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星海与缤纷世界,都在小小的液滴中

南方科技大学
+订阅

从广阔宇宙到微渺尘埃

每一项科学研究

都带领着人们更加深入地

理解和认识我们所身处的这个世界

在这个发现与探索的过程中

科学家们总能惊喜地捕捉到

科学与艺术的交融

去年

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

液滴工程实验室的同学们

用高速摄影机记录下了

流体力学之美

今年

他们再度发起了

发现流体之美

界面现象摄影大赛

让我们再次欣赏

艺术与科学的对话

力与美的奇妙影像

        作为一个以实验为根基的课题组,在日常的科研实验当中会遇到各种美妙的实验现象,这些现象的主角就是大家随处可见的液滴,它们或小至微米随风飘散;或冲向壁面起舞翩翩;或蒸发干燥留下咖啡环......

        我们希望通过一幅幅的摄影作品,展现科研之美,将这份来自科学的美好分享给更多的人。

    @大赛组委会 于博洋 张楚唯

 

微观世界里有璀璨星海

        在人类的视角下,微米级别的液滴往往不足为奇。倘若赋予液滴一些神奇的特质,再佐以“剪切”“慢炖”等作用,往显微镜下一看,你会不禁惊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不就是我们心心念念的,星辰大海吗!

    @参赛作者 刘炳杨 

        光可以将液滴温柔地托起,如同无形的镊子一样轻巧;也可以与液滴激烈地碰撞,如同超新星爆炸一样壮阔。在光与流体交织的星空下,处处充满着动人心魄的美。让我们以光为颜料,以液滴为笔,在这无边星空的画布上,画出属于自己的文曲星。

    @参赛作者 翟天琪 

《逐光》

作者:翟天琪

无边星汉蕴文曲,熠熠冰晖染天权。

粒粒饱满的金属液滴被绚烂的银河环绕,于无边的星空中各司其位,组成北斗七星的形状,天权星位于中心。

拍摄描述:在相机长曝光下,用紫外手电绕“七星”一周,于天权星背后留下绚丽的蓝色光带。

《所念皆星河》

作者:刘炳杨

弯月面折射出液态星球的容颜,

并五苯组装成璀璨星河的模样,

这是伸手就能触摸的星光。

拍摄描述:图示为并五苯涂布结晶形成的图案。

《冲破星河》

作者:于博洋

一颗恒星冲破层层围攻,永远向上,勇往无前。

拍摄描述:图为SEM拍摄金属气溶胶5μm颗粒。

《液滴星云》

作者:陈齐升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实验描述:液滴爆炸实验,将一个混有罗丹明的酒精大液滴滴落在食用油溶液中,大液滴破碎成小液滴并扩散,这个现象是马兰戈尼效应。

《华灯初上》

作者:张楚唯

有人说,光锥之内,皆是命运。我曾经的工作,有光,有锥。曾经来过,是大学里,我最难忘的光锥。

拍摄描述:一束激光打在disc-MES边缘,形成全新的、美丽的、如舞台聚光灯的效果,因此我称它为《华灯初上》。

流体力学里有缤纷世界

        当我们天真地凝视流体,流体便向我们展现五彩缤纷的世界。同样地,当我们满怀好奇踏入流体力学的研究,收获的更是处处惊喜。

    @参赛作者 李亚星

《烛光》

作者:李亚星

多射流雾化现象,像黑暗中白色烛台上亮起的烛光。

拍摄描述:曝光时间1/100 s,光圈f/9,ISO:5000。

《制造彩虹》

作者:田逸

静电喷雾制造颗粒的同时也制造彩虹。

拍摄描述:拍摄于同轴针头圆盘静电雾化装置

《彩虹》

作者:康梁钰淇

心中有光,哪里都有彩虹。    

拍摄描述:白光干涉仪下拍到薄膜的形貌。

《生命》

作者:吴湛

你见过这么大的细胞吗?这是一次流体与生物的意想不到碰撞。

实验描述:罗丹明、酒精与水的混合溶液,滴于盛满甘油的培养皿,借助Marangoni现象,可以模拟吡罗红染色后细胞的模样。

《梦之序曲》

作者:高立豪

炽热的激光脉冲,打在金属射流破碎形成的液滴之上,奏响了冰与火之歌。这支紫色的旋律,正是极紫外的梦之序曲。

实验描述:图为激光轰击金属液滴产生的肉眼无法看到的紫外光。

《深海精灵》

作者:刘霖娜

以座头鲸为代表的须鲸缺乏可以咀嚼的牙齿,只能捕捉小型鱼虾,当鱼群比较分散时,座头鲸会从鱼群下方以螺旋状吐出气泡,最终形成一个圆形的气幕大网,加速上升,饱餐一顿。

拍摄描述:拍摄气泡呈螺旋状上升的过程,复刻座头鲸“气幕捕鱼”。蓝色打光气泡表示海洋,打白光气泡的反光突出螺旋线和被气泡包围的鱼群,座头鲸由剪影表示。

《光影》

作者:谢强

以电场力为剑,冲出表面张力的包围,奔向远方。

拍摄描述:图示为圆盘齿尖诱导静电喷雾形成的奇妙图片。

《不争》

作者:许晟昊

“夫唯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

拍摄描述:将气溶胶吹到肥皂泡里面,然后用激光进行照射。

科学实验里有无限想象

流体之美,在于它的无限可能性。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放大一滴水,便是一个芸芸众生的世界。

