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腹膜转移仅次于肝转移,
排在其发生转移部位的第2位,
这些患者被确诊后的中位生存时间仅为6~9个月,
给患者的身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随着对疾病诊疗的不断深入探索,大肠癌腹膜转移的治疗日趋规范,基层医院对疾病的认识和规范治疗需求日趋迫切。
为加强基层医院对大肠癌腹膜转移的认识、规范基层医院大肠癌腹膜转移的治疗,广东省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医师分会腹膜肿瘤专业组主办,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协办的《2022年广东省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医师分会腹膜肿瘤专业组年会、暨腹膜肿瘤规范诊疗与新技术高峰论坛、暨大肠癌腹膜转移综合治疗基层医院学习班》于2022年11月26日成功举办。
会议由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王怀明教授、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徐元庆教授共同主持,邀请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外科三区主任、博士生导师王辉教授、南方医科大学普通外科主任医师,博士导师厉周教授、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肿瘤科郑炎标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外科博士蔡建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胃肠外科韩帅博士授课。本次会议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
大会由惠州市第六人民医胃肠肝胆外科科主任罗宏宇教授作开幕致辞。罗宏宇教授表示,在当前复杂疫情形势下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离不开各位专家教授的鼎立支持,离不开医院的大力协助。尤其对受到疫情封控、并从繁重的临床工作中拨冗与会的各位专家教授表示感谢。
授课分为五个环节,首先由王辉教授通过连线方式直播主讲《大肠癌腹膜转移的外科手术进展》。王教授详细讲解了肿瘤细胞减灭术(CRS)在肿瘤腹膜转移中的应用和技术要点、适应症、术后并发症处理、术后综合肿瘤等,CRS/HIPEC(肿瘤细胞减灭术/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方案是先利用CRS切除腹腔内肉眼可见的肿瘤,再以HIPEC为主的围术期综合化疗(新辅助腹腔/全身化疗、HIPEC、术后早期腹腔化疗、术后辅助全身化疗)杀灭或抑制体内残留癌细胞,可明显延长腹膜癌患者的生存期,改善其生存质量,是目前行之有效的腹膜癌治疗途径。王教授还介绍了团队目前开展该项工作的情况,讲课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清晰明了,让基层医院的外科医生对CRS/HIPEC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
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明星专家厉周教授的《胃癌腹膜转移的最新诊疗进展》、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郑炎标教授的《大肠癌腹膜转移的内科综合诊疗进展》、中山大学六院蔡建教授的《腹腔热灌注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韩帅博士的《大肠癌腹膜转移专家共识解读》,均为胃肠外科前沿技术和理论,干货满满。在循证医学证据、实际操作等各方面均有重大指引价值,尤其是对基层医院胃肠外科开展肿瘤腹膜转移外科手术和综合治疗、掌握更前沿理论和技术有很强的参考意义,与会外科医生们获益良多。
在会议的最后,由讨论嘉宾惠州市中心医院博罗分院普外科主任胡斌教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胃肠外科黄进团教授、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李国权教授就各位专家的授课内容讨论心得、请教专家解难答疑。
大会主席王怀明教授、罗宏宇教授和徐元庆教授作总结致辞。其中罗宏宇教授表示,本次大会和学习班聚焦专题,理念前沿,实用易懂,重点突出。为基层医院开展并规范肿瘤腹膜转移的外科手术治疗和术后管理、术后综合治疗提供了明确的指引,为惠州市的胃肠肿瘤诊疗水平再上台阶提供了方向和指导。
END
供稿 | 胃肠肝胆外科 罗宏宇、徐元庆、胡雄威
编辑 | 行政办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删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