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第一农业大市,为什么是湛江?

南方农村报

南方农村报制图

初冬凌晨,湛江市徐闻县、雷州市等地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一片热火朝天。正值粤西冬种菜上市期,来自山东、辽宁等地的客商和运输车辆,络绎不绝。辣椒、茄子、韭菜、豇豆等冬种蔬菜琳琅满目,一车车准备运往北方。

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湛江,气候温润,物产丰饶。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湛江有三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在全省夺冠,多项“三农”指标成就瞩目。然而,聚光灯下,并非坦途。谁曾想,几年前,这里也备受丰产不丰收的困扰。

于无路处踏出新路,于荆棘中开辟坦途。五年来,湛江立足优越的资源禀赋,充分挖掘乡村产业发展潜能,以政策、科技、人才、文化等动能为农业发展续航,奋楫笃行建设“蓝色粮仓”,守护“中国饭碗”,交出“丰收答卷”。《2022广东统计年鉴》(以下简称《年鉴》)显示,2021年湛江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千亿,以1043.24亿元的产值,傲立广东“农业榜”之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湛江,正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昂首阔步,砥砺前行。

湛江徐闻“菠萝的海”成为网红打卡点。

湛江徐闻“菠萝的海”成为网红打卡点。

建设种业硅谷,打造海洋牧场

红土地上,万亩良田,阵阵稻浪;无际海湾,渔船泊岸,鱼虾满载。稻香鱼肥的现代农业图景,在中国大陆最南端徐徐铺展。

湛江农业,从产量到产值,一枝独秀。突出稳定“一水”(水稻)、加快发展“两水”(水果、水产),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湛江“三农”各项主要工作指标,迈入全省第一方阵。根据《年鉴》,2021年湛江在粮食总产量位居全省地级市第二名,其中廉江市以43.23万吨的粮食总产量在县(市、区)一级夺魁;在水产品方面,湛江以121.04万吨拔得头筹。

农民种下的湛江冰淇淋番薯,是各大电商平台的“爆品”。

农民种下的湛江冰淇淋番薯,是各大电商平台的“爆品”。

种子,是农业之“芯”,保供的基石。湛江种业,捷报屡传。8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选育的9个芒果品种和1个甘蔗品种获得新品种保护权,为湛江水果家族增添了几名新成员。目前,湛江有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10800份,其中水稻种质资源4000份,热带特色果树种质资源1582份。

水产种业,是保障“蓝色粮仓”的关键。作为水产大市,湛江心怀“国之大者”,把目标瞄准全国水产种业“硅谷”和“海洋牧场”,攻坚克难破解种业“卡脖子”难题,眼光可谓深远。

湛江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在海上建成网箱养鱼场。

湛江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在海上建成网箱养鱼场。

高屋建瓴,纲举目张,走在全国前列。通过自主创新,培育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其中对虾、海水鱼、珍珠品种选育走在全国前列;建成并投产全市首个半潜桁架式渔业智能养殖平台“海威一号”,打破传统近海业态重叠、望洋兴叹的局面,让网箱养殖走向深远海……目前,湛江形成22个海洋与渔业类保护区,数量、面积和保护品种均居全省首位;全市4.5万多亩高位池全部建成尾水处理设施,规模达全国之最。

产业集群发展,园区遍地开花

近期,“年鱼经济”这一新名词“出圈”了,湛江金鲳鱼的热度也随之上来。政府积极“搭台”,水产头部企业纷纷投入,布局“年鱼经济”,渴望在市场蓝海中谋求“一杯羹”。

真招实招,抢抓市场。谋划建设现代化水产品深加工园区,打造国家级数字化水产品加工示范区,不断开拓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水产品向精深加工转型发展……一系列动作,锚定产业集群化的目标,大刀阔斧,认准就干。

农业不仅要高产,还应向规模要效益。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构建全产业链体系,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破解农业布局散而小、规模大而不强的重要举措。

广东2018年启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把“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作为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在此契机下,湛江以“兴产富民”为导向,把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推动乡村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

园区遍地开花,产业集群兴业强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湛江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推进农业产业园建设,建设27个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居全省首位,形成了“一县多园”特色农业产业格局。

