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柑“喊渴”果农发愁,一个月后还能保证品质上市吗?

农财宝典
+订阅

再过一个多月,沃柑就该集中上市了。不过眼下,很多果农却倍感煎熬。根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的消息,今年全区已有102个县(市、区)发生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占全区面积的93.4%,其中重旱以上面积占比61.1%,有489个乡镇出现特旱。本周,旱情虽然略有缓解,但它带来的不利影响依然还在持续。

在南宁市武鸣区双桥镇平陆村,不少沃柑虽然已经挂果,但它们的直径多在4至5厘米之间,比优品均值小2到3厘米。尽管这几天下过小雨,但持续超过3个月的旱情影响还在,果树叶片异常卷曲、果实日灼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南宁市武鸣区双桥镇平陆村村民  黄先生:变成次果了,这个卖不了好价钱了。

武鸣区罗波镇的种植户也有同样的烦恼,不少果子还没有长成就直接掉落在地,幸存在枝头的品相欠佳,甜度和化渣率等指标也不如人意。

南宁市武鸣区罗波镇就陆斡村村民 张女士:这个果不好,我都感觉好心疼哦。

记者了解到,在武鸣区种植规模较大的乡镇,预计今年将有8到10万亩果园遭受不同程度的旱情影响。

南宁市武鸣区德展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黄梅钦:五年果,丰产期,每亩保守的都要有五、六千斤才算正常。那现在这片果园呢,亩产才达到两、三千斤,而且果品也不好,花皮多,受干旱影响,粗皮也多。预计的话,今年的果价应该有3元一斤,目测过去,这个果平均都不得2元一斤。

技术下乡  助力产业发展

为了给沃柑解“渴”, 不少农户花费约4万元打井,但每月发电所需的过万元油费成本让大家感觉不堪重负。好在果农在生产自救的同时,当地相关部门也从附近库区紧急调水,尽量满足种植户的灌溉需求。同时,南宁市武鸣区、高新区相关部门还组织专家走进田间地头,运用根、叶追肥等各类技术手段,尝试改善现有沃柑的品相。

南宁市武鸣区双桥镇农业和农机化技术推广站站长 陆荣芬:铺设一些秸秆、稻草,给它保水。

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讲师  陈平:在它原来的基础之上,改变这个果子本身的光泽度。通过叶面的吸收,会增加它的一定的营养,提高叶酸含量。

在提高植株耐抗逆性的同时,部分果园由于干旱、不当灌溉、施肥叠加作用导致的土壤板结等典型问题仍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理,才能有效改善。

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 赵蓓:要改变土壤成分,增加它的有机质含量,补充它的微量元素,尤其是氮磷钾,降低它的农残和阻隔它的有害重金属。

记者了解到,目前,广西农业农村部门已紧急发布《关于落实果树抗旱保丰收技术措施的通知》,全面安排部署果园抗旱工作。各地也开展了技术培训,强化技术指导,因地制宜,采取灌水、抗旱、涂白、覆盖、剪叶保苗、喷药抗旱等措施,尽可能减轻果农损失。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