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旗舰项目卖不掉,地产能否支撑国美东山再起丨产业观察

南方+ 记者

近日,国美电器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严正声明,称国美电器及国美控股集团其它下属公司未收悉任何司法机关作出的有关国美电器被申请破产的法律文书或问询谈话。然而,前两天,微博号“中城院要案中心”公开披露了国美电器因无法偿还数百万元货款而被某法院启动破产清算立案审查的“坏消息”,引发了社会人士对这家曾产生过首富的家电零售巨头能否东山再起的忧虑。

关心这家明星企业的人一定记得,在20个月前的2021年2月18日,其实际控制人突然现身国美集团高管会,当着一众商业盟友的面立下军令状:要力争在未来18个月内,让国美恢复原有的市场地位。

而今,18个月的限期早就结束了,奇迹没有出现,诺言成了谎言。2022年上半年,作为国美控股核心业务的国美电器,全国门店净减少370家,员工净减少6577名。下半年至今,裁员和关店的动作还在继续。有人说,在京东、淘宝等从电商巨头早已对家电零售形成压倒性优势的今天,仍然靠线下实体店在苦苦支撑的国美,一年收入还不够还债,盈利则几乎成了空想。而在此前的2018年到2021年四年间,国美零售累计亏损188亿元,累积的流动负债已超过500亿元。以其现在的“病弱小身板”,还有没能力继续挑战京东、淘宝等互联网大鳄,非常值得怀疑。

在地产界叱咤风云的家电零售巨头

说起国美,很多人只晓得她是一家家电零售巨头,并不知道其也是地产界叱咤风云的大玩家。虽然地产和零售在商业逻辑上确有骨肉相连的关系,但国美创始人对房地产牛市的预见性和感知力明显强于国内许多民营企业家。

早在1996年,其就成立了鹏润地产,曾先后开发过北京鹏润大厦、鹏润家园、国美第一城、国美商都、重庆鹏润蓝海、上海鹏润伊顿公馆、重庆国美江天御府、无锡国美南长华府、广州琶洲国美智慧城等一系列标杆地产项目。

2007年,鹏润曾跻身全国地产行业百强席位。2008年,其实际控制人甚至扬言要拿出100个亿砸向地产,立志3年内让国美地产打包上市,成为“第二个国美电器”。在最辉煌时,国美系地产公司主要有四家,分别为鹏润地产、国美置业、尊爵地产、明天地产,尽管目前仅鹏润地产仍活跃在公众视野,但历数与家电有强关系的一些制造业企业,只有海信地产和美的地产与鹏润地产年龄相当,而其他如格力地产成立于1999年,奥克斯地产成立于2000年,海尔地产成立于2002年,长虹置业成立于2005年,在入行资历上均比鹏润地产年轻。

广州琶洲国美智慧城效果图。国美集团图片

放眼房地产全行业,在黄金期领尽风骚的恒碧万,只有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万科真正称得上是鹏润地产的前辈,碧桂园也就只比其早生三年多,恒大明显晚生。而它目前国内排名前二十强的民营地产企业,龙湖地产、新城控股和远洋集团初创于1993年,金地正式经营地产也是1993年,富力地产和世茂房地产初创于1994年,万达地产初创于1988年,融创和龙光地产初创于2003年,可见,真正在地产圈称得上是黄光裕的“叔字辈”的同行大哥并不多。2007年开始被房地产媒体夸赞的“华南五虎”里边,清一色都是鹏润地产的同一代企业,雅居乐、合生创展与碧桂园同样始创于1992年,仅比鹏润地产早生了三年多。

