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这堂“必修课”?珠海学校有妙招!家长孩子都点赞……

珠海特区教育
+订阅

11月28日,市教育局召开珠海市教育系统垃圾分类2022年工作推进会。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程鹏,市教育局垃圾分类工作分管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督导组组长徐红及相关负责人,各区教育局、各市直属学校垃圾分类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推进会上,各区教育局和部分市直属学校汇报了垃圾分类相关工作,并提出了问题与建议。

徐红传达了市政府常务会议关于全市垃圾分类工作的相关决定事项,提出教育系统前期垃圾分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从垃圾分类工作办法与信息上报科学规范性上,提出教育系统垃圾分类工作的改进方向与建议。

最后,

程鹏对各区各学校的

垃圾分类工作提出五点要求:

01

提高思想认识

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把垃圾分类工作作为推动美丽中国珠海实践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02

加强组织领导

各区各学校要安排专人对接负责本单位垃圾分类工作,按照我市垃圾分类工作评估办法定期做好信息上报。

03

把握工作科学性

落实抓好垃圾分类进校园实践活动,稳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建立各区各学校垃圾分类知识教育长效工作机制,规范标识、做细工作。

04

加大宣传力度

利用学校为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多角度多频次宣传垃圾分类工作;加强家校社三级协调沟通与宣传,结合劳动教育,举办学校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及开展校外垃圾分类研学基地活动。

05 提炼典型案例

各区各学校要多总结多提炼,从实际工作当中总结经验,提炼典型,做好推广。

想知道各区学校

是如何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如何推广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吗?

来,

跟教育君一起看看

香洲区

“主题教育”+“互动实践”

香洲区垃圾分类工作以“主题教育”和“互动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开展。

各校通过挂主题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开展主题班会以及知识竞赛等,加深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将垃圾分类的种子在学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香洲区逸仙幼儿园垃圾分类宣传栏角。

△香洲区荣泰幼儿园垃圾分类宣传角。

△明珠中英文学校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赛、主题班会。

△“绿色厨余垃圾桶,征收菜叶瓜子皮……”香洲区第六小学将垃圾分类搬上舞台,创作、演出了一场新编原创的舞台剧《垃圾分类之环保小卫士》。

学校还组织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游戏、游园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让学生们在学校各式各样的互动实践活动中,加深理解并运用垃圾分类知识,让垃圾分类的文明新风吹拂校园。

△香洲区第五小学开展垃圾分类游园活动。

△香洲区吉大小学在校园内设置了垃圾分类磁卡游戏,学生可以在课间和同学一起参与到趣味游戏中。

△香洲区第十小学组织部分学生在校园周边街道清理树叶、包装纸、果皮等垃圾,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运用垃圾分类知识,为校园周边环境作出贡献。

金湾区

开展家校社互动实践活动

近期,金湾区全部81所中小学、幼儿园均开展学校、家庭、社区垃圾分类互动实践活动,将垃圾分类的种子带出学校,带动更多家长、社区居民一起加入到垃圾分类的行列,让垃圾分类成为城市文明新风尚。

△金山实验学校班主任在家访时向家长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为了加强垃圾分类和厉行节约相关知识的普及,金湾区育苗幼儿园组织幼儿和家长们利用卡纸、废弃塑料瓶、旧塑料袋等材料,变废为宝,做成造型独特的灯笼。

△金湾区第一小学组织党员志愿者走进社区,开展清扫垃圾活动,并进行垃圾分类,同时向来往市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部分学生和家长看到老师们在清理小区垃圾,也纷纷加入到队伍中。

此外,金湾区各中小学、幼儿园还将垃圾分类教育纳入教育体系,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通过开展主题班会、主题活动的形式,将垃圾分类知识入脑入心。

△平沙一中主题班会课。

△惠民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在学习如何区分垃圾桶的类别。

斗门区

科学规划 变废为宝

斗门区部分学校、幼儿园科学合理规划了垃圾分类校园内循环路径,实行源头减量,尽量不产生、少产生生活垃圾。此外,通过清洁消毒可回收物、采用“波卡西堆肥法”分解厨余垃圾等方式,变废为宝,让孩子们学会充分挖掘生活垃圾里蕴藏的“宝贝”。

△斗门区第一幼儿园根据园区情况提炼制定了《垃圾分类园区内循环》,更大限度减少了垃圾的产生量。

△斗门区第二幼儿园采用“波卡西堆肥法”将无油厨余有机分解为堆肥,为园区内“阳光植物园”的土壤提供营养,帮助老师、幼儿们种出健康的绿色食物。

△斗门区第二幼儿园的老师、幼儿们将可回收物清洗消毒后,暂存在“可回收物投放处”,为手工制作等活动的开展提供丰富的资源。

高新区

寓教于乐 花样宣传

环保时装秀、舞台剧……一场又一场形式新颖、富有童趣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在高新区部分学校、幼儿园开展,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发挥奇思妙想的过程中,更深刻认识到垃圾分类、废旧材料循环再用的意义

△塑料袋摇身一变,成了各种风格的衣服裙子。唐家湾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随着动感的音乐,踏出自信的步伐。

△在班级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穿上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的服装,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环保理念。

除主题班会、黑板报、手抄报等宣传方式外,部分学校选出学生成为垃圾指导员、宣讲员,不仅在校内为同学们讲解垃圾分类知识,还走进社区耐心解答市民们日常遇到的垃圾分类的疑惑。

△唐家小学的“宣讲员”将《垃圾分类指南》发放到来往的市民手中。

△中大附小的垃圾分类“指导员”在垃圾分类宣传区为同学们讲解。


来源:市教育局体卫艺科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