯死率升高。不过与6月5日相比,此时间节点的温度虽然更高,但枯死率却相对较低,这可能与此时的植株早已度过幼苗期,抵抗力增强有关。此时A地块(加遮阳网)植株的枯死率为11%,虽仍低于B地,但两者的差距有所减小,其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尽管遮阳网降低了日照和温度,但该地网内温度亦达37--40℃,对菠菜的生长来说已属高温。二是应与该地块植株受遮阳网的影响,光照不足,“体质”较差有关,这一点在它们对后期水灾的抵抗上表现得更加明显。
由表6可见,6月29日至7月4日基本为阴雨天气,特别是6月30日晚至夜间的暴雨,试验地块积水,随后几天天气又以阴雨为主,菠菜经过雨水浸泡,大部分植株根部变黑,导致枯死率高升。两地块相比,A地块(加遮阳网)要严重得多。出现此情况的原因估计是因为A地块一直有遮阳网保护,虽然避免了高光照和高温度的影响,但也因此导致光照不足,使之“体质”较差,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下降,经过水侵后,与B地块相比表现不佳。
•4.2.1.2
八个试验菠菜品种抗枯死情况对比
根据表2和表3所列出的八个试验品种在加遮阳网和不加网两种情况下的植株存活率,对其抗枯死性进行评估,其排名如表7所示。前三名分别是圣2、圣3、圣1。
•4.2.2
日照对植株生长情况的影响
经过试验观察发现,随着植株不断生长,A、B两块地之间植株的形态出现明显变化,A地块植株叶子细长,B地短宽。A地块植株叶子与比B地块相比长度较长,即植株较高,但其叶面长度(l)和叶面宽(w)却略低于B地。具体情况如表8和图4所示。
图4 A、B两地块植株生长过程中叶型对比
05
结论
根据本次观察试验,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5.1
在本次试验条件下,夏种菠菜加遮阳网可以有效提高幼苗的存活率,但降低了菠菜对水涝灾害的抗御能力。
•5.2
在本次试验条件下,加遮阳网,减少了菠菜的日照量,菠菜的形态变细,叶面所占比重降低,对其商品性产生不利影响。
•5.3
所试验的八个菠菜品种的结果表明,本公司新开发的两个品种圣2和圣3以及已投入市场的圣1表现较好,优于外公司的两个对照样本外1和外2。
06
问题与思考
•6.1
毋容置疑,夏季高温是影响菠菜生长的大敌,加遮阳网效果显著。但华北地区雨量不均,时有暴雨造成内涝,如不能及时排涝,会给菠菜生长造成严重影响。本试验的结果表明,加遮阳网的菠菜对内涝的抗御能力明显降低。看来,如何选择遮阳网的透光率是关键。通过实测,试验使用的遮阳网对光照的降低率约为90%,当现场阳光下的温度超过40℃时,其降温能力在10-15℃之间。结果表明,这样的遮阳网太密,以致于菠菜因光照不足“体质”变差。如何正确选择遮阳网,使其兼顾降温和日照,是个待解的问题。
•6.2
夏种菠菜既要防高温爆嗮,也要防涝灾。一旦发生涝灾,应尽快采取什么措施进行挽救?
•6.3
关于抽薹。抽薹直接影响到菠菜的商品性,缩短菠菜上市的周期。日照对菠菜抽薹的影响本是这次试验的主要内容之一,可惜突来的暴雨打断了试验的进程,没有得出结果,需要进一步试验。
来源丨圣尼斯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