尽管从规模上来看,而今的国美系地产已不能与当年一起在地产“少年班”混的这些同行“哥们”相提并论,但在地产圈提起其操盘的一些标杆项目,仍相当佩服。

譬如,鹏润大厦作为北京东三环燕莎商圈核心地带的商业地标,“头顶”两个停机坪,曾一度炒作为亚洲单体最大的写字楼;国美商都位于北京西南角的丰台科技园地区,号称将打造引领潮流的亚洲一级体验式消费购物休闲娱乐中心和时尚产品交易、批发、展示之会展中心;国美华南总部(国美智慧城)位于广州琶洲,作为24万㎡智慧产商综合体,规划有172米双塔超甲级写字楼,并首创云顶天幕、超高观光电梯、空中泳池、立体式绿化生态系统。

自1996年以来,国美系地产板块经过二十余年的成长发展,已成功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并成为集住宅开发、写字楼、商业酒店运营、物业管理为一体的房地产企业,号称要成为国内领先的“新型商业写字楼智能化开发运营服务平台”,并尝试开拓有国美企业特色的不动产资产证券化模式。同时在国美集团全生态新零售战略影响下,链接集团各板块优质资源和平台优势,形成以涵盖“地产开发、商业办公招商运营、酒店运营管理、物流仓储标准化建设及多形态物业服务的新型地产运营服务企业。

当然,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其背后实际控制人失去自由的影响,国美在零售和地产两个行业都错过一整个转型发展的黄金期。曾经豪言壮士要像卖电器一样来卖房子的国美,面对互联网商业卷起的巨风狂澜,还能靠地产来打赢这场翻身仗吗?

豪言打造“京东+拼多多+腾讯+抖音”综合体

有人问,早已不复当年勇的国美,能有什么优势资源和能力用18个月来恢复原有市场地位?根据媒体公开报道,其最显亮的牌面是:“真快乐APP”。

国美是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家电零售巨头。国美集团图片

国美是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家电零售巨头。国美集团图片

根据其实际控制人在2021年4月7日那场“国美全球投资人电话会”上描绘的蓝图,国美要将其原有的纯家电电商平台,全面升级为集购物直播、砍一刀、活动赛事、互动交流等为一体的娱乐化、社交化购物平台。用一句通俗的话来理解,就是“京东+拼多多+腾讯+抖音”的综合体。总而言之,要通过弯道超车,重建线上“商业帝国”,逆转国美长期亏损的颓势。

但现实是,现在的京东、淘宝、腾讯、拼多多等互联网巨头,真不像想象中那么好对付。而且,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国美零售流动负债为529.43亿元,超过全年441亿元的总营收。

目前,国美旗下有五家上市公司,分别为国美零售(00493.HK)、中关村(000931.SZ)、国美通讯(600898.SH)、国美金融科技(00628.HK)、拉近网娱(08172.HK),大多处于亏损状态,且深陷各种债务泥潭。

值得一提的是,从去年至今,有关真快乐APP的精彩故事一个接一个轮番上演,引发国美系上市公司股价频频异动。而实际上,其背后却偷偷在地产上“发力蛮干”。只不过,其提出的所谓有国美特色的不动产资产证券化模式,只不过是国内其它一众龙头房企玩剩下、甚至已经把多家龙头企业自己玩趴下的“杠杆游戏”,并不是什么新发展模式。

回顾2021年以来,“三道红线”房企融资新规席卷了整个地产圈,国家突然收紧的“水龙头”,倒逼着一大批原来企图靠供应链和理财融资“脱实向虚”、继续谋求规模扩张的房企,不得不改变“高负债、快周转”的旧发展模式,开始低下头来向制造业学习,从而转向脚踏实地、精耕细作地探索“高质量发展”模式。

这当然也是出乎国美实际控制人意料的又一场行业巨变。一方面,想整合京东、拼多多、腾讯、抖音等多家龙头企业优秀商业模式来获得创新发展的真快乐APP未能奏效,零售业的老本行依然是拦不住大幅亏损;另一方面,玩转极限杠杆游戏的打法,亦没有在房地产项目中为其带来意想中的庞大现金流。

