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寒防病】爆冷!强寒潮袭来,如何应对?

三水中医院
+订阅

随着小雪节气的到来,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提高。其中,寒潮天气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剧烈降温,剧烈降温会使人们经常出现手脚冰冷,关节酸胀疼痛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冠心病、哮喘、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疾病,对人体健康非常不利。既然寒潮天气如此困扰着大众,那面临寒潮的到来,我们怎么办才好呢?今天,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针灸科李秋萍护士教大家如何巧妙应对,做到防寒防病。

首先,注意防寒保暖、敛阴护阳,减少消耗,重在于“藏”。从中医角度说,受寒刺激,肌肉紧张,血管收缩,神经供血更差,疼痛就会更严重,加重原有的腰腿痛症状。面对寒潮,应该要保持衣物的干燥,不穿潮湿的衣物,最好不要将肌肤裸露在空气,避免寒湿侵袭,落下病根。但是手脚部位也不宜过于束紧,以免引起末梢血液循环不畅,导致冻疮等。

当身体出现手脚冰冷、腰背疼痛加重、关节疼痛时,可以到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针灸科做中医理疗项目。针灸科开设的扶阳火龙罐、火龙灸、药物火罐、牛角罐等项目,是治疗由寒潮天气引发的症状效果最好的治疗方法之一。它集中了火疗、药酒、热皿灸等,可以使艾灸热量迅速透达全身,补阳气,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针灸科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牛角罐治疗缓解腰背痛

其次,养成每晚睡前泡脚的习惯。这是因为泡脚可强身健体,活络静脉,祛除寒邪。有条件可以加入适当的艾叶、生姜、花椒、草乌等,这类中药材有助于温经活络、祛湿散寒,对足部、腿部的肌肉和关节、血液都具有一定益处。有助于加速血液循环,预防冻疮,保持身体暖和,改善睡眠,保证第二天的神清气爽。

寒潮来袭,应温阳补肾,温阳健脾,温补先天肾后天脾。应食温热熟软之品,少量多餐,以保证所需营养又不伤胃。可食羊肉、牛肉、狗肉、鸡肉、鱼肉、核桃仁、龙眼、大枣、山药、栗子、莲子、橘子、生姜、桂皮、花椒等有效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的食物。

另外,穴位按摩保健也是一种应对寒潮的好方法。若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我们可以按摩天突、膻中、足三里、尺泽、丰隆等穴位;若有咽喉疼痛可按摩照海、列缺或液门皆可。有心血管疾病的,虚证可按摩足三里、大陵、太溪;实证可按摩曲泽、大陵、复溜。消化不良则可按摩中脘,配合顺时针按摩中上腹;慢性腹泻可艾灸足三里、建里、手三里。有免疫类疾病的,可按摩曲池、血海、关元、筑宾、足三里。

此外,我们要勤运动,不懒惰。但寒潮期间,尽量减少外出,以室内运动为宜。养成规律的运动养生习惯,有利于提高人体的正气,提高抗寒能力和免疫力。“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内正气旺盛,风邪不易侵入,提升免疫力,巧应对,做到防寒防病。

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针灸科,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利用现代康复理念结合中医康复的特色,开展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面瘫、骨科术后康复、脑卒中后功能障碍康复、神经损伤康复等综合康复治疗。今后,针灸科将继续努力,为更广大患者早日恢复功能,回归家庭、回归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