近年来,在产业园的带动下,雷州覃斗芒果成功出圈,发展成为当地的“致富果”。

近年来,在产业园的带动下,雷州覃斗芒果成功出圈,发展成为当地的“致富果”。

湛江金鲳鱼、徐闻菠萝、廉江红橙、乾塘莲藕、遂溪火龙果、湛江对虾……一批叫得出名字、上得了台面的农产品“火了”,“小特产”朝着“大产业”疾驰前进。湛江深挖镇村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形成一批产业突出、区域特色优势明显、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特色农业专业镇村,乡村产业呈现百花齐放良好局面。

产业园建设,喜讯连连。湛江今年已成功申报并开工建设吴川市烤鱼预制菜等4个特色产业园及广东省南美白对虾现代种业产业园。农产品迈向高端产品的时代,已然到来。

擦亮农业招牌,抢占国际市场

当下,在雷州、徐闻、遂溪等地,天南海北汇聚而来的蔬菜收购商,将北运菜供往各地。“农产品能卖出好价钱。”种植户们发自内心感慨。不曾想,数年前,湛江农业深受“产销怪圈”困扰。

2018年春天,徐闻菠萝因滞销引爆网络关注;同年秋天,湛江北运辣椒再次出现滞销,折射出销售渠道不畅是湛江农业发展普遍面临的市场困境。在省、市一级农业农村部门“把脉”后,“病因”浮出水面: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不足、区域性公共品牌培育不足、大数据研究利用不足。诸多症结,“倒逼”湛江发展农业中,把市场和生产“两手抓、两手硬”。

转变迫在眉睫,而创新是传统农业向现代产业飞跃的动力。湛江率先探路,启动菠萝营销行动,搭建数字化平台,培育懂产销的精勤农民,创新营销......从市场端发力,以销售促生产的产业链提升行动,让徐闻菠萝成为水果中的爆款。更重要的,是在湛江这片土地上,探索出“12221”这串密码——具备实效性、引领性、系统性的农产品市场营销章法,并向多地推广。

在12221市场体系的指导下,徐闻菠萝营销屡创佳绩,并培育出“菠萝妹妹”(图右)等一批“粤字号”农产品代言人。

在12221市场体系的指导下,徐闻菠萝营销屡创佳绩,并培育出“菠萝妹妹”(图右)等一批“粤字号”农产品代言人。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瞄准“一手抓市场,一手抓生产”的工作思路,湛江紧紧扭住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不放松,把徐闻菠萝的经验探索,推广到荔枝、红橙、烤鱼、富贵竹、圣女果、火龙果和香蕉等产业,将湛江特色优势农产品畅销国内大中城市市场,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文化赋能,品牌强农;云端会客,打通产销......数字化浪潮下,直播成为新农活,手机成为新农具。湛江勇立潮头,用极具时尚元素的MV、音乐节、“云展销”等“花式”营销策略,让本土的农产品,化身国内国外餐桌上的“宠儿”。

2022年6月13日,以“雷州覃斗乐园芒游记”为主题的广州地铁6号线专列发车,为大湾区带来雷州芒乡甜蜜故事。

2022年6月13日,以“雷州覃斗乐园芒游记”为主题的广州地铁6号线专列发车,为大湾区带来雷州芒乡甜蜜故事。

在国际市场抢占先机,跑出农业发展的“加速度”。今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湛江当即签发广东首份农产品RCEP 原产地证书。徐闻菠萝、湛江荔枝、遂溪香蕉等农产品,源源不断地涌向海外市场,美名日益远播。截至7月底,湛江海关共签发农产品出口RCEP成员国各类原产地证书5000多份,签证金额约5亿美元。其中,荔枝出口7428吨(其中销往RCEP国家3215吨),与去年同比增长31.5%。

湛江荔枝,在冷链、物流的加持下,保质保鲜,流向湾区和国际的大市场。

湛江荔枝,在冷链、物流的加持下,保质保鲜,流向湾区和国际的大市场。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手握广东农业大市的桂冠,步履不停。新的征程已经到来,湛江大力实施粮食安全、乡村产业、农村现代化、“湛字号”品牌等一系列“提质升级”行动,全力打造中国海鲜美食之都、中国水产预制菜之都、全球水产产业高地,努力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

【记者】袁瀚

【图片】吴秒衡 柯学潜 谢伙荣

【来源】南方农村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谢晓莉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