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镇高度重视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在联防联控、宣传教育上下功夫,始终坚持做到组织保障有力、分工协作有力、宣传教育有力,形成路地紧密联动、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有效维护了铁路沿线的平安稳定。
一、组织保障有力,护路体系逐健全
一是组织领导规范化。按照省、市的部署要求,制定优化了《茶山镇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实施方案》,建立路地联勤工作站,印发了《茶山镇铁路护路联防工作汇编》,及时调整了路地联勤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明确划分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完善了铁路护路联防工作机制。
二是联席会议常态化。镇护路办每季度组织召开护路护线联席工作会议,加强情况信息的互联互通,成员单位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共同研究、推动、解决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存在的问题。今年来,共组织召开联席会议4次,开展专项督导检查4次,有效推动各项任务的落实。
三是路地共建多元化。充分整合多方资源,发挥村(社区)、铁路派出所、公安、网格等职能作用,细化平安铁路建设各项指标,将创建任务和措施分解到每个部门,落实到具体负责人,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护路办主抓,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定期召开护路护线联席工作会议
二、分工协作有力,隐患排查整治显成效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有效整治铁路沿线安全隐患。一是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建立完善路地联合铁路治安问题排查制度,定期开展铁路沿线安全隐患问题排查。将铁路安全隐患巡查纳入网格化管理,网格中心将入格部门上报涉及铁路沿线的事项数据及时通报镇护路办。尤其是在二十大特别防护期间,护路办联合铁路派出所,多次前往铁路沿线易发隐患风险点进行暗访,并将隐患问题第一时间转交职能部门处理,确保铁路沿线的绝对安全。
二是强化高危人群管控整治。加强重点人员管控,对风险评估在三级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强化落实管控措施;加强重点行业管控,对铁路沿线多家废品回收站进行重点检查,严查违规收购铁路设施和电力设施违法行为;加强重点区域管控,公安分局、铁路派出所,适时开展联合护线巡防,重点对途经居民生活区、厂区的高铁线路、桥梁、隧道进行巡防。
三是强化矛盾纠纷排查整治。建立“月排查”“零报告”工作机制,发挥铁路沿线综治信息员、护路队员、网格员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将各种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隐患消除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定期开展铁路沿线安全隐患问题排查
三、宣传教育有力,爱路护路意识稳提升
坚持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方针,采取线上宣传与线下宣传、经常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宣传活动。一是着力打造铁路沿线立体化宣传阵地。在铁路沿线村(社区)增设固定宣传栏、铁路护路宣传资料领取点、LED宣传屏,充分利用站场周边大型广告位、路面宣传栏、公交站台等位置制作铁路宣传标语。同时,在铁路沿线村(社区)易发生问题的路段桥涵两侧,增加安装警示标识,设立固定宣传牌、铁路安全警示牌等,切实提高护路宣传覆盖面。
二是积极营造良好铁路护路宣传氛围。线上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南方号等新媒体平台作用,推送普及铁路护路知识。线下加强铁路沿线群众、中小学生、外来务工人员铁路安全宣传教育,先后组织开展“知路爱路护路 共筑平安铁路”春运宣传活动、“5·26我爱路”主题宣传进校园、进社区宣传活动,有效提高群众爱路护路自觉意识。
△开展2022年“5·26我爱路”主题宣传月活动
四、安防措施有力,联防联控网络更严密
一是加强人防巡查。沿线村(社区)联合铁路派出所,增派护路队员驻守,加大对治安重点区域、事故伤亡多发段等重点线段的巡查力度,优化巡查区域、增大巡查密度,有效减少路外伤亡事件的发生。
二是加大物防建设。加强事故多发段的物理阻隔效能,在南塘路等车流多的路段,安装全封闭防护铁网和防撞护栏,在隧道口、桥梁安装反光警示牌15块。
三是提升技防水平。将铁路沿线监控视频建设纳入当地雪亮工程规划,在火车站场、铁路跨线桥、沿线主要路口、涵洞等铁路沿线重点部位设置监控探头52个,全部接入“110”指挥平台,监控权限同步共享至社会治理指挥中心,实现了公安、护路办、铁路部门联合“电子”护路。建立视频监控与巡逻防控、情报研判、应急处置等相结合的实战应用机制,通过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巡逻,及时发现问题,做到实时监测、及时预警、有效预防,切实提升护路工作效能。
△巡查勘察现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