    @参赛作者 陈丹儿 

一颗液滴“颠簸的命运”可以被流体力学方程刻画的淋漓尽致,这就是自然科学之精妙!

    @参赛作者 夏辉辉 

《∞》

作者:张之涵

沙漏中淌下的,是看似用不殆尽的时间。(将手机横转过来,可以得到一个沙漏)

拍摄描述:图为使用电子显微镜拍摄喷墨液滴时产生的奇妙图案 。

《打印 纵享丝滑》 

作者:陈丹儿

成群的墨滴在空中翩翩起舞,犹如丝绸般顺滑。

拍摄描述:图为喷墨打印机喷射出的白色UV墨水。

《摇晃的红酒杯》 

作者:徐成

胡旋之舞,映于酒红。

拍摄描述:图示为高速相机拍摄水滴撞击液面形成的一个瞬间。

《葡萄美酒夜光杯》

作者:刘艳初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华贵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是举杯畅饮时。

实验描述:去离子水液滴的两端在经过强电场时爆炸。

《“颠”沛“流”离 》

作者:夏辉辉

一颗与世无争的小液滴本想安静地躺平,谁料世事无常,地动山摇,“颠”出心跳,分分合合,上下流离。

图片描述:图为液滴在颠簸的基底上产生内外两束射流。

《碰撞中的对称之美》

作者:刘简宁

竖直下落的金属液滴在撞击后均匀的铺展开来,圆形的外环和环内激荡的波纹,无不展示着碰撞中蕴含的对称美学。

拍摄描述:在熔融金属液滴撞击基板的实验中,记录了熔融液滴从400mm高度撞击0℃基板时的图像。

《忧郁的水滴先生》

作者:罗佳航

你看,这个人低着头,像是很忧郁的样子。

拍摄描述:用蒸馏水撞击疏水基板时拍摄的照片,整张图片像一个人形剪影。黑白一直都是我很喜欢的色调,比较干净的背景突出了主题。

《咖啡大脑》

作者:王灏宇

一张咖啡味的大脑核磁共振扫描图。

拍摄描述:倾倒的咖啡沿着吸水纸的表面纹路形成了沟壑般的褶皱。

《坠落》

作者:王佳琳

我们都在坠落。这只手在坠落。

看你的另一只手:在一切坠落中。

但是仍然有一位,将这坠落

无限温柔地用双手接握。 

——里尔克《秋天》

拍摄描述:蒸馏水撞击疏水玻璃板后产生的现象。已着陆的液滴接握正在坠落的液滴,隐喻彼此相助。恰好,此时也正值秋天。

《遇见》

作者:常敬榆

“从某种意义上讲,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不只是生物体,你看,就连水柱遇见汤匙,也会有爱情。

拍摄描述:图示为水流冲击汤勺形成的心型液膜。

《灿流》

作者:杨基亚维

灿流这个名字代表了这幅画面是由金灿灿的太阳和大海这个巨大的流体组成的。每次看到这幅画面我都能想到那天早晨浪花拍打海岸的清脆声音,中间的日光洒落在海面之上,蓝色与金橙复合形成的颜色让人充满暖意。

拍摄描述:手持lumix s1m在海面上拍摄,拍摄时画面中刚好路过一艘小船,伴随着画面的倾斜,小船仿佛逆流而上。

“科学与艺术都要表达事物的永恒秩序,

只是表达方式不同。”

在科学研究中发现艺术创造

将真与美统一

是属于学术研究的惊喜

液滴工程实验室

Droplet ENGineering Lab

        液滴工程实验室(Droplet ENGineering Lab, DENG Lab)由邓巍巍教授于2017年创建。DENG Lab关注微小尺度流体力学的基础研究、激光与液滴相互作用的前沿研究、喷印制造的应用研究,以及气溶胶与健康的交叉研究。DENG Lab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包括基金委重点项目、专项项目、军口973项目、深圳市重点实验室项目等。DENG Lab注重本科生科研训练并取得显著成效: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在在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封面), Physical Review Applied发表多篇文章;三名本科生获得南科大十佳毕业生称号;两名本科生分别获Yale和MIT全奖继续深造。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