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从茂名东到茂名站,何小珠“枯燥”与自足的32年

南方+ 记者

列车稳稳停靠在站台,何小珠完成了在岗的最后一个班组立岗接车,眼里还闪烁着泪花。办公室里,同事与实习生提前准备好了蛋糕,一起为她庆祝荣休。最后离开前,她手捧鲜花,笑着与广铁旧照留下了一张合影。

何小珠最后一个班组立岗接车。

何小珠是一名铁路人,一路见证了茂名东站投运、更名茂名站,中间32年的工作时间里,都守在了保障铁路运输的岗位上。中国铁路一次次大提速、高铁动车组列车相继运行,无论中国铁路如何跨越式发展,她始终默默无闻地当好每个班、守住每个岗。

面对日复一日枯燥的数据,有时甚至需要工作到深夜,何小珠从热爱中找到了欢乐与自足。

1662687263496.jpg

 给车辆登记“身份证” 

1991年3月,何小珠正式入路。同年5月,茂名东站建成投用。通过上岗前的学习培训后,她在1992年进入茂名东站,担任运转车号员一岗。

1991年,何小珠(第一排右三)入路学习培训合影。

像人有身份证一样,铁路每一辆投入运营的列车都有自己的唯一编号,用来与其他车辆区分开来。在世纪之交的铁路时代,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常常需要人工来完成,运转车号员的岗位职责就是将这些车号收集,然后根据各自用途进行分类整理,为列车运行及数据统计提供原始资料,是铁路运输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当时,茂名东站的车号员只有两个女孩,何小珠就是其中之一。她们每日负责抄对现车、核查股道停留车情况、交接票据、收发列车确报、上报18点统计报表等工作。

而这些工作,面对的是日复一日枯燥的数据,有时甚至需要工作到深夜。这些对初来乍到,且活泼好动的小姑娘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考验。

“跟数据打交道的时候细心一点,跟车辆打交道的时候就开心一点嘛。”何小珠回忆起当时的细节,“我就当给车辆登记了身份证。”这也是何小珠从枯燥的工作中寻找欢乐和自足的开始。

事实上,对于有会计功底的她来说,严谨、仔细、全面掌握数据的本领早已如家常便饭。不平凡的是,跟随中国铁路事业发展步子,以“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精神坚守岗位25年,确保列车原始数据的零错漏和无差错。

1662687263496.jpg

 每天与数以千计旅客“面对面” 

2016年,茂名东站更名茂名站。2018年6月,一列和谐号动车驶进茂名站,茂名随之进入动车时代。而后,茂名站南站房、北站房相继拆除重建,更显现代化。

铁路一次次大提速,高铁动车组列车相继运行,“慢吞吞”的绿皮火车逐渐退出运营“舞台”。何小珠也在中国铁路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洪流中,从行车转岗成为一名客运员。

原先车号员岗位面对一列列车辆和一串串数据,修炼的是铁路的内功;客运员则是铁路明亮的窗口,每天面对一位位旅客,直接提供一项项服务。

何小珠与广铁旧照合影。

何小珠与广铁旧照合影。

茂名闷热潮湿,何小珠头顶烈日,挺直着身板在站台上立岗接车,淡蓝色的制服衬衫被汗水反复湿透,析出一道道白色盐渍。

从车号员到客运员的转变,何小珠也付出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努力和艰辛。“客运工作是服务窗口,平时就是要耐心多一点、细心多一点、热心多一点。”寒来暑往,乘客一茬接着一茬,她始终觉得出门在外谁都不容易。

“请上下车的旅客戴好口罩,走在安全白线以内”,何小珠一边提醒旅客乘降安全,一边在车厢口引导旅客有序上下。旅客验票过程中碰上各种不便,她都会耐心细致解释,给予帮助。

2020年初始,新冠疫情开始席卷全球,何小珠轮岗到实名制验票岗位,每天要与数以千计的旅客近距离接触,她毅然选择站到最前线,坚守岗位到最后一分钟。

她还是名副其实的热心肠,常常一边验票,一边提醒旅客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客运工作是张答卷,旅客就是我们的阅卷人。”对于何小珠来说,敬业已是常态,坚守造就本能。

1662687263496.jpg

 一部无所不知的“活规章” 

铁路工作有师傅带徒弟的惯例。平时的工作中,何小珠也是何师傅,徒弟们遇到问题经常会向她请教。她也乐意与年轻人相处,从工作谈到生活,知无不言、处处用心教导。在徒弟们的心里,她也成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活规章”。

“看到他们就仿佛看到了那个初来乍到的自己,朝气蓬勃、干劲十足。”在岗的最后一个国庆假期,何小珠没有休假,想尽可能多带点年轻人,给年轻人树立好的榜样。

站完最后一班后,何小珠捧着蛋糕与同事、实习生合影。

站完最后一班后,何小珠捧着蛋糕与同事、实习生合影。

何小珠把自己近6年的客运员工作经验都传给了新来的实习生,希望他们能在新的岗位上用学到的技术和本领更好服务旅客,同时将“好心茂名”精神传承下去,把客运工作做得更好。

每每说起要退休,源于对铁路工作的热爱、对这身制服的不舍,何小珠的眼里都闪烁着泪花。

“当代年轻人应该努力奋斗,虽然岗位或许会平凡,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好一件平凡的事却是不平凡的。”她认为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坚守的铁路人,当中的青年职工也起着中坚力量,他们用汗水浇灌青春,用激情点燃未来。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邹祥亮

【通讯员】刘懿莹

编辑 邹祥亮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