在经过20多个月的一顿猛如虎的操作中,国美的经营不但没有起死回生,反而每况下。

由于受疫情全球大流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2021年的国美情况并没好转。有业内人士分析,2021年末其手头现金同比2020年末下滑超过50%,为多年来流动性最为紧张的一年。而进入2022年后,国美旗下核心业务萎缩下滑的颓势未改,在新一轮的关店和裁员潮的冲击下,部分企业甚至已经公开透露,已发不出员工工资。

2022年8月19日,感觉“无力回天”的国美正式对外宣告将推进资产重组。同一天,没有兑现承诺让公司在18个月内原有恢复市场地位的国美高层,终于在国美官微发布“致国美朋友们的一封信”。

也正是这个月,国美零售将真快乐APP业务剥离上市公司,逐步停止对它的投入。

然而,根据后面的一系列动作,有媒体发现,国美的管理层实际没有就此认输,而是公布了一张新的发展蓝图,再次向股民展现了其“非凡的进取心”:2023年实现较高盈利并达到以往较高水平,2024年达到历史最好水平,2025年明显超越历史最好水平。

手上最值钱的商业地产项目成“救命稻草”

几个月后,有业内人士发现,这其实是一盘隐藏在牌面背后的资本大戏,通过手头剩下的几个看似价值不菲的核心地产项目,在投资者面前再来“秀一透肌肉”,建立股民对其后续发展的信心。

其中,最打眼的是被国美视为旗舰级商业地产项目的国美商都。作为一度承载着其实际控制人地产梦想的项目,国美商都过去十多年来的发展可谓一路坎坷。

2005年4月18日,北京国美置业有限公司斥资8.05亿元取得国美商都项目,号称要斥资30亿元打造全球最大的高科技体验中心,并放言要在三年内让公司跻身中国房地产十五强。两月后,作为专门操盘国美商都的项目子公司北京国美商都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但是,三年后的一个晚上,该项目主体刚建成,其实际控制人因为种种原因被警方带走了。

此后,“失去灵魂”的国美集团,不得不暂时收缩了旗下地产业务。而作为体量巨大、需要重资持续打造的国美商都项目,既没有了方向,也没有了依靠,不仅项目几易其名,定位也一改再改。尽管得益于行业大发展,国美商都的总估值从60亿元一直飙升至100亿元的高峰,但面对国美愈演愈烈的股权争议造成的流动性紧张,不得不被公司摆上了出售套现的案头。

从2009年至2011年,国美商都即将转手的消息一直被媒体热炒,公开上门洽购过的意向买家包括中铁置业、多家投行、中建八局、红星美凯龙、海航集团等。最后,海航置业在2011年与国美商都“秘密”签订了收购协议,对价为57.5亿元,但直到2012年8月,这笔买卖才浮出水面,而且随着2013年4月国美商都与海航置业并购纠纷的诉至法院,人们才知道估值近60亿元的国美商都其实并没有套现成功。原因是,海航没有依约在2011年7月底前支付收购合同的20亿元尾款。

这场“旷日持久”的官司,从2013年一直打到2019年2月才在最高人民法院一锤定音。作为败诉方,海航不仅拿不回当初支付给国美商都的18亿元购房款,而且还要赔偿后者的损失。然而,拿回来的国美商都,并没有帮助国美集团走出困境。

从官司打完直到2021年黄光裕回到办公室重新掌舵国美,这家曾经在中国零售业举足轻重的巨头企业由于连年亏损,早已背上500多亿元的流动负债,迄今一年的经营收入连还债都不够。

在此背景下,重新套现国美商都,似乎再度成为了国美的“救命稻草”。但是,国美实际控制人似乎并不准备像以前与海航交易那样直接把国美商都卖掉,而是要当成优质资产注入国美旗下的上市平台,让投资者相信,其仍然没有放弃主业,向互联网巨头发起挑战仍是最大的梦想。

