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江又一处地标建筑!最新实景图→

今日濠江
+订阅

三面环海的濠江拥有百里黄金海岸线,坐拥粤东港口群唯一核心港区广澳港区、粤东首个综合保税区、国际海缆登陆站等平台,海上风电、山水人文资源丰富,汇集汕汕高铁、疏港铁路、深汕高速、汕湛高速等交通支撑要素……踏上新的赶考之路,濠江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乘借政策叠加东风,持续优化产业生态布局,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为广大青年就业创业、成就梦想营造良好环境、提供优质服务,构建以产聚人、以人兴产的发展“正”循环。

在依山傍海、风光秀美的东湖社区,濠江区人才小区和人才服务中心(濠江区教师发展中心及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已接近完工,即将成为一处激活发展活力的生态社区。据介绍,项目总用地面积约30亩,总建筑面积约4.76万平方米,包括人才小区、人才服务中心2栋单体建筑,配套地下停车场、广场、篮球场等设施。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人才生态环境,助力人才引进工作,促进高端人才和优质教育资源集聚。

近日,项目设计单位和摄影师朱清言与我们分享项目设计理念和最新建设实景。

▲ 人才服务中心

▲ 人才小区

人才服务中心位于基地北侧,以高低错落的建筑体量复合了培训、学习、体验、交流、办公、餐饮、宿舍等综合性功能。

人才小区位于基地南侧,是引进人才的配套支撑,以高效集约的板式建筑形体,和人才服务中心共同围合出面向学校、村落的公共广场。

▲ 项目距离海边仅1公里

▲ 功能分区

▲ 施工现场

人才服务中心从潮汕当地的村落肌理中获取灵感,将人才服务、学习、培训、办公、餐饮、宿舍等六大功能模块转译重组,形成了以多个自然庭院串联的建筑群落。

错动的形体带来了更丰富的气候界面,架空、庭院、天井、楼梯、阳台模拟出充满变化而韧性舒适的自然生态体系,以更好的适应海边独特的气候环境。

▲ 人才服务中心

▲ 人才服务中心与濠江华附相邻

人才服务中心建筑首层多架空,为日常使用提供遮风挡雨和遮阳防晒的舒适区域。主庭院连通底层架空形成烟囱效应,有效的拔风加速了空气流动,改善室内采光的同时也带走了建筑内部多余热量。

▲ 首层多架空

▲ 拔风中庭

▲ 人才服务中心内院

建筑立面层间上连续的横向水平线条本身既是遮阳构件,也是生态种植槽。其为藤蔓植物提供了足够的生长空间,未来自然茂盛的立面绿化既是室内的风景,也在汕头当地漫长的夏季里,为建筑抵御台风、强光、酷热提供了足够的保护。

连续的绿植包裹着整个建筑,像一层自然的“滤网”,让阳光和空气更轻柔地进入内部空间,并让建筑在理性秩序下呈现出开放而包容的态度。立面横向的水平线条在朝向城市公共空间方向串联着充满节奏变化的阳台,其进一步创造了使用者在立面上共享交流的可能,也提供了和空中自然亲密接触的场景。

▲ 树枝立面设计

▲ 横向水平线条既是遮阳构件,也是生态种植槽

▲ 充满节奏变化的阳台

▲ 种植槽与杆件细部设计

▲ 藤蔓植物的变化

人才小区建筑的设计灵感来自树枝上的鸟巢,错动阵列的三角形阳台让人仿佛置身于森林中的高大树干之上。折线的分户墙呼应了阳台错动的角度,折线错动所带来的空间变化使得每户获得了更开阔的视野,绿色的吊顶和木色的分户墙也将自然的氛围渲染的淋漓尽致。

▲ 人才小区立面灵感来自于鸟巢

▲ 鸟巢

▲ 折线的分户墙呼应阳台错动

▲ 树丛中的人才小区

一至三层为人才引进“一站式”服务中心,通透的玻璃立面使得上部的公寓呈现出一种轻盈的漂浮感。超尺度的分户墙延续而下,搭配阳台下垂下的绿植,宛若置身于热带雨林的参天树下,顺着粗壮的枝干仰望云端的鸟巢。而连接不同楼层的室外直跑楼梯就是在林间穿梭时的趣味交通,为使用者提供了自主有趣的高度探索体验。

▲ 濠江区人才小区和人才服务中心

▲ 人才小区立面

建筑外立面材料选择了具有海边气息的大颗粒肌理灰泥,白色的灰泥和深灰色玻璃反射出的海边天空融合在一起,透露出一种特有的干净气息。在这座森林般的建筑里,知识和创新将会以最纯净美好的方式,如阳光般在人群中流淌。


信息来源:立木设计 摄影:朱清言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