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门召开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冬种粮食生产、农田水利建设等乡村振兴有关工作。据了解,今年江门冬种计划总面积70万亩,其中冬种马铃薯面积6万亩以上,冬种蔬菜面积38万亩。截至11月27日,全市冬种已播种面积62.88万亩,进度89.81%。
据初步统计,江门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82万亩、预计总产103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254.8万亩、大豆播种面积4.3万亩、晚稻面积130.7万亩,完成的粮食播种面积比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多2.49万亩。
江门召开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冬种粮食生产、农田水利建设等乡村振兴有关工作。 南方+ 黄烨倩 拍摄
预计12月上旬完成冬季农业种植任务
冬季农业生产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一季节,对于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江门市冬季光温水和土地资源丰富,冬季病虫灾害较少,适合发展冬种产业。其中,马铃薯、番薯、反季节瓜果等冬季种植作物,已经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记者了解到,在开展冬季农业生产过程中,江门各地着重突出良种良法配套,推广应用高效节水、精量播种等先进适用农业机械装备,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马铃薯、番薯、甜玉米等优势特色产品、优质适销蔬菜瓜果等新品种。
其中,台山市着力推进实施双季稻轮作试点项目,种植模式以水旱轮作为主,包括“稻稻薯”“稻稻菜”“稻稻+油菜”等模式,预计开展“双季稻+冬种”轮作面积3.8万亩,种植绿肥油菜面积1.59万亩,较之去年增加1.1万亩。此外,台山还探索新的冬季种植产业,在斗山镇和端芬镇采取全程托管的形式,试点种植油料作物-油葵180亩。
台山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做好冬种农产品的产销衔接,农业部门引导企业和农户签订产销合同,发展订单农业,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例如,今年在台山侨农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发展蜜本南瓜订单种植达5000多亩,其中冬种种植面积1000多亩,产值可达500万元,预计明年种植面积达10000亩以上,进一步带动农户增产增收。
在开平市,“早稻+晚稻+冬种绿肥(紫云英)”成为了乡村振兴示范带的美丽景观。据介绍,开平市乡村振兴示范带上的塘口镇、赤坎镇和百合镇,均种上了冬种绿肥紫云英,面积为6500亩,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减少季节性抛荒。而三埠、长沙、月山、水口、苍城、塘口、赤坎等镇(街)则主要发展冬种蔬菜等经济作物,赤水、金鸡、马冈等镇重点发展冬种马铃薯、甜玉米等粮食作物。
江门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快冬种进度,尤其是马铃薯、玉豆、湖南小瓜、椒类等主要作物的种植,预计12月上旬完成种植任务。同时抓好种植培训及产销对接服务,落实早管栽培技术措施,充分发挥农业信息网和合作社、中介组织以及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年底前完成15亩以上撂荒地整治复耕
截至11月28日,江门市已完成连片15亩以上撂荒耕地复耕复种面积3.8万亩,完成省下达的撂荒地复耕复种2.5万亩任务;全市复耕复种进度为88%,剩下5129亩待复耕,预计年底前全部完成。根据《江门市15亩以下疑似撂荒耕地整治方案》,江门共排查15亩以下疑似撂荒耕地(未耕种耕地)图斑共有23417个、面积9.7万亩,2022年底前须通过复耕复种完成整治30%的面积,2023年6月30日前全部复耕复种。
藏粮于地,江门各县(市、区)正利用农业生产托管、土地流转等方式,加快推进 15 亩以上连片撂荒耕地的复耕复种工作,包括大力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善农田灌溉体系、及时抢修灾毁水利设施等,避免出现复耕后出现弃耕撂荒。
其中,鹤山市通过实施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项目、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奖补项目等,统筹推进冬种生产和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一方面,利用中央财政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67.065万元,在址山镇实施双季稻轮作休耕试点项目,种植4471亩可作蔬菜食用、赏花和培肥的油菜花;另一方面,利用省级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奖补资金334.88万元,对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实施主体进行补贴,补贴标准为400元/亩,充分发掘撂荒耕地冬种潜力,引导种植面积增加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新会区则鼓励和引导撂荒农田户主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针对因无力耕种但又不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引导其采取转包、出租的方式流转,同时执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
目前,恩平市已经完成15亩以上疑似撂荒耕地的复耕复种任务,面积为8206.51亩,同时完成核查15亩以下疑似撂荒耕地图斑,面积为28459.3亩。恩平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恩平将继续加快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力争12月底完成15亩以下40%的可复耕撂荒耕地复耕复种,2023年5月底全面完成15亩以下撂荒地的复耕复种任务。
蓄水如蓄粮、修堰如修仓,撂荒地整治复耕离不开水利设施的支撑。眼下正是冬修水利的最好时机,江门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出台了《江门市2022-2023 年冬春水利及农田
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方案》,统筹实施10.21亿元水利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其中冬春水利建设投资8.28亿元。截至11月23日,江门已落实7.07亿元水利资金,完成65%的项目进度,包括完成9宗修复水毁工程,新建加固21.56公里堤防,渠道改造、修复、清淤92.81 公里,恢复改善灌溉面积5.06万亩等。
另外,江门还在全省率先提出整市推进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思路,全力推动余下尚需改造的17宗中型灌区在“十四五”期间全部完成改造。目前,台山、恩平已争取政府专项债先行开展7宗灌区改造,余下10宗灌区也计划在2023年全面开工改造。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黄烨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