北京国美商都。国美集团图片

2022年7月,国美商都与国美旗下另一处核心物业湘江玖号,作为优质资产被黄光裕送到台前,宣称要注入国美旗下上市平台,以提升未来运营效率为目标,计划通过重组业务板块、优化资产结构,最终实现集团盈利能力的提升,以科技化手段来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全流程提升消费者服务体验。

在左手倒右手的资本游戏中悄悄套现

几个月后,有业内人士发现,所谓的资产注入,其实不过是一盘隐藏在牌面背后的资本大戏,通过手头剩下的几个看似价值不菲的核心地产项目,在投资者面前再秀一次“肌肉”,建立股民对其后续发展的信心。

其中,最打眼的是被国美视为旗舰级商业地产项目的国美商都。作为一度承载着其实际控制人地产梦想的项目,国美商都过去十多年来的发展可谓一路坎坷。

2005年4月18日,北京国美置业有限公司斥资8.05亿元取得国美商都项目,号称要斥资30亿元打造全球最大的高科技体验中心,并放言要在三年内让公司跻身中国房地产十五强。两月后,作为专门操盘国美商都的项目子公司北京国美商都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但是,三年后的一个晚上,该项目主体刚建成,其实际控制人因为种种原因被警方带走了。

此后,“失去灵魂”的国美集团,不得不暂时收缩了旗下地产业务。而作为体量巨大、需要重资持续打造的国美商都项目,既没有了方向,也没有了依靠,不仅项目几易其名,定位也一改再改。尽管得益于行业大发展,国美商都的总估值从60亿元一直飙升至100亿元的高峰,但面对国美愈演愈烈的股权争议造成的流动性紧张,不得不被公司摆上了出售套现的案头。

从2009年至2011年,国美商都即将转手的消息一直被媒体热炒,公开上门洽购过的意向买家包括中铁置业、多家投行、中建八局、红星美凯龙、海航集团等。最后,海航置业在2011年与国美商都“秘密”签订了收购协议,对价为57.5亿元,但直到2012年8月,这笔买卖才浮出水面,而且随着2013年4月国美商都与海航置业并购纠纷的诉至法院,人们才知道估值近60亿元的国美商都其实并没有套现成功。原因是,海航没有依约在2011年7月底前支付收购合同的20亿元尾款。

这场“旷日持久”的官司,从2013年一直打到2019年2月才在最高人民法院一锤定音。作为败诉方,海航不仅拿不回当初支付给国美商都的18亿元购房款,而且还要赔偿后者的损失。然而,拿回来的国美商都,并没有帮助国美集团走出困境。

从官司打完直到2021年黄光裕回到办公室重新掌舵国美,这家曾经在中国零售业举足轻重的巨头企业由于连年亏损,早已背上500多亿元的流动负债,迄今一年的经营收入连还债都不够。

在此背景下,重新套现国美商都,似乎再度成为了国美的“救命稻草”。但是,国美实际控制人似乎并不准备像以前与海航交易那样直接把国美商都卖掉,而是要当成优质资产注入国美旗下的上市平台,让投资者相信,其仍然没有放弃主业,向互联网巨头发起挑战仍是最大的梦想。

国美智慧城。国美集团图片

作为国内家电零售行业的巨头企业,国美在地产行业确实有过非常高光的时刻。记得2008年5月,中关村发布的定增公告中显示,国美实际控制人在北京城郊的崔各庄、宋庄等地拥有土储建面共计1亿平方米。有媒体报道指出,当年碧桂园和恒大的土储也不过在千万级水平。

而今,在互联网零售领域,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几大巨头的地位难以撼动。在此前的10月21日,国美零售已经发布预警公告称,前三季度累计销售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将下滑约55%至60%之间,预期2022年全年业绩将较去年出现大幅下滑。

放眼房地产圈,一些当年跟在国美系地产后面奔跑的那些开发商,早已成为名满全国的销售千亿级房企。如此大的落差,无疑将让走在下坡路上的这家企业背后的资本玩家倍感压力。

【记者】冯善书

编辑 邵玉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