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新婚的儿子儿媳寄去一包橄榄 | 印象潮州 百味橄榄 ⑥

南方农村报

追光慕霞的十月刚刚过去,黄莺的啼啭便潜入深林。文祠镇向阳的山坡上又捧出新绿。

“橄榄快要成熟了,新人将要进门了。”文祠的明叔早在十月初,便给我们发了喜贴。十一月有好日子,他儿子将择吉完婚。

吉日前夕,因疫情防控,新郎新娘不能从广州赶回文祠老家举行仪式。明叔随机应变,决定只邀少数亲友到文祠远程见证孩子成婚这一幸福时刻。

我参加了这场特殊的婚礼。

“来来,尝尝今年的新果。这是早上刚摘的,用山泉水清洗过。”婚礼当天,明婶热情地将礼盘亲手捧到每个人面前。在潮汕地区,吃橄榄寓意生活苦尽甘来,吉祥如意。橄榄又称“槟榔”,谐音“宾临”,逢年过节、婚嫁庆典,潮汕人必备果盘,中间摆一对“大吉”(潮州柑),四周摆上橄榄、糖果,迎敬宾客,寓意“宾客来临,大吉”。如果不摆橄榄,就有简慢之嫌。

我取了浓绿的一枚放进嘴里,轻轻一咬,果肉便分开来,极爽脆。细细嚼之,一股甘美的汁液充盈了我的口腔,漫延至咽喉部,仔细品之,橄榄的甘甜中又带有微微的苦甘,也因这一缕苦甘之味的存在,能解腻祛乏,提神醒脾开胃。相较于苦涩的土种橄榄,或完全甜化的品种,我觉得还是这种适当改良的橄榄更爽口,更有回味。

橄榄苦后回甘的独特滋味,北宋诗人王元之作诗,比之忠言逆耳,乱乃思之,故人名为“谏果”。想万千果类中,独得此名号,橄榄真是果实届的铮铮者也。

文祠镇素有“水果之乡”美称。文祠橄榄更是久负盛名。据说文祠橄榄栽培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以前我每次去,总是满载而归——乌橄榄、油橄榄、橄榄菜……香味浓郁、鲜美可口,多带一些回市区,不但自家享用,还可以馈赠亲朋。不过,若论鲜橄榄,我认定明叔家产的。

文祠黄昏

文祠黄昏

明叔家的橄榄品种极佳,我们都叫它“青皮”,其果皮青色润、身瘦头尖,嚼之甘脆香醇、汁多渣少,更兼消食祛痰之功效,广受消费者的喜爱。

相传民国前,意溪镇橡埔村泰国侨胞许睦森,回唐山省亲时,顺便带来一株橄榄苗。其果皮青瘦长双头尖,跟潮汕本土不同,于是植入韩江边的洲园。由于洲园是堆积土,富含有机质,适宜生长,结出的果实,甘甜爽脆,汁液丰美,吃者赞语连声。

这株青皮橄榄树丰收的年份,产量最高曾达三百五十斤,进入市场后各地本土品种难以比试。自此,青皮橄榄以形奇味美,名声鹊起。后经不断播植,传到文祠、归湖等地。

如今的文祠橄榄,经过不断引进周边及邻省的优质品种,加之本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畅销大湾区乃至全国。

青皮橄榄常年市旺价昂,今年丰收在望,农户的收入又将大大提升。明叔踌躇满志,他计划着明年积极参加专家开办的培训班,学习规范用药和合理施肥等技术,申报绿色食品认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效统一,将橄榄种植的产业做强做大。

“我一介农民,文化不高,凭借种植橄榄,也能兴业发家,培养出两个大学生,真是要感恩时代、感恩政府!如今儿子在广州创业、成家,我经常教育他,做人、经商,都要像橄榄树一样,清清朗朗,刚正挺拔。”“对!这就是我们潮人的好家风。代代相承!”宾客们齐声赞许。

正说着话,远在广州的新郎新娘打来视频电话,向父母行礼,向亲友致谢。大厅里一片喜气洋洋。唯独明婶笑着笑着,眼角落泪。这婚礼,借助着高科技,也难免留下遗憾。她多想抱抱儿子,亲手给儿媳戴上金簪金花。她只能对着手机说:“儿子儿媳,妈妈寄去一袋橄榄,真空包装,给你们好好品尝。”新婚夫妇对着镜头,深深鞠了一躬,大声喊着:“谢谢您!妈妈!”宾客们的眼泪,一下子被勾了出来。

一包橄榄,饱含千言万语。其中,便有希望自己从小吃橄榄长大的儿子,走进人生新阶段,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一颗坚强的心,勿忧、勿惧,学会在生活中感受幸福。

【作者】陈丹玉

【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辑